出野外其实没那么危险,只要你听我的

这两天一个悲伤的消息充斥在各个群和朋友圈,四名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的队员在云南哀牢山进行野外作业时不幸牺牲。

死者为大,这里我们并不去对事件进行分析,一切都等官方发布报告为准。

500

图片来源:网络新闻

对于我们这样长期进行野外工作的机构而言,听到这种消息,感受难免会更加直接一些。

毕竟很多时候,野外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我们的队员们可能会比一般人有更多的体会。

大自然很美,也很真实。荒野并不是停留在照片和朋友圈里的色彩与光影,那里有最真实的风、温度、雨雪、寒冷、炎热、干燥、毒液……

进入荒野,人类便回归到史前的某个状态,你需要面对来自自然的一切,无论是它的美好还是残酷。

500

野外工作,少不了跋山涉水,也必须面临种种风险 ©水漂儿

月捐群里不少月捐人都在告诉我们:出野外一定要小心呀。

也会有不少人问:你们遇到过危险吗?迷过路吗?

作为一个跑了很多年野外的老司机,我要非常客观地告诉大家:每次出野外都会遇到危险,我在山上迷过无数次的路。

但是我还是要说:出野外,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危险。你要做的,不是杜绝危险,因为危险无处不在;你要做的是做正确的事情来规避风险。

500

六盘山的风景,大自然是美好的,但也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水漂儿

01

准备工作要做足 

老蒋常说:老蒋在山上是死不了的!

作为最早在北京一起搭伙上山的我,对他这句话是嗤之以鼻的。因为他现在根本不上山,当然死不了。

但是老蒋这句话也不完全是胡说,因为他确实是我见过的在野外最仔细的人。

通常说起野外的一些状况,讨论就很容易进入到装备中去,包括这次的事故。

装备是很重要,但并非决定性的。记住这一点:就算你一身始祖鸟,在野外犯了错误一样会挂。

500

出野外通常要带的装备,每一件都至关重要

500

打包完毕是这样的

老蒋的仔细首先体现在今天我要说的第一条:对于上山方案准备充分。

他出野外的时候会事先做好各种准备,从天气预报到当地的地形地貌;远一点的路线,在哪里休息哪里可以宿营,老蒋都会在卫星地图上详细做好规划。

500

老蒋在演示工作计划

十多年前,还没有智能手机上的各种地图APP。而我们去的往往是一些陌生的山,因此我们会先进行详细的地图作业,并且从各种角度把预设的地图和路线打印出来,确保上山的时候带着足够进行位置参考的地图。

这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它能够使我们对于要去的地方在脑子里建立起大致的样子,进了山对于自己所处的位置大致有数。

而且我也是在那个时期形成了一个习惯:在预设的路线上打很多路径参照点,通常每100-200米就会打个点。

在没有手机地图的年代,我会把这些参照点输入到手持GPS里面,在上山时能够确保自己随时都有附近的至少一个坐标点可以来判断位置。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无论在什么陌生的环境里,我都不会偏离预设路线太远。

500

森林里可以说是没有路的,一旦失去了对方位的判断,就很容易迷路

在森林里迷路是非常正常的事,特别是在山上找动物痕迹的时候,你总要到处走走看看,很容易就会偏离了兽径。而我能做到的是:不管怎么迷路,都能在100米内找到路。

当然,后来有了奥维、两步路等APP后,在山上确定自己的方位就省事多了。但是预先做好上山的路径准备依然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前往陌生环境的时候。

500

用奥维APP记录动物粪便的位置

02

告知后备人员并结伴而行 

准备充分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安全意识。户外圈里有句话:玩户外就已经很不理智了,因此出去后要每一步都理智。

有时候我们会单独出去某座山上转转。对于陌生环境,通常我和老蒋都会做一件事情:把自己做好的路线计划生成一个备份文件(.kml),然后发给对方,并且告知对方行动计划,以及救援窗口:如果我多久没有消息,那就赶紧来救人。

500

单人出行,一定得做好细致的备份工作,不可大意

比如我第一次去跟罗老师上海坨山,由于我是第一次去,反向穿越,心里有点没底,于是做好了准备工作后把路线发给老蒋:如果当天晚上我没消息,就赶紧支援。

不过那条路很好走,一路无惊无险,下山后我给他发个消息:easy day。这就完事了。

你一定要有一个可以信赖的安全后备队友,这是规矩,保命用的。

猫盟也一直遵循着这个规定:每个小队上山都要告知山下的后备人员,路线和返回时间,特别是陌生区域

还有一个规定就是:上山必须结伴而行,这样一个人受伤了,另一个人还能设法求救。

原则上再熟悉的地方,也应该这么做。

500

必须结伴而行

03

充足的食物

备份的原则要体现在各个地方,比如食物。

如果你上一天山,那就要准备两天的食物。

我看到此次哀牢山事件后网上不少评论说四个队员上山带的食物不专业之类。其实对于做野外工作的人来说我倒是觉得这没啥奇怪的。

我们在云南也经常就是带个糯米饭就上山了,牛肉干、巧克力、坚果之类高热量的轻便食品,都是个人自选项。

但最关键的是要有备份。

你要想万一我下不来怎么办?用老蒋的话说:要做好自己在山里撑两天不会死的准备。

500

我们出野外经常带的也是一些轻便的零食

食物是体力和热量的来源,关于吃的,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除非你就看到车或者营地就在100米以外了,否则都不要让自己弹尽粮绝。

而在野外也要切记一点:病从口入。

一方面,你要有能力识别野外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另一方面,尽量不要去吃野外的东西,也是为自己安全着想。

比如在云南,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以后躺板板,蘑菇没有足够的知识千万别去碰。在野外你肚子饿可能都还能坚持走路,但是如果腹泻了、身体机能出问题了,那可真就麻烦大了。

500

蘑菇不论好看不好看,都是可能有毒的,不能吃

我今天在办公室问大锤:要是你在华北的山里,这季节迷路了,你打算吃啥?

大锤想了想,说我捡栎树种子吃。对,吃橡子儿,这个没问题,野猪都吃的东西,不愧是搞野猪防御的大锤!

壳斗科植物分布广泛,种子淀粉含量高,很多种类都可以吃,比如各种栎树、青冈、栗等。

吃鱼、吃蛙、吃蛇这些都是潜在的选择,你能抓住老鼠兔子也可以。但是,一般情况下你都抓不住这些东西,所以,还是多带吃的吧。就算是一把葡萄干,在关键时刻也是救命用的。

记住一点,在山里,你需要补充糖、补充盐、补充热量,在这个原则下去准备自己的干粮。

重要的事情说两遍:一定要做好备份,多带一天的量。

04

合适的装备 

终于需要说说装备了。

我前面说装备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但并不是说装备不重要。

正确说法是:合适的装备很重要。

什么叫合适的装备?不一定是大牌,也不一定要很贵。这个合适,一个是要与所处的环境相对应,另一个是要和你的身体搭配。

500

有时候也需要经过这样的雪地,必须要有适合这种环境的装备

先说说衣服。

比如说,在云南潮湿的森林里,一双30块钱的军胶鞋比一双2000块钱的登山鞋更合适,因为它的橡胶底很软,在湿滑的树干和石头上更不容易打滑。

但是在高原覆盖着雪的流石滩上,一双全皮的、带有GTX的V底中帮登山鞋就更加适合。

再比如说:在北方的冬季,一件高充绒量(250g以上)、蓬松度700以上的戴帽子的羽绒服是冬季御寒的必备品。

但是到了长江以南,那种潮湿寒冷的魔法攻击会让羽绒服失效,因为羽绒湿了就完全丧失了保暖性。此时你应该选择的是潮湿后依然能够保持一定保暖性的填充Primaloft棉(或者类似化纤棉)的棉服。

帽子很重要,因为头部散热量很大,因此头部保暖很重要。

袜子很重要,不但要选速干保暖的,而且尽量多带几双,因为袜子太容易受潮了。

鞋垫也很重要,很多人会忽视这一点,但是一双好鞋垫会让你的任何一双鞋都更舒服,因此好鞋垫是值得单独去买的。

500

头部保暖很重要

我在很多保护区、林业局或者其他出外业的单位看到,很多人上山的工作服就是迷彩服。这非常糟糕,因为国内这种迷彩服非常不适合野外作业。

迷彩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它的面料:无论是纯棉还是涤棉混纺,都是很糟糕的不适合户外活动的服装面料:湿了不容易干,还很重;挡风性能有限,保暖性能也不行。

任何正规户外品牌的最外层(硬壳或者叫冲锋衣)都会比迷彩服更适合户外。

我们在这里不多展开面料技术问题,总之我认为所有出野外的工作人员,都应该以不同规格的硬壳或软壳作为主要工作服。而内层则一定要穿保暖速干的内衣。

记住,尽可能地把纯棉的衣服从户外装备里淘汰掉。

500

野外工作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低温的环境,速干保暖的衣物尤为重要

装备的另一个重点在于:一定要齐全,不要图省事儿,不要心存侥幸。关键时刻,必要的装备是救命用的。

电池要有备份、头灯手电要有备份,注意不光是要有,还得有备份。

充电宝要有,现在在山上手机没电了就是大问题,因为你需要用它看地图,必要的时候还要对外联络。自然,手机的防水袋也要有,我已经在山上因为下雨坏掉了两个手机了。

500

下雨不管是淋坏设备还是淋湿人,都很危险

有一次我和老蒋去小五台装相机。我俩打算爬到通天梁上去,此前没走过,也没向导,我们预计要在山上住两天。结果到了山下管护站老蒋发现自己居然忘了带睡袋(忘带装备对他可不常见)。

咋办?开始他想要不就用两个羽绒服裹着睡,因为我有睡袋。但是我说不行,我打算穿着羽绒服裹着睡袋睡觉。于是他决定背着管护站的一床被子上山——那床被子是太空棉的,不厚,因此也不是很重。

那时候是三月,山上还很冷。我们弄了不少雪融化了烧水煮面。幸亏有了那床被子,他在2000多米的山脊上睡得很香。

这就是装备齐全的重要性:在野外,你的装备就是你所有的支持资源,缺了一个,你就要用自己的身体去和大自然硬抗。而已经退化到皮肤上连毛都没有的人类,多半是抗不过大自然的。

500

突遇下雨,又在无处避雨的地方,一把雨伞可避免淋湿。雨伞与雨衣至少得有一样,不能没有!

05

安全第一,任务第二

猫盟这些年跑了很多地方,有猫的地方就可能有我们。这些猫可能在高原山地,可能在荒漠,可能在南方潮湿的雨林,可能在华北干燥的森林。

我们在野外遇到过不少问题,最多的是车辆的问题,也有划船、骑马时遭遇的小事故。

500

在祁连山,跨越这条河费了了很大劲

其实细究的话,每个小事故都可能让人阴阳相隔,在野外会感觉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

但谢天谢地,我们还没出过什么太严重的伤亡事件。而随着人员在野外的经验日益丰富,应对各种状况的能力也在增强。

我永远记得大约20年前和西安的一个胖子一起爬太白山的时候,他说:“千万别想着征服自然。人太脆弱,山随便扔一块石头下来,你就死了。”

心存敬畏、对自己和队友负责,安全意识常在,是出野外的最基本要求。

我常对我们的同事说:“要会认怂。在山上没把握了就撤,安全第一,任务第二。”

500

班主任语录,这句最重要,记下来!

事实上每次去一个陌生的地区做调查,我在上山前都很紧张。山上好不好走?体能是否跟得上?需要准备多少食物?林子密不密?是否需要过水?是否有断崖?……无数的问题困扰着我,这些细节在卫星地图上并不能看出来。

这种紧张情绪会驱使我一遍又一遍地看地图,努力确定最佳的路线,并反复确认自己的装备是否合适。

这种紧张情绪往往会在走进山的十分钟以内消失,因为我会逐渐体会到:山里的情况和预料中一样。

此时我要做的,就是尽情享受荒野的魅力: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瑰丽的自然景观,寻找野生动物的蛛丝马迹。

500

500

下期预告:其实山里有很多禁忌。虽然这绝对属于迷信,但是我一直觉得在山里还是得信这些才行。所以下次我们可以来讲讲,进山的时候都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