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韬光养晦要到几时?

很多人对我国所谓的韬光养晦政策有错误的理解,现在我来梳理一下。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并不是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实行韬光养晦政策的。

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政策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9。这段时间是一硬一软时代,不是什么韬光养晦时代。一硬指的是对苏联十分强硬(比今日对美国强硬得多),这一点我在其他的键政文里面已经有详细论述,中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水平如何?。一软则是指面对美国阵营态度相对比较软,比如后来台湾问题出现麻烦的一些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但考虑到这个时候从政治和安全角度看美国统战中国的意愿还是比较高的,所以中国在“软”这个方面其实也没有多大压力。

第二阶段,1989年到1991年底。这是一个观望期。全世界的大气候和国内的小气候都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很高的不确定性。这段时间要确立未来的对外方针说实话真的是很困难的,只能先观望苏联那边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再做决定。

第三阶段,1991年底到2009-2010年,这就是正宗的韬光养晦时代了。不过即使这个时间段总体上是韬光养晦,在局部上依然有坚决的强烈斗争的例子。最典型的是96年的台海危机和03-06年陈水扁执政时期的一系列对台斗争。这两次斗争的烈度实际上是远远超出近两年所谓的台湾紧张形势的。年轻的朋友回顾这两段历史之后应该就知道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与李登辉陈水扁比起来蔡英文其实是个大温和派。

第四阶段,(至迟)2010年到2020年。这段时间我认为实质上已经脱离了韬光养晦,是“有所作为和观望”阶段。这段时间有所作为的例子很多,比如南海造岛(这是先发制人的例子),又如前两年与美国的综合性斗争(这是后发制人的例子)。总的说来中国在经济方面的进攻性是最强的(我认为可以说是极强了),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则是最弱的(基本没有进攻性)。更多分析可以见我的键政文,持续低熵:冷战后的五个战略机遇期(中)持续低熵:冷战后的五个战略机遇期(下)

奥巴马时代开始的美国对华政策明显转强硬其实就和中国显著偏离韬光养晦而偏向有所作为有关。我一向认为是中国先放弃韬光养晦实现较大外交转向,之后美国才有点后知后觉地激烈反应的。我这么说不是要指责中国要对中美关系变坏负责,事实上我认为美国不肯针对中国的强势崛起而适时合理让步才是两国关系变坏的主因。但很多中国人认为美国纯粹因为中国变强了就要来挑事,认为本来希望韬光养晦的中国是被迫应对的。我觉得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而且这样想固然可以占据道德高地但也是严重自我矮化了。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以及诸如克里米亚危机之类的意外事情让中国难以制定非常坚决的政策,时常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

韬光养晦在这一时间段的结束是中美两国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经济方面就是金融危机严重打击美国而中国依然强劲发展。政治方面则是美国日趋混乱而中国相反

第五个阶段应该是从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主要的标志为中美对抗疫情的不同表现。这个阶段如何命名,现在还不好讲,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我怀疑有关方面还在观望。当然也可能已经想清楚了,毕竟已经有了“东升西落时势在我”的判断以及从阿拉斯加开始的一系列强硬外交态度。

总之我认为到2021年底两件事情已经清楚了。第一,在中美斗争中,中国是占优势的一方。第二,美国内政已经非常混乱,短期内已经不能指望达成有效的稳固的对华妥协,但亦不用担心美国能够组织强大的有序的进攻。如此则中国外交反倒容易决策了。

总之改开以来四十余年而韬光养晦时代只有不到20年。顺便说一下,这正好也与俄罗斯韬光养晦时代基本重合(后者从1991年底到2008年)。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