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可以配合演出,前提是你戏得好

500

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GSSW13)

上周,上海知名的包玉刚学校陷入“问卷风波”,一张给学生填写的“心理健康问卷”中出现了一些非常吊诡的“自杀暗示”问题,比如:

500

500

脑子没问题的人一看这个,第一反应就是:“你这是先预设了学生都有抑郁症,都想自杀,这问卷只不过是来调查自杀倾向等级的”。

刚开始有人把包校扒得体无完肤,阴谋论此起彼伏,但更多家长从一开始就心里有数:不论是这样“有头面”的名校还是普通菜场级学校,在上海,基本没有一个学校会自己没事找事做这种东西出来。

说白了:学校应该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

当家长的都懂:谁还没有为帮助完成KPI而被学校安排填过一些莫名其妙的问卷啊!

冤有头债有主,这事不能全怪学校。

果不其然,这件事的矛头很快就从学校转走了,转向了区教委,道歉信隔天就发布了出来。

500

这场“自杀式问卷”风波,随着一句道歉,它好像从此成了历史遗骸。

但这波骚操作的背后,其实戳穿了“行政至上”教育管理体系的底裤,这种狗血事件到底以后还会不会继续上演,现在下定论还太早。

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500

这次的事只不过是很多“不巧”落在一块了——

问卷“不巧”碰上了“骨头硬”的学校,该校家长非富即贵都不是吃素的;

问卷内容“不巧”被家长知道了,本来可能在学校稀里糊涂交完风平浪静;

出问卷的人“不巧”没想到家长会把一份问卷当回事(毕竟以前每次都会很顺利地完成)。

如果这些“不巧”都没发生,也就不会出现什么幺蛾子,顺利完成,皆大欢喜。

重点是这次的“不巧”又非常“不巧”发生在“启东三名六年级学生跳楼”的新闻之后,家长自然会对与“自杀”相关的东西格外上心。

但很“巧合”的是,这个问卷出现的时间点,正好是教育部刚刚颁布了“将青少年抑郁筛查纳入学生体检”新规仅仅两天之后。

500

这个“344号文件”主要说的就是“青少年抑郁的筛查和预防干预等工作”。

这个文件里还说了:要在2022年底建成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机构联动的服务模式......

500

好家伙,现在已经是2021年底了,也就是说要求仅用一年时间,整合所有相关资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打造一个完备成熟的桃花源。

这不只剩一年了,简直quite hurry啊!

你看,“上头文件”刚出台两天,“下头办事”就跟上了步伐,做好了这么一个紧跟时事要求、领会指示精神的问卷。

你说制订一套给小学生做的心理健康相关问卷,需要有研究吗?需要讲科学吗?我用脚趾头想想,两天时间,就连把相关领域的专家找齐了开个会讨论一下的时间都感觉不太够啊!

但偏就有动作快的,找什么专家,现成的东西东拼西凑就完事了。他们动作快,学校配合也快。哪次不是上面一发下来,下面马上执行,老师、学生、家长,无一例外,该填的填,该写的写,该转发的转发,哪个家长动作慢一点,还可能要被点名......至于这动作的质量,管它三七二十一,能完成就不错了。

民间有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搞“青少年抑郁筛查”,弄得跟青少年近视眼筛查一样简单高效大条。随便弄个问卷,就算把这项工作落实了......你们家里没孩子吗,你自己会问孩子那些问题吗?

“抑郁筛查”,不是“自杀筛查”,不是让你筛查“谁准备好了自杀”,更不是你问问小朋友“你想不想自杀”就能得出结论。

从这件事里,最让家长提心吊胆的,是我们没看到“专业”。

孩子交到学校,竟可以如此随意被这样的不专业的人和事割韭菜,你说谁能不着急。

500

现在一有啥风吹草动,马上就有一群半吊子“专业人士”东拉西扯搞起了专业任务,这次的问卷暴露的问题只是一个缩影而已。

咱们现在还有个惯性,就是“认为什么重要,就把什么纳入考核。”

比如体育重要,好,体育加入中考。

比如艺术重要,那么美育教育也要考试。

现在发现心理重要了,ok,来个“抑郁筛查考核”吧!

我就不太懂,这玩意怎么考核?

现在我国在校心理教师,师生比1:4000都还没达到,就这投入量,指望外面非专业人士搞几个问卷就想把事给办了,这骚操作看得我都快抑郁了......

其实有抑郁倾向的学生,在专业人士的专业评判体系里,是非常容易被察觉发现的。说实话,但凡学校老师细心点,非专业老师都能感觉到哪个娃不对劲,更别说配备了专业教师定期开展活动来筛查了。

难道非得问小孩“你抑郁吗”、“你想自杀吗”,才能得出他抑不抑郁的结论?

500

专业人员不够,还把指标定得那么死那么难,假如今天“自杀问卷”,明天“死亡问卷”,很快就会把一手好牌打烂,最后孩子成了试验品。

虽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看几个这样的问题,并不一定直接导致学生“效仿自杀”或“真的产生自杀念头”,学生大部分是不会在意这些问题的,但从家长和教育层面出发,别管学生看了会有什么反应,我们在意的是:不专业的人在拿我们的小孩当工具,为的是行政任务交差,以为不出事就可以胡来,这是不行的。

但凡家里有小孩上过几年学的,哪个家长不知道学校“行政任务”的多而杂,家长无力吐槽,怨声载道,但又必须执行,因为你家孩子在人家手上,想得穿一点可以安慰自己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就像这次的“自杀问卷”牵涉到的学校,背负着被家长质疑的巨大压力,不得不“掏心窝子”了:

500

学校说得直接又明了。

我个人解读一下:“大家都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做这类问卷的,没人会当真,都是为了行政任务。别的学校都做完了,我们也抓紧做完拉倒了......”

这就反映了两个核心问题:

1. 行政至上原则,对很多学校和老师、学生、家长来说,是个负担,大家都有一种“早办完早超脱”的感觉。

2. 那些学校的老师但凡有一个真的对学生负责的,也不会闭着眼让孩子填这种东西,且“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反馈问题”。说明老师也疲于应对,根本无暇管太多。

2. 很多为“完成任务”而完成的调研和信息收集,真的都有效吗?很多人可能是胡乱填写应付的,数据是否可靠,信息是否真实,这都是问题。那么,这样的调研到底有意义吗?这些数据收上去对教育会有什么影响?

当大家都在集体演戏,戏就变成真的了吗。

这段“包校回应”读完后,大部分家长都拍案而起,直呼“大快人心”。

因为通过这件事其实可以暴露“非常多的学校正在经历着同样的或类似的强硬指令而无可奈何”。

但无论怎样繁杂,对于那些行政任务家长基本都是配合的,但前提是这些东西真的对教育有帮助,对推动改革和帮助孩子成长能起到正面作用,我们也愿意为推动更健全的素养教育的形成而积极参与、做出贡献,但绝不是什么败絮其内魑魅魍魉我们都愿意接受,戏要演到点子上,不能甘当跑龙套最后还把自己的娃给坑了。

哪些是真的为了学生好,哪些是为了报告做得漂亮,我们家长是成年人,我们还是分得清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