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了,这些国货居然“没有正品”?

作者:铁马冰,河河河! 来源:财经早餐(Femorning)

500

还记得小时候天天“恒源祥,羊羊羊”洗脑的回忆杀吗?

500

还有本山大叔那句“北极绒,地球人都知道”。

500

还有舒淇女神时尚又(辣)性(眼)感(睛)的猫人内衣。

长大了,你妈不追在你背后喊你穿秋裤了,也可能是穿秋裤太土你不愿意穿,他们就已经被你抛弃在了脑后。

但是你爸你妈还在兢兢业业的穿秋衣秋裤啊,特别是当老年人也学会了网购以后,这些品牌仍然在你的家里“卷土重来”,你会逐渐发现,这些本该做秋裤做内衣的品牌不做了,开始发展第三产业了。例如:

南极人枕头

500

俞兆林热敷仪

500

北极绒按摩仪

500

俞兆林护眼仪

500

恒源祥电热毯

500

居然还有:足?浴?盆?

500

做内衣的转行做家纺很正常,但是进军小家电领域是要闹哪样,工厂多元化发展?

不你想错了,这些各色的南极人、北极绒、俞兆林、恒源祥其实都不是一个厂的。

近日,知名品牌南极人,被称“你们买的南极人只有吊牌是真的,其余全是假的”,另外,上述老字号品牌发展的“三产”也没有一件正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别急,我们先从秋衣秋裤的起源开始谈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时,我们穿的秋衣秋裤(有地区又叫线衣线裤、棉毛衫棉毛裤)还是这样的:

500

不是很保暖不说,还很臃肿,也不是特别的亲肤,铁马家现在还有很多曾经这样的秋衣裤被马妈改造成了抹布(全棉的吸水性倒是不错)。

上世纪90年代末,一种叫做保暖内衣的东西解放了冬天的我们。

保暖内衣的发明者是一名老教授,名字叫俞兆林(名字很熟悉吧),后来也是上海兆林实业有限公司总裁。

500

当年俞教授发明出了一种“导湿保暖复合绒”材料,就是这种面料是继“金属棉”“太空棉”“羽绒”“羊毛绒”等内衣原料相继问世之后的又一种保暖复合材料。

某衣库里今年流行的自发热内衣其实也就是这种面料的变体,这种材料一经研发,业界可是称俞教授为“内衣大王”。‍

1996年,俞教授把保暖内衣概念和实物推上了市场,相比之前笨重又膨胀的普通秋衣秋裤而言,“轻巧、柔软、聚暖”的特点瞬间让保暖内衣在各大服装市场火爆起来,销售量直逼30万件,要知道那时候可没有网购哦。

但是俞教授当年只对技术研究有一番成就,对经商之道的钻研还不够透彻。

在俞兆林保暖内衣火了以后,立马就被当时在女装市场中摸爬滚打过几年的的张玉祥给嗅到了商机。

500

张玉祥

1997年,这个叫做张玉祥的男人顺水推舟,照葫芦画瓢的模仿俞兆林产品,创办了一个品牌叫做——南极人。

眼红俞兆林保暖内衣这块大蛋糕的不只南极人一家,当时北极绒、顺时针、泰达等保暖内衣品牌也都顺势而起,甚至连曾经的国货之光恒源祥都入局了。

保暖内衣这个市场有多大呢?

南极人创办仅仅4个月,300万的注册资本摇身一变,变成1个亿!当时给南极人打广告的明星我都能给你列出一大串名单:

葛优、刘德华、袁咏仪、黄海波、海清、徐帆。都给南极人的保暖内衣做过代言。

南极人保暖内衣2000年广告 代言人:葛优 徐帆

500

黄海波、海清、刘德华做代言

好景不长,几年后,纺织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也都开始打价格战,打到最后大厂们苦不堪言。因为大厂在人工、机械、用料上都比较讲究,所以成本比较高,小作坊成本比较低,当然质量也就更差。

不过这些消费者也看不到,所以小厂在和大厂打价格战时经常把大厂打压的没有利润空间。所以十年前,北极绒、恒源祥、俞兆林、南极人不约而同地砍掉了生产线,低调转型做起了“卖吊牌”的生意。

500

言下之意就是,价格战我们不打了,你们小厂就用我们的旗号做吧,我们就赚个品牌费。

作为一个优秀的跟随者,南极人的张玉祥又把吊牌生意做到了极致,开创了全品类授权的先河,直接把公司的名字改名成了南极电商,还在15年登陆了中小板。

简单看一下它2016-2018上半年的营收,已经和服装纺织没啥关系了:

500

另外,俞兆林整个公司也直接“易主”做“吊牌生意”了:2010年4月1日,“内衣大王”上海“俞兆林”被收购,背后的收购方正是此前一直为其贴牌生产的义乌大陈镇一家民营企业金盾服饰。

一直在上海做羊毛衫生意的羊老板,也给铁马透露了一些贴牌的“玄机”,他说:

“你在网上买的羊毛衫,发货地有80%是浙江桐乡濮院镇,那里的羊毛衫占全国市场80%以上,网上恒源祥或者其他知名牌子的羊毛衫,都是在那里的羊毛衫市场拿货的。

羊毛衫市场马路对面就是打商标的,要打恒源祥的标一个45,要打花花公子的标一个25,不知名的标有10块的也有三五块的。

其实大家的货品质都一样,价格的话主要是那个标值多少钱。

如果要买实惠还是选择一个不一定知名的品牌合算。”

有的人可能要说了,现在的企业都不自己生产,都是把生产外包的服装企业很多啊。

但这跟代工完全是两个概念。

用手机来说吧,华为、小米也有代工厂,但是人家是自己的团队设计研发,只是生产外包,对外包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严格要求品质的。

但这些保暖内衣神兽可是赤果果的直接的卖标!

只要你给钱,他就能给你授权,甚至连网店都能给你开好。

然后你生产一个产品挂他们一个吊牌,他们就收一套商标的钱。至于对方生产出来什么货,什么品质,他们不怎么管,也管不过来。

至于卖什么价格,网店都是你的了,怎么定价,你开心就好。

所以有人吐槽:

每年冬天的保暖内衣市场总是被几个品牌搞得乌烟瘴气。

你59包邮,我58包邮;你49包邮,我48包邮。各种价格战!

估计很多消费者觉得占了个大便宜,三五十块能买到个牌子货,真划算!

实际呢?你买的那个东西,被戏称为“合法的山寨货”。

其实现在服装圈卖吊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但你架不住这些小机灵鬼还会衍生品类,所以就有本文一开头看到的足浴盆、按摩仪器、护眼仪等新玩意儿。以后要是衍生出南极人牌手机我都相信。

你说这些授权的老板们不知道让人挂名对企业不好吗?

他们肯定知道啊,但是这样赚钱实在太爽了啊!

找一大波招商的,名片印好了就出去跑业务。不要工厂,不要生产,不要原材料就把钱赚了。这样可以把业绩上去,营收提高,要是上市公司的话股票更值钱。

真的是躺着就把钱赚了。

今年7月,国产冰箱大佬新飞破产拍卖,铁马当时曾撰文:新飞公司的衰败与它在小家电界混乱的品牌授权有紧密联系。

500

因为当时除冰箱外,其他家电品类的品牌使用权新飞都对外租赁,用于赚取品牌使用费。

表面上看,将品牌授权给多个企业,短期内会受益,但如果没有一套严格有效的监督机制,长远看来对品牌的健康成长不利。

品牌这个东西,之所以存在的作用就是信任背书。消费者选择你的品牌是信任品牌背后一以贯之的产品品质。

如果现在的保暖内衣市场这些品牌在四处“作妖”的现象不能得到缓解的话,作为消费者,我想问一句:不知道这种透支品牌的行为还能持续多久?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