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我军拼刺刀的技术比日军差的原因是:日军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发明了“铳剑术”

我是从下面这篇文章中得知这件事的:

中日士兵拼刺刀技术哪家强?

2015-07-20 19:28

此文原本是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时,“网易”网的《抗战70问》专题系列中的“一问”、一篇文章,此文在“网易”网中的具体地址是:https://3g.163.com/coop/oppo/dy/15/0720/19/AV07TUCM000464AO.html

   文|王锐涛   编辑|苏菲   监制|张鹭

  “都说鬼子拼刺刀有两下子,老子就不信这个邪。”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为了提高士兵在白刃战中的战斗力,专门组织部队用木制的步枪演练拼刺刀技术。由于条件有限,唯一的护具仅仅是在枪头缠上一层布,因此难免在训练中造成士兵受伤。

    这个细节反衬出抗战初期日军拼刺刀技术的领先,以及八路军的学习赶超,是符合史实的。

   日军的刺刀术起源于明治维新时期的作战需要,在日俄战争后得到完善与普及,并形成一整套技术规范。由于在日俄战争中收效良好,且出于节约弹药的考虑,日军开始迷信火力掩护下冲入敌阵的白刃战。

   由于中国军队缺乏武器弹药,经常在弹药打光后,被迫与日军短兵相接,形成面对面的拼刺刀。拼刺刀技术的不足,让中国军队吃过大亏。

   但是善于学习的八路军在与日军长期的作战中,“师日长技以制日”,用了一年的时间刻意强化白刃战的训练,采用老兵带新兵、实战中训练等方式奋起直追,八路军的拼刺刀技术也逐渐成熟了起来,并且为日后解放军的“三防一刺”技术打下了基础。

   随着抗战进入尾声,日军老兵的大量战死,八路军拼刺刀技术的逐步成长,日本在白刃战中的优势也逐步走到了尽头。

    铳剑术的起源

    日本的拼刺刀,自成一个成熟的体系:日式刺刀术,也叫做铳剑术——铳就是枪的意思。

    铳剑术的起源,是明治维新后引入的西式刺杀术。明治政府在1874年(明治七年)聘请了三位法国教官,在明治新军中教授西洋剑和西式拼刺术,这种武术自此在日本发端。

   明治政府发展铳剑术,一个很重要的直接原因在于加强本方的战斗力。

   1877年2月,旧萨摩藩士族推举西乡隆盛为首领,发动了针对明治政府的武装叛乱。在西南战争中,由于军队缺乏白刃战训练,在面对精于白刃战的叛乱的旧武士时,吃亏很大,因此不得不从警察中招募旧武士组成拔刀队对抗

   其实很多拔刀队的成员曾经为幕府服务,比如斋藤一曾是新选组三番队队长,他们获得了政府的接纳之后,以官兵的名义大砍曾经的萨摩藩士,更有甚者大喊出“此乃报戊辰战争之仇”。

   1887年后,法国教官回国,日本的大久保春野大佐等人希望创立日本自己的刺刀格斗术,得到了明治政府的支持。明治天皇还安排了天皇内廷的皇家武道场——宫内省济宁馆的教师去户山学校一同研习日式的刺刀术。最后在1894年(明治二十七年)由户山学校体操科长武道家津田教修大尉通过改良日本传统的宝藏院佐分利流枪术,而创造了日式的铳剑术。

   自1915年(大正四年)开始加入《陆军剑术教范》里面,作为军用格斗术项目定型。所以日式刺刀术的产生是日本传统枪术、剑道同西洋刺杀的结合,而且适合亚洲人的体型和使用。

   日本铳剑术与西式铳剑术的区别在于,训练与实战中非常强调突刺,而取消了西式那种效率低下的枪托打击训练,但是却增加了脚踢等格斗动作作为补充。同时强调在出枪时通过“大喝”增强自己的爆发力并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这种改良卓有成效,在1904年英日两国上海刺枪术团体赛中,日本方面的选手利用日式的铳剑术与采用劳伦斯刺杀术的英国军官对决,结果是英方频频被日方的大喝和踢打骚扰的方寸大乱而失败。从此西方也将“干扰战术”增加进了铳剑术的训练内容里。

   我们可以看一两个例子,如1897年日本铳剑术教程里所写:

   “两膝朝向枪的方向,接触地面的同时将军刀朝前拔出,左手放于其上,之后伏卧地面,将枪向左手内侧翻转使枪身朝上,依次装填弹药。口令:突刺,瞄准,打。

   装填,连发,停打以及返回,这一系列动作为站立射击的准备动作。在向二列士兵发出“二列开枪”时,后列兵依照二列装填方式准备;在闭枪口令发出后,前列跪地射击,后列站立射击;在停止打击口令发出后,前列后列共同站立射击;直立口令发出后,恢复原位。”500

白刃战中,日军标准的刺杀准备姿势为一手握前护木,一手握枪托前段弯曲部,枪托稍下垂在支撑腿侧面,半斜向面对对手,刺刀尖略与眉平。这样,枪从斜上方到斜下方,正好护住颈、胸、腹要害,而刺刀一甩就可以突刺。就如这样:

500    
                 

             500

    日军为何如此喜爱拼刺刀

    世界军事列强中,到了“二战”仍把刺刀术当法宝的,仅日本一家。

    虽然刺刀术很厉害,但毕竟是冷兵器,对阵武器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尚可;但要对阵装备精良、火力输出接近无限的美军,无异于“万岁冲锋”。日本人如此钟爱所谓的铳剑术,后来甚至给升格为铳剑道,有其历史原因:从日俄战争开始,就让日本人树立了刺刀作战的突击训练的思想。

   早在日俄战争期间,在日本军火炮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日军先进行炮火覆盖后,再发起万岁冲锋,冲进俄军阵地后,充分发挥日本军白刃战拼刺的优势。

   1905年1月25日至28日,俄军反攻黑沟台。日军秋山好古率领的骑兵第一旅秋山支队(配有步兵、炮兵和工兵)陷于危机。此时,第八师团师团长立见尚文重新组编部队,成立“立见军”,自命为临时司令官,并在第五师团的援助下以师团为单位,利用刺刀断然实施白刃突击,结果获胜。

   经过了日俄战争,日军对万岁冲锋+白刃战这个战斗达到了迷信的地步,并且将万岁冲锋战术进行了逐渐丰富完善,即在步枪分队冲锋中加上掷弹筒、轻机枪、甚至是迫击炮等武器,在冲锋行进过程中消灭敌人的机枪火力点,掩护步枪分队冲锋,最后用白刃战解决战斗。

   而以往日军的白刃突击,最大是以中队为单位实施的,尚无以师团规模进行白刃突击的成功战例。因此,1909年日本修改《步兵操典》时,明确将“决定战斗最终胜负的方式是刺刀突击”。此后,直到“二战”结束日本宣布投降的这段时间内,“利用刺刀进行短兵夜袭攻击”一直成为日军的基本作战信念。

500

日俄战争中的“白兵突击”。

     同样还是由于日俄战争,诸如“203高地”争夺战等,虽然日军付出了重大代价,但是并未对自动火器的火力压制引起足够重视。相反,他们提出“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好过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的观点。

    所以在步枪生产上,日本特别重视精度。在明治三十八年生产出一款步枪,也就是中国俗称的“三八大盖”。并且由于重视拼刺刀,“三八大盖”枪身也特别长;甚至对于机枪,日本人也曾加装刺刀,可见日本人对于刺刀的喜爱无以复加。

   同时,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如果大量装备冲锋枪,子弹补给很成问题。所以提升步枪精度,依靠“白兵突击”就成了一种节约资源的做法。

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军之所以采取活埋、烧杀、刺杀,甚至车轧等手段,除了残忍,还有节约弹药的考虑。只不过在面对美国人的时候,这玩意儿就成了会发射子弹的中世纪长矛。

500

炮火掩护、刺刀解决战斗的万岁冲锋,起源与日俄战争时期。到了“二战”后期,日军败局已定,针对盟军作自杀式的万岁冲锋成为精神意义上的行为方式。

     而由于日本人没有经历过“一战”的欧洲战场,无法切身体会到自动火力带来的钢铁的洗礼,所以对冲锋枪这些也不是很重视。

   日本人喜爱刺刀作战也和他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有关系,白刃格斗作战很少能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一般都是以一方心理崩溃而溃逃或是投降而收场,白刃格斗中的血腥暴力残酷很能体现所谓“皇军”“不怕死”和“武士道”的精神。

    中央军:从师德到师日

   抗战初期,中国士兵在与日本士兵进行白刃格斗时非常吃亏。三个日军士兵成一个背靠背呈环形防御,中国士兵很难接近并杀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方刺杀术初期训练不足。

   中国近代陆军规范主要学自德日,从北洋军学堂到保定军事学院都是引入德日的劈刺训练。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一直都有刺枪术训练的记载,其规范最早采用德式,后改为英式和日式。

   虽然蒋介石政府也曾发行过《步兵操典》这类的教程,但是因当时国内派系林立,各系军阀的枪刺术并不统一。而且刺刀的钢材质量要求很高,所以地方部队的装备都是五花八门的,比如大刀、梭镖一类的都有。国民政府军队的枪刺术出现统一规范,得等到败退台湾之后才实现

500

1945年,国民党方面军训部颁发的步兵操典草案。

    在“七七事变”爆发之前,中国的国民党军队,尤其是蒋介石的中央军,是武器装备最齐全、训练方式最先进的军队。

   中央军在黄埔建军时期就接受了苏联军援,1928年至1937年间,更是与德国保持密切的军事交往,在步兵的军事训练上也深受苏联和德国军事顾问的影响。苏联和德国属于军事工业后勤发达的国家,为了适应“一战”后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注重对士兵进行火力压制、精确射击的训练,而对于已经落后的白刃格斗相对来说并不那么重视。

   但是对于中国军队来说,这样的训练就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在高强度的战斗中,中央军的弹药供应无法保证,对于平时训练就注重火力输出和射击的军队来说,一旦子弹打光只能面临白刃战和溃败两种选择,而中央军并不重视刺杀训练,所以这种忽视,导致一开始中国军队对日作战中拼刺刀上损失惨重。

   并且在白刃格斗中,讲究的是“一寸长,一寸强”,当时国民党正规军装备的步枪主要有进口自德国的1924式毛瑟步枪,以及由德国授权中国仿制的1924式毛瑟步枪的中国版中正式步枪,加装的刺刀是中正式军刺,加装刺刀后,中正式步枪长1.685米(枪身1.11米+刺刀0.575米),三八式步枪长1.801米(枪身1.276米+刺刀0.525米),相差超过10厘米。这意味着什么?量一下自己前胸到后背的距离就会发现,如果用的是中正式步枪,刀尖还没碰到敌人,已经被敌人刺中了。

   况且中央军的白刃战战术训练是参照德国,欧洲人身材高大,手臂较长,枪刺长度并不成为关键因素。并且这些发达的工业国由于后勤充分,弹药补给不成问题,在近距离的肉搏战中,多用的是冲锋枪加手榴弹,格斗采用匕首或者工兵铲,对于拼刺战术并不很重视。以此为师的中央军的白刃战,当然很难是日军的对手。

   不过在与日寇的白刃战中,国民党的其他部队也取得过相当辉煌的胜利,比如众人熟知的“喜峰口之战”,二十九军大刀队一战扬名天下。还有像以李宗仁将军的广西军为主力的台儿庄战役,白刃战亦是常见的战斗。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近战训练多、基层军官得力,另一方面,大刀队——全称是手枪大刀队还配备了双响的驳壳枪,所以这种白刃战的战果是很难复制的,前期日军依然在白刃战上占便宜。

500

除了刺刀,大刀也是白刃战的一种。

     八路军:从大刀红缨枪到刺刀

    日军的刺刀术确实厉害,比如在平型关战役中中国军队占尽地利人和,以优势兵力打敌人运输部队,伤亡比仍然为1:1;雁宿崖之战中,八路军子弹耗尽,白刃战中面对劣势人数的日军只能投掷石块。不过此消彼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善于学习的中国军队在拼刺刀中也成长起来了。

    以八路军为例,一开始为了克制日军的刺刀,八路军多采用大刀和红缨枪的方式,但并不能有效提高白刃刺杀的水平。后来军委根据形势的变化——军刺装备比例的提高、地方队伍发展过快,于1939年至1940年对全军开展了整训。整训除了政治思想教育外,特别强化了军事技战术的训练,其中重要内容便是提高战士白刃格斗水平。

   在这一年里,战斗时间以外,八路军花了大量时间练习拼刺刀,而且特别强调实战训练,例如陈赓将军就要求“必须以真枪在野外地形或山地练习刺杀,不能停留在基本教练上面”。

训练上注重突刺和闪避训练,战术上强调“二对一”甚至“三对一”,并且由老兵带新兵在和日本人实战中训练成长。正如吕正操将军部队里的王汝林回忆:“一次有个鬼子队长被我们围住。这家伙举着指挥刀,嘴里啊啊地大叫要劈我。我假装进攻,而且装得很像。他很紧张,注意力都在我这儿,突然被侧方我们的战士一刺刀捅得蹲下了。等解决完其他鬼子后,我捅死了这鬼子官……白刃战甚至成为一种实战演习,由排长和老兵担任掩护,新兵进行突刺。在这样的情况下,拼刺技术的进步往往很快。”

为了对付日本的刺刀术,八路军也想尽办法在实战中扩大自己的优势,比如在白刃战中双方兵刃还未接触时,首先进行一轮火力射击。在平时训练里,陈赓也要求:“战士要有意识,白刃战前先开枪撂倒几个鬼子,别跟畜生讲道理。”

战斗过程中,八路军战士还常在双方对定时,抢先朝对方大腿开一枪。这样做有明显的好处:由于距离较远,敌方的刺刀还无法攻击,子弹穿过对方大腿,就钻入地里了,不必担心误伤,受了伤的日军在白刃战这样需要身体高度协调的作战里就只能是任人宰割了。

为了在实战中练习拼刺刀并且减少伤亡,八路军战士在实战训练时会充分发挥地形优势。青纱帐作为华北地区特有的环境,为八路军实战练习刺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每年夏季和秋季,青纱帐的成熟的农作物足有一人多高,这给部队集合和隐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有小股日军经过时,八路军就以人数优势以极快的速度冲上前进行白刃战,老兵带新兵同日军进行刺杀。如果有大队日军,那么就利用地形优势,迅速疏散,来无影去无踪,有效地减少实战训练的伤亡,提高了新兵刺杀水平。

就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战中,中国军队学习日本的铳剑术在拼刺上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为日后形成人民军队自己的“三防一刺”打下了基础,

500

正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刺刀拼杀技》中所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陆军擅长白刃战,单兵训练中以刺杀训练为重。日军刺杀训练严格、技术精湛,而且士兵配有帆布防护带来防护腹部。……八路军刺杀技术是在学习日本刺杀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的,乃至后来成为解放军陆战必训并成为该领域的强项。”

500

另一方面,由于太平洋战场上,日军节节败退,老兵大量战死,日军的白刃战水平也在急剧下降,日军新进兵员大多是青少年和中老年,在拼刺刀中已经占不到什么便宜了。

1944年8月中旬,八路军鲁中军区某部与日军在沂水城西北的葛庄及其周围的小山岭上展开了殊死战斗。在抢占附近无名高地的战斗中,日军第五中队和八路军短兵相接,在河滩上展开了白刃战。当时战斗员回忆:“一百多把明晃晃的刺刀勇猛地刺向敌人,只一个对刺,前排的鬼子就倒下了。”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