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捉老萨15年,伊拉克悲剧没谢幕

文/谷子地佩刀

2003年的12月13日,是美军活捉萨达姆的日子。

当时任美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告诉小布什总统确切情报时,小布什回答说:“好,这是个好消息。”

15年过去了,萨达姆被绞死,他的家族成员和“扑克牌通缉令”上追随者有的被击毙有的被判刑,有的隐姓埋名有的苟且偷生。但谁又数得清有多少无辜的伊拉克民众横尸街头,多少个家庭背井离乡?!

摆在两三代伊拉克人面前的是一道难题:8年的两伊战争+入侵科威特和海湾战争+10多年的经济制裁+2003年的一场战争+15年的艰难重建=?

过去这15年,伊拉克在美国政府曾经构想的“大中东民主计划”中算不上好的样板。过去这15年,伊拉克国内各个派别争斗,外国各种势力渗透。过去这15年,前段是后萨达姆时代初期的暴力空袭多发,中间是伊拉克各政治派别的博弈,最后是死扛极端恐怖势力伊斯兰国(IS)。

去年此时,伊拉克人搞阅兵式不是为了萨达姆被抓14年,而是庆祝全面击败恐怖势力“伊斯兰国”(IS)。   

伊拉克的教训告诉人们,无论你原来是多牛多富的一个国家,只要抵御不了外来强权,平息不了内部大乱,最终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老萨在绞刑架上,也在耻辱柱上

时年66岁的萨达姆据说是被密友出卖,在老家提克里特一个地洞里被狂追不舍的美军“请”了出来。头发凌乱、胡子拉碴、疲惫不堪的老萨向美军举起双手。美国情报人员在核对被抓者牙齿、身上的旧枪伤和部落文身后,确认此人正是要抓的“老贼”。

有个版本说,萨达姆被捕前已被剥夺职权数年,他不问政事,只是专心写书,根本不管自己的军队,也没有制订保卫伊拉克的计划。不管怎么样,多行不义必自毙,把一个好好的国家搞得四分五裂、民不聊生,老萨难逃其咎。

2006年12月30日,中东一代枭雄的典型代表——69岁的老萨被伊拉克当局处以绞刑。

他年轻时投身过复兴党、暗杀过独裁者,并为迎接一个崭新的伊拉克几度入狱。他盛年时头脑发热,国富兵强就谋求地区霸权,和邻国频频交恶。他老年时,仇美恨美,但又不自量力。他躲过独裁者的牢狱之灾,躲过反对派的暗杀,躲过美军的“斩首行动”,但生命的最后还是终结在绞刑架上,同时也被钉在耻辱柱上。

500

伊拉克战争期间,刀哥正好在伊拉克邻国约旦。当时安曼老城路边卖着美军出的“扑克牌通缉令”。堂堂一个中东强国的政要高官被印在扑克上,被排序为红桃儿、黑桃儿、梅花儿、方片儿,这不是莫大的耻辱吗?这些萨达姆的至亲故交,这些死心塌地的追随者死的死、抓的抓,鲜有得善终者。

500

黑桃A 萨达姆

500

红桃A 萨达姆长子乌代。

2003年7月22日,乌代和弟弟库赛在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被美军打死。

500

梅花A  萨达姆次子库赛

500

梅花 k  萨达姆政权的二号人物伊扎特·易卜拉欣·杜里,拉萨亲信。

1963年,复兴党发动政变失败后,他曾和萨达姆同时被捕入狱。

据报道,2015年4月,易卜拉欣在萨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被当地安全部队击毙。

战后这15年,萨达姆集团的残余分子不得参政,但伊拉克各派争斗明显,围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联邦制、资源分配等问题上争议不断。

现在说起萨达姆,有的伊拉克百姓还会夸几句早年他执政时依靠石油财富给百姓带来的福利,但说着说着就会提到“当时生活水平可以,可自由受到限制”,处决、屠村等暴政行为更是令人心有余悸。

2007年去伊拉克北部时,刀哥曾听一位库尔德大叔控诉萨达姆执政时期对他们的各种欺凌。读过《毛泽东选集》的他感慨说:“我们就缺少一位像他老人家一样的英雄。”

萨达姆让伊拉克争当过中东老大,但两伊战争给这个在中东少有的“既有油又有水”的国家带来严重摧残。一些民众抱怨:“萨达姆鼓励我们多生孩子,说国家给养着,结果长大被送上战场。”

因为长年战争,伊拉克民生没有得到改善,人们没有过上好日子。到现在,老百姓都不满:为什么好端端一个石油大国,却没有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

目前,伊拉克老百姓吃饭没有问题,但没有钱消费。恢复石油生产后,伊拉克多地政府每月提供每人30公斤面粉、5公斤大米、2公斤白糖、2公斤茶叶,相当于政府福利。

国家不稳定,重建速度慢

刀哥刚毕业那会,在伊拉克驻华使馆工作过一段时间,和伊拉克的外交官混得挺熟。记得1998年4月28日那天,几个伊拉克人叫刀哥一起吃蛋糕,说:“今天是萨达姆总统的生日。”那一年,老萨61岁。老萨和这些伊拉克外交官们可以吃上蛋糕,但他们也知道,有多少可怜的伊拉克孩子正缺医少药。

当时,有一项“临时性”的允许伊拉克利用石油出口收入进口急需食品、药品等人道主义物资计划——“石油换食品”。刀哥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翻译各类照会,如每月更新伊拉克政府统计的营养不良儿童的数据,向中国相关机构反馈伊拉克的困局,同时传递萨达姆政府对美帝的控诉。

当时的伊拉克大使巴萨姆·库巴先生十分关照和信任年轻的刀哥,连陪同大使夫人去协和医院看病这样的重任都交给刀哥。彬彬有礼的大使在一次使馆招待会后还留下中方员工共餐以示感谢。库巴大使在伊拉克战争后得到临时政府重用,2004年夏天他死于巴格达汽车爆炸时官拜外交部副部长。他只是当年众多被袭击的伊拉克部级官员之一。

也算是有缘,当时正在埃及出差的刀哥在一张阿拉伯文报纸豆腐块大的报道中看到这个消息,真的是不敢相信。据参加库巴先生葬礼的中国外交官说,库巴夫人看到在安全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中国朋友还冒险来与他的丈夫告别,感动的连声用中文说“谢谢”。

想当年,伊拉克驻华使馆这栋楼里还开办着面向阿拉伯国家的子弟学校。记得腿部有些伤残的参赞先生打开一间房子,指着满架子的书说:“你可以借这里的阿拉伯语书看!”

是的,伊拉克曾是中东的文化大国,新中国成立后有数不清的阿拉伯语人才曾到伊拉克留学,和伊拉克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今,伊拉克驻华使馆的大门修成了气派的深蓝色的古城墙样式,完全没有了20年前的样子。

上世纪80年代正逢改革开放之初,还有很多中国人随着劳务大军进入伊拉克。很多中国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伊拉克真富,当时的中国无法比。刀哥的另一位师兄,在伊拉克生活了30年,他前两年说:“现在的伊拉克最让我害怕。”绝大多数伊拉克人无法接受一个主权沦丧、恐怖分子横行和治安条件极其恶劣的国家。他曾听到有伊拉克青年说:“只要政府给我5000美元,我现在就用这笔钱离开伊拉克。” 

伊拉克战争打响后,有点钱的伊拉克人去欧洲、去约旦,没钱的去了叙利亚。“阿拉伯之春”后,伊拉克人又走上去欧洲的“难民之路”。

 “马上就要告别巴格达这座危城了,却带着一份不小的遗憾——我们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伊拉克首都,却不能真正走进它的大街小巷,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就在距离巴格达以南90公里的巴比伦古迹群中,但眼下的巴格达,外国人被绑、被杀的风险最大,安全因素完全打消了我们探寻古巴比伦文明的冲动,甚至想在离饭店只有几步远的底格里斯河畔散散步,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这是2007年5月30日早上6点,刀哥和搭档要离开巴格达时,站在曼苏尔饭店5层一个阳台上的感受。

现在想来都有些后怕:一是因为所有当地人都告诫说,阳台上不安全,流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可能飞来;二是因为那一刻两架美军侦察直升机“嗡嗡”地从眼前掠过,美国人要是把刀哥当成恐怖分子会不会打黑枪呢?

重建的伊拉克,百废待兴。百姓对政府有期盼,但政府满足不了民众的心愿,导致大家失望情绪高。

一位在过去15年先后在伊拉克工作过7年的中企朋友,被刀哥一直尊称为“民间大使”,他这两天正好又去了巴格达。他说,伊拉克民生这几年并没有太大变化,特别是老百姓的就业机会少,民生严峻。今年上半年,伊拉克百姓游行示威很多,只是国际媒体很少关注。就连伊拉克南部的一些石油产区,水电供应都没有解决。在伊拉克,还有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争夺,一些部落要求外国企业提供承包工程、就业机会的诉求很多。别有用心的人还攻击油田或政府部门。如果当地企业不能提供太多就业机会,当地人会有怨言,甚至干扰企业的正常发展。

500

2007年,在路边加走私伊朗汽油的库尔德司机。谷子地佩刀摄

美国入侵伊拉克后,在巴格达市中区设了一块面积1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绿区”戒备森严,伊拉克总理府、议会和多国使馆都在“绿区”内。记得伊拉克司机小伙拉着刀哥驶过绿区时,不时要与前面出现的美军战车保持距离。


刀哥问你们怎么看美国人,他很愤怒地脱口而出:“shabi”,在阿拉伯文中,这个发音有“人民”的意思,但那一刻,略懂中国文化的他,无疑表达的是另一种含义。

500

进入巴格达“绿区”里的警示牌   谷子地佩刀提供

据“民间大使”说,“绿区”依然存在。政府、议会、官员官邸都得到优先保卫,相对安全。高高的水泥墙,不可能全部推倒,老百姓想进核心区域也几乎不可能。政治上的“三分”局面也多年如故:总统由库尔德人担任、议长是逊尼派,总理是什叶派。

伊拉克安全局势一直不稳定。自杀式袭击、绑架、抢劫等恶性事件不断。国家不稳定,加快重建也无从谈起。有条件的企业或家庭,就雇私人安保公司。

记得2005年8月31日,正在进行宗教活动的人们在经过巴格达一座大桥时,因为有人喊了句有“人体炸弹”造成踩踏事故,死了近千人,地上一片惨象,最后留下的是成堆的拖鞋。

500

远的不多说,今年9月27日,伊拉克名模网红、“巴格达小姐”塔拉·法莉斯在巴格达街头被人枪杀。此前,她长期住在库尔德区首府埃尔比勒,这次偶然到巴格达就被两名骑摩托车的枪手枪杀。

500

“巴格达小姐”塔拉·法莉斯  来源网络

500

社交网络上对“巴格达小姐”塔拉·法莉斯的悼念。 来源网络

直到现在,在伊拉克的工作的外国人,从外地几个大城市到巴格达甚至都要绕道走。如先到迪拜或欧洲国家,然后再乘国际航班到巴格达。如果实在没办法,才会选择伊拉克国内航班或走陆路。走陆路,必有军警或私人保安公司护送。

战争期间,伊拉克国家博物馆1.5万件藏品被劫,最后找回来的只有1/3。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2015年初,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终于重新开馆,但伊拉克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又在遭受另一场浩劫——“伊斯兰国”(IS)正在北部城市摩苏尔破坏当地的历史博物馆。

战后的伊拉克又滋生出IS这样的极端恐怖组织。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美国很快将伊拉克从“支恐”名单中删掉。但有人形容在中东反恐的美国,实际上给当地留下一栋“烂尾楼”。美国肯定是想消灭萨达姆这个“魔鬼”,但当伊战打开中东的“潘多拉盒子”后,更多的魔鬼又被放了出来。

前几年,攻城略地的IS一度占领伊拉克43%的领土。他们把库尔德地区的雅兹迪人当成“异教徒”,男性遭屠杀,女性当性奴,几乎给他们带来灭族之灾。

更令世界感到恐惧的是,一些在西方国家出生成长的青年也被IS招募。当从伊拉克陆续传出“收复拉马迪”“收复IS大本营摩苏尔”“收复提克里特”的消息时,人们才看到伊拉克正努力向一个正常国家慢慢靠拢。

500

500

伊拉克埃尔比勒市举行的库儿德国际儿童节。谷子地佩刀摄

500

    在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区,悬挂的是库尔德“强人”的头像。谷子地佩刀摄

500

在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区,路边陈列着缴获的萨达姆武装的坦克

抓老萨易,控制伊拉克难

11月30日,曾在海湾战争中收拾过萨达姆的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走了,没有人知道他晚年是否还会想起这个被儿子小布什彻底解决的中东“刺头”。

后来还有个版本说,萨达姆被捕时并不像卡扎菲被抓时那么怂,他依旧目露凶光,表现傲慢。当外面传来爆炸声时,萨达姆还抱着一丝幻想地说:“你们会输的,要控制伊拉克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萨达姆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他说的不错。干掉老萨也让美国付出巨大代价,有人员上的,也有军费上的。更重要的是,约半数美国民众最后认为“使用武力手段攻打伊拉克是错误决定”,是美国“先有结论,再找证据”的开战理由误导了他们。

英国政府2016年做的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已明确写道: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存在的说法站不住脚。

当然,这还是要怪有“前科”的萨达姆太招人恨。今年5月,扛反美大旗的什叶派宗教领袖穆克塔达·萨德尔赢得伊拉克大选,他说过一句名言:“萨达姆小毒已除、美利坚大害又至。”更重要的是,此后的中东更加风雨飘摇,或者说血雨腥风。

美国所谓的从伊拉克撤军,其实还是留下自己的军事实力。据说美国在伊拉克还有驻军四五千人,巴格达一处机场有美国的空军基地,帮伊拉克空军做培训。北部摩苏尔也有北约军队。伊拉克的安全还要依靠美国人,但真正能拯救伊拉克的只能是伊拉克人自己。

伊拉克人有斗志,我们看好你

看看伊拉克国足在亚洲赛场上的不错表现:连主场都不能保证的伊拉克队,在2004年到2015年举办的四次亚洲杯中,一次冠军,一次第四,两次进八强。我们这些失落的中国球迷只能说:“伊拉克人有斗志,很团结,我们对你们有信心!”

500

2007年伊朗获亚洲杯冠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15年来,中国外交人员(还有武警人员)、中国企业始终没有离开过动荡不安和百废待兴的伊拉克,他们在那里坚持“发出中国的声音”、捍卫国家的利益。还有一些个体商人,他们在夹缝中求生存,也为当地人带去物美价廉的中国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