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集团是中国所有国有航空企业的中航,不只是沈飞一家的中航

【本文来自《只说沈黑,不说成黑是不公平,也是片面和肤浅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Upwind
  •         我很赞同文章的主旨,不管是哪个黑都是不可取的,作为这段争论的见证者之一,现在冒出来的很多“平反”党,其实追求的不过仍然是自己打赌的胜利,而不是真正的国家利益,没有必要为这种声音喝彩。

            其次,我能看出来楼主你是有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的,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是在丰富实践基础之上的,不是小军迷的那种空谈风格,所以以下我想以此为基础和你进行理智的探讨。

            你文中的“当时网上有不少软文,说中国空军要学美国一样,搞中高搭配。”这段,我认为没有必要这么说,软文的意思是收钱发表扭曲事实的文章,目的是使事物的发展走向符合自身的利益,从我的实践认识来看,中国的装备发展决策不可能受网络舆论的影响,所以你可以说,那些文章有挑拨生事的嫌疑,也许它的目的是套情报,也许就是为了制造网络上的戾气和不团结,但是绝不可能真正影响到四代机项目的成败,如果你把那些“网帖”说成“软文”,其实是在抬高它们。

            其次,能看得出来你文章在强烈暗示“某些项目”是工业部门既得利益者与部分学术权威“人为扶持”下存活下来的,如果按照优胜劣汰的标准,其实本不应继续消耗国家资源。从我们都有很多年工作经验的角度来说,没必要把体制内说成绝对不会犯错的完美伟光正,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其中一定有人强行将部门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我有不同看法。从我对国字号装备项目的观察理解来看,只要还没有正式官宣公开,那什么样的竞争都有可能,但是只要官宣了,就是集体背书的结果,也许有的结果会追求损失最小化而不是利益最大化(这种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但是几乎不可能需要军迷去替国家担心重要利益被小团体坑害,这方面的决策层,是比航空工业、比军种都要更高一级的机关,也就是一个超越了所有甲方和所有乙方的、代表了全国利益的层级,才有权力决定一个项目的生存。所以我的态度从来都是,官宣之前,网络上的阴谋论段子看个乐呵,官宣之后,官方的选择就是我接受的最优解。

            第三,我想说一说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网络上的节奏。体制内是有竞争和选择的,举个例子,飞豹的研制历程实际上已经有很完整的官方公开,很相似的是这个项目也是在不同军种之间发生过转移,但不同的是乙方只有西飞一家,所以没有什么南北之争的阴谋论节奏,但是如果和我一样对那段时间有经历的人恐怕都记得,那时候的网友喜欢把空军描述得“眼高手低”,“幸好”有海军接盘,好好的项目空军自己不搞,扔给海军被盘活以后又回头去“跪舔”,要知道在那个歼十还没消息的年代,军迷心里飞豹的地位堪比今天的歼20(飞豹的地位如今时过境迁,令人不胜唏嘘),如果因为空军的下马让这个项目没了,那军迷在网上不会“饶了”决策者。今天回头看,会发现官方的描述里,飞豹项目的发展确实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每一步都是有现实基础的,每一个决策都是合理的,即使有成功或失败的风险,在体制内的人自己看来都是正常的,即使历史退回重演一遍也只能那样走。但是到军迷和网友眼里,就很喜欢树立一个正面形象、再搞一个对立面的反面形象,不管是飞豹项目的两个甲方,还是四代机里的两个乙方,套路都是如此。

            总结一下,我认为四代机里是有不同厂所的竞争,甲方在这里面也有选择的倾向性,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我不认为是一正一邪的竞争,事实上不论是哪方赢了,项目的后续都是共同合作开展的。现在网友对于这件事的看法,本身就已经建立在过多的网文网帖和阴谋论的基础上了,首先是一边用阴谋论攻击另一边,其次另一边在反击的时候也不可能有官方信息,于是也只好用阴谋论反击,最后双方都把网文中被输出被攻击所引起的不满情绪记到军工单位的账上,对于体制内的军工单位是莫须有的罪名,这很无厘头。最后希望不论哪方,能够真正放下你们自己那点吵架斗嘴的个人利益,不要再让带节奏的离间计屡屡得逞了。

你提到的问题我一一来回复一下。水平有限。

“当时网上有不少软文,说中国空军要学美国一样,搞中高搭配。”这个确实只是网上,论坛上传开的,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是北厂的态度。

你文章在强烈暗示“某些项目”是工业部门既得利益者与部分学术权威“人为扶持”下存活下来的。

这句话我是说了,我可以在这里讲,这不是暗示,而是确实发生了的事。

2011年1月11日J20首飞。J20是国家重点项目,军方重点项目,节点项目。

2012年10月FC31首飞,FC31是沈飞厂自己的,没有国家与军方立项的项目,但是花的是中航集团的钱,而不是花的沈飞自己的钱。

在国家级重点项目J20正在进行的情况下,中航集团掏100多亿给沈飞,而不是给成飞,这代表什么已经很明显了。

有些在中航身居高位的人,集全集团公司的钱,只为给下属的某一家立项造花。、

结果呢,晚J20首飞不到二年的FC31,在J20已经成军并形成战斗力的情况下,仍然还是个试飞品。

我们不应该问一问,中航这100多亿花的值嘛?

中航集团是国企,100多亿虽然不是军方的钱,那也是国家的钱。

虽然FC 3.0好像海军接手了,但十多年间花掉的中航集团那100亿,真就没能问了嘛。

中航集团是中国所有国有航空企业的中航,不只是沈飞一家的中航。

如果FC31是沈飞自己掏的钱搞的项目,就如同成飞的枭龙一样,别人没有话说。

但现实是,FC31是量中航所有企业的物力,而结沈飞一家之欢心。

TSQ问为什么有人黑沈飞?我只想说,你去问被沈飞花掉的那100多亿,问那个试飞了十年出不了成果的FC31吧。

(完)应该有错别字,懒得修改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