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旋在中国农田上空的“飞机”越来越多了,这是什么信号?

  ◎作者 | 傅斯特

  这是展示中国人勤劳的影像之一。

  每年6月上旬,来自甘肃的农民十人八人不等,乘火车一路向东,数千人聚集在八百里秦川的东部,或是河南西部。

  这里是中国小麦的主产区,在缺少农业机械的时代,每年麦熟时节就是麦客们大显身手的时候。

  麦子东边成熟得早,渐次向西,麦客们便从东向西一路割过去,直到回到自己的家乡。

500

  麦客一人一天可以割一亩多一点。持续一个月的收割季,赚到的钱甚至好过家里贫瘠土地的净收益,成为家里经济最重要的补贴。

  不过,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步,麦客们的身影已消失。

  别说麦客,曾经拥有9亿多农民的中国,如今常年在农村居住的人口“仅剩”5亿多,以种地为业的约2.2亿左右。

  有4亿人彻底离开了农村,他们建设了最繁荣的城市,成就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头衔。

  而中国的农村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分化、进化。

  如今,麦客的后代农闲时会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镇的大街小巷,不用像父辈那么辛苦便能赚到中国最富裕省份浙江省的人均收入。

  而仍坚守农事的,田间地头的风景也大不相同。

  马屿三株松树村80后吴董淑,是浙江瑞安第一名持证女拖拉机手,也是当地第一位农业无人机女飞手,在抖音视频中,她熟练运用无人机等各种农业机械,管理着1000多亩农田。

  这是时下农村题材最火的短视频之一。

500

  能想象得出吗?别说80、90后女生,来自山东诸城市石桥子镇,55岁的大姐同样也能熟练操作农业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

500

  在中国,农村的进步总是令人欣慰的,女性的进步也总是令人欣慰的,而这两者的结合带来的感动就不仅仅是倍增。

  一个小切口,呈现的是一个关于中国农村深刻的历史悸动。

500

  一人管理千亩农田?

  女飞手不只出现在浙江的农村,山西、江西……同样也有女飞手的存在,这一类“新农妇”的出现,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或者,这会成为农业能否再上台阶的一个隐喻。

  说起发达农业国家,我们最羡慕别人的,常常是几个人借助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能管理面积广大的农场。

  由于中国单位亩产早早就遇到了瓶颈,所以中国农民的种地收入近十多年也很难有大的提升。

  欧美农业机械化率轻松达到70%,甚至90%,而中国在早早超过50%以后,便难有寸进。

500

  图表来源:头豹洞察

  中国的地理条件,除了东北、新疆等少数垦区,大型农业机械很难全面展开。

  还有制度方面的因素。1978年后,农村用土地承包制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这种制度要保证家家户户都有地种,就使得农业生产相对分散,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在中国人均收入不高时,问题还不大。但一旦要追求共同富裕,向高收入发起冲击,那么农村的落后势必会成为拖累。

  中国农村常住人口超过5亿,比美俄人口之和还多;中国农业还不够强,其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不足以支撑如此多的人奔向富裕,但如果农村不实现富裕文明,整个中国就说不上富裕文明。

  过去四十年,很多农民能先富起来,恰恰是因为他们率先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

  而今天,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土地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或许,这就是当人们从抖音上看到80、90后女飞手,会不吝点赞、好评的原因所在。

500

  配合官方文件的指引,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分离也开始提上议事日程,让大面积的农场种植逐渐在事实上成为可能。

  新农业机械、女飞手,以及他们通过抖音这种现代传播方式快速掌握新机械、新生产力的现实,或许意味着我们将会目睹中国农业迎来又一次腾飞。

500

  腾飞从来就没有那么简单

  中国目前每百平方公里拖拉机数量为84台,美国是257台,欧洲更是达到近700台,连印度也比中国多,为130台。

  事实上,这还是中国历时70年推广农业机械化后的数字。

  为什么这么难?想知道原因,就得对中国乡村机械化的基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 目前,中国农用机械化最高的地方主要位于东北和新疆,但它们不具备代表性。

  中国农业用地除三江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外,大多数特别是南方农业大省的农用土地都处于丘陵地带,传统大型农用机械在这些地区应用场景严重受限,这些地区对农业机械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乡村机械化是一个第二产业反哺第一行业的过程,但由于农民收入整体不高,结果就是农民买得起的农机质量、寿命、可靠性差强人意,而好的农机农民又往往难以负担。

  3、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最需要机械化的环节其实是农业植保。影响农民收成的主要自然灾害有三种,即水灾,旱灾和蝗灾。而植保就是保护农作物,尽可能减少病害、虫害、草害,甚至一些极端天气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损失。

  以预防虫害为例,中国传统的农业植保方式以手动施药为主,占比高达93%。要知道,虫害发生后蔓延速度很快,需要3-5天内快速喷药,人工喷药每天仅10-20亩,人工喷洒效率低。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农业,早就大规模使用航空植保。航空植保面积占比最高的是日本,达到60%,世界平均水平则大概17%,而我国只有约5%。

  无人机飞手的出现,无疑为中国找到了低成本提升农业植保效益的最佳途径之一。

500

  研究显示,农用无人机可以节约90% 的用水量和30%-50%的农药用量,效率是人工的40至60倍,比拖拉机也要高5倍。

  而且,不比盛产大豆、小麦等农作物的东北,除了水稻外,茶叶、水果也是南方大范围生产的农作物。为了给这些种植在山间的茶叶和果树进行植保作业,茶农和果农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体力翻山越岭,长时间进行劳作。

500

  中国无人机生产处于世界第一阵营,在民用领域更是占据了世界70%的销售份额。

  如能结合农村的现实需要,无人机无疑将会让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

  地理环境与中国相似的日本则有60%的水稻田是采用无人机来完成防治的,近40%的农业植保都是用无人机来完成。

  近年来,农业无人机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国内的农业无人机领域,已经连续7年高速增长,无人机服务的农田面积占5%,其作业场景已由之前的喷洒,逐步扩展到了水稻直播、饲料飞播,肥料飞播等。而作物也由之前的水稻、小麦扩展到了柑橘、苹果、棉花、烟叶等作物。

500

  中国新农民,崭露头角

  一个新时代职业农民的养成,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可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

  “十三五”期间,中国以举国之力培训高素质农民也才500万人。

  相对于5亿的庞大基数,属于极少数。

  传统的成长路径,除了要起早贪黑能吃苦外,要学习如何操控、保养无人机,植保规划,还要熟悉各种地形地貌及其环境,学会如何选择作业方式,了解不同的植物和季节对药剂的需求有何不同等等等等……

  而这些学问,没有足够的时间,没有专业的老师是难以掌握的。

  过去,农民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户,而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又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因此在进行农民培训和推广农业技术的时候,往往必须要组建高度下沉的培训推广体系。

  互联网下乡后,使得学习的效率势必得到极大提升。

  中国毕竟是农业大国,农业企业、专业农户、社会化服务组织自身都具备了很强的技术自给能力。他们需要的不是一般性的课堂讲授、实操训练,而是一套全新的技术扩散和服务生态。

  短视频及直播的盛行,让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走上了快车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反哺,借着第三产业互联网下沉的东风终于得以实现。

500

  据前不久CNNIC统计,目前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超过了10亿人,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了71.6%。  其中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近60%,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网。

  与传统的技术培训不同,互联网的羊群效应同样会让新的技术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快速扩散。

  国内农业无人机应用的高速增长,与其新奇的特征,大多年轻人愿意将其搬上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分享,是分不开的。

  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大众信息时代。

  短视频的低门槛,不仅能够让农民快速了解市场信息和有效渠道,也能通过简单直接的传播方式,使农民成长为新时代的农业职人。通过快速传播,打破原有信息壁垒,使生产和交易高效运转。

  可以说,像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通过间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已经变成了当代农业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成为农民生活的一部分。

  农民们通过短视频发布劳动生活场景,发布打药、采茶、打鱼等一系列乡村日常,形成了互联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农村女性参与生产生活并进行短视频传播,更是对提高自身地位,打破农村固有对女性权益的忽视,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传统的耕牛镰刀下,中国农村妇女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这与社会地位和传播记录载体密切相关。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拖拉机时代放入来临,女性开始被记录,特别是类似海报式、但又比较千篇一律的记录,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宣示意味较浓。

  而在新农业的大环境下,智能化的技术革命已经走向田间地头,中国的农村女性,她们用抖音自己记录自己,学习、记录和传播知识的同时,也传播自己个性化的鲜活形象,这无疑是中国新农妇地位的一次全新提升。

  对于她们来说,半边天实在是不够,她们拥有的也许是农村的整片天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