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安好心这道题没安好心,不行!14,515 人赞同了该回答

饱受官方八股文式宣传折磨,却没有因此魔怔的人,最适合看这本书。

饱受西方自民经文折磨,同时对中共历史好奇的人,也适合看这本书。

因为他写这本书的时候,斯诺在政治上不需要对谁负责。

那时别说冷战格局尚未成型,连中共都像是奇幻冒险中的神秘国度。美国反思“是谁失去了中国”都得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了。

所以这作品翻开后你会发现,它根本就不是中国版的《菊与刀》,而是一个西方记者的“解放区”(文称苏区)奇遇记。所以这本书又名《西行漫记》。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国共分立,日本鬼子还在肆虐国土。作为二战最重要的战场之一,作者踏上这片土地的一刻就算是战地记者。而他要去做的,像是一个敌后去做支线隐藏任务。弥漫着未知与风险。

那时外界传言对中共很不利,比今天的中国惨一万倍,教员被传已死,中共所控之处皆为龙潭虎穴。

所以斯诺显然不是被邀请去做什么访问的,而是去探险的。而且不是出于什么奇怪趣味,是出于对真相的渴求。喧嚣传言漂浮其上,需要尘埃落定。

他来过中国,亲眼看见过民国的饥荒,对中国的底层矛盾有着直观的感受。因此他对中国底层人民的政治生态变化,有着很好的直觉。

这种直觉不仅是当时美国人不可能有的,甚至连今天的中国年轻人都很难有。

他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一路出发,从国统区走向解放区。一路上的“赤匪传说”就如同游戏中的战争迷雾,每深入一寸,就点亮一寸。为他提灯照夜的,是他遇到的一个个中共“名人”,这些名人有的是通缉榜上的常客,有的是被国民党钦点的“特务头子”,也有百闻不如一见的“传奇人物”。有着他们的保驾护航,回答解惑,他眼前的红色中国也越来越清晰,最终来到国民党和日本鬼子都无法涉足的“禁区”。

当然我也怀疑,是不是我们今天也身处这样的迷雾中,只是比当年薄了很多。

就像WHO刚来中国的时候,会惊讶为什么自己可以去任何地方参观。(废话,我们已经很急于展示自己了,哪怕当时武汉在全世界最糟也丝毫没有保留)

斯诺当时也惊讶,居然得到了极大的活动权限,甚至可以参观武装这些百姓的军事训练。

可能被迷雾罩久了,想要破雾之人都会有这种惊讶吧。

不过这种对好奇心的满足只是初级的,就如同《西行漫记》这个书名,游记只是载体。真正承载的内核则是另一个书名《红星照耀中国》。

因为他来过那个饿殍遍地的中国,亲眼见过中国底层的苦难,还有趁机屯粮的地主官僚富商。他对中共政策下底层民众间爆发出空前的团结这一点,是有着深刻理解的。

对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我们只见过诗,斯诺在中国见过现场的。理解的深度自然也不一样。

他不是一个坐在咖啡馆的体面老爷,看着资产阶级报刊咒骂“赤匪”,同时又担心着乌央乌央的无知农民把自己的财产“共”走。他是一个看过中国发生了什么的人,勇敢得在迷雾中寻找“续集”,发现中国的这个难题似乎真有解决方案。

他以一个海外游者的视角,剥开信息帷幕,看见了土地革命是如何在中华大地上解决问题的,为什么这里的农民会选择红军。为什么他们会被武装成战士。为什么他们能完成史诗一般的长征。

反倒是当地人会问斯诺,美国有共产党吗?也有。

那美国有红军吗?没有。

当地人会表示不理解,为什么有共产党会没有红军。斯诺很难回答,也许多年后的麦卡锡主义会给这个问题以答案,但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中国红军可以从人民中汲取无尽力量的。

别人不懂,只是因为没人愿意来这战争中的穷苦农村,看不见人民受的什么苦,自然也不会得出人民的真实需求。

并不是有多难懂。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太好懂了,才有号召力。

这样和现在某些政治观点的争论一样,不是不好懂,而是不想懂。

建议读这本书的时候,把先自己当做外人,再把对中共的采访当做一次探险,你眼前尽是未知,满怀不安。

但心中有一件事待验证,不会轻言放弃,这份疑问也成了这段旅程的主线。

如果不若你所想,轻则三观崩塌,重则命丧黄泉。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你世界观被重塑,你的疑问被解答,你心中断裂的真相被连上,还亲眼见证了左右世界局势的大国早期形态。那种成就感,不是一般功成名就能比拟的。

总之,作者在资产阶级编织的迷雾下,写出了一部入世版的桃花源记。作者一路西行至延安,发现原来红星在照耀着中国。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