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派人去空间站了,这事中国和外国居然意见统一

转自@太空那些事儿:

官方确认,神舟十三号乘组已经顺利进入中国空间站,将在6个月驻留期中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上面的描述相当具体,精炼一下,就是为人类长期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积累经验技术。而积累的目的,只能是为走出地球、走出地月系统做准备 - 帮助人类成为星际物种。

最后这句话有点熟。没错,那是老马为太空叉定下的愿景。无论中国、美国还是其它(有志)载人航天的国家,大家的终极目标应该是相通的。

不单目标相通,对手段的追求也比较类似:扩能,即扩大运输能力和空间应用能力。我们国家正在努力研制新921、长征9号等重型火箭,期待具备一次性将100吨以上物资运抵太空的能力;同时不断扩大空间站规模,使之具备更强大的试验和生产能力;而老马则强力推进“箭、船、站”一体设计的星舰项目,不惜代价地承受试验箭爆炸成本,就为快速迭代。

为什么大家都这样情绪高昂、只争朝夕?

根本原因,还是宇宙航行以及在其它星球生存发展,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远远远远超出只是火箭、飞船的范畴!

人类在外星生存,本质上是【重建一个社会】。在地球上存在的几乎所有行业,都要复制到外星上去、或寻找替代方案、或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例如航海类专业对应转化为大型飞船专业,如《三体》所说)。大到建造居所,小到解决粮食,硬到冶炼金属,软到心理辅导、看病吃药、社区服务,都是外星社会的必需品。

而人类的行业有多少呢?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行业大类共有97个,而每个大类下面还包括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的小类 - 整个分类表多达222页!

在星际环境下,在新建环境里,这些行业都能像在地球上一样运作吗?不能的话需要哪些调整?目前答案恐怕还是【不知道】。

举两个例子:

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比地球低一些。在这种重力环境下,理论上生物、物理、化学、机械……的过程都有可能出现与地球上不同的情况。然而受物理规律限制,人类目前在大气层内还无法营造出长时间(分钟级)的火星重力环境,只能在太空通过离心机模拟,或者直接送往火星试验,而这都需要巨大的飞行器空间。因此人类成为星际物种的基础,是在太空环境中不停试验、大量试验、反复试验。

火星上不存在石油、肥料等生物衍生品,也不存在动植物,因此燃油、塑料、纸张、食品、布料、建材……地球上已经司空见惯甚至都造成污染的廉价产品,在火星上都无法获得或者成本高企堪比金银。那么用什么技术来替代?工作量可能超乎想象。

而目前,航天界连宇航员身体钙质流失的机理和保护方式这样看似简单的课题都还没有完全明了,人类与星辰大海还隔着星辰大海。但是,老马超重型火箭+机器人+通信卫星+电动车+虚拟货币的组合,已经带有新建社会的端倪;而我们国家空间站承接的项目,看似朴实无华,其实也都能投射到未来的太空生活。

我们一直在努力。

有件事可以肯定,从火箭到空间站再到空间试验乃至生产设备,只要有条件,我们多造一些、造好一些,人类终将能够早日在更广阔的天地繁衍生息。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