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区的“铁板师傅”

作者:王殊 历任苏皖边区教育厅编审室编审,华东野战军卫生部医学院教员,新华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记者,新华社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分社记者,新华社国际部南亚组副组长,新华社驻巴基斯坦、几内亚、加纳、马里、古巴、联邦德国分社记者,驻联邦德国大使馆参赞、大使,《红旗杂志》总编辑,外交部副部长,驻奥地利大使兼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1973年春天,我国同联邦德国建交后不久,第一批中国的技术人员和技工到联邦德国鲁尔区的一个工厂来进行培训。几天后的一个星期日,我和商务处的几个同志到宿舍去看望他们。除了领队和翻译外,二十多个从南京等地来的年轻人都是第一次出国。

500

▓ 70年代的法兰克福街头

他们在法兰克福下了飞机以后,一路上看到工厂林立、车辆如梭,对西德工业发达的情景印象很深。进工厂后,他们住进了整洁的宿舍,第二天参观了设备先进的车间,老师傅们热心地给他们介绍了车间的情况和各种规章,还分发了新的工作服和安全帽,大家对一切都很满意。

有几个小伙子还应老师傅们的邀请到他们家里去吃了点心或晚饭,回来后一再啧着嘴说:“老师傅家里真棒,不要说我们厂里的厂长和书记,就是市里的市长和书记家里也比不上。”

可是,过了一个月我们再次去时,这些小伙子的情绪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一片埋怨之声,说这些老师傅们“太板” “太死” “一点灵活性也没有”。小伙子们不但不能迟到,还要提前来做好生产上的准备工作,工具都要放归原处,一切都有规定,不能马马虎虎。

在劳动时,师傅像是换了一个人,板着面孔,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检查。检查质量特别是检查成品的师傅更像个法官,他说不行就不行,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工间休息只有十分钟,只能喝一杯咖啡,抽一支烟,连上洗手间也要小跑步。在国内从来没有干过这样的苦活儿,不少大小伙子不是扭着了腰,就是砸着了脚,下班时腰酸背痛,一吃过饭就想上床睡觉。

500

又过了一个月,他们的领队给我们打电话,说出了两件大事,请我们尽可能去一趟帮助解决。我马上派了商务参赞去。

原来头一件事是“车床事件”。有种车床很精密,车间规定必须提前上班,把车间的温度调高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开工生产。有个小伙子迟到了一会儿,没有调高温度就开始了工作,老师傅十分恼火。这个小伙子不服气,说他在国内就一直是这样干的,甚至说了“这个车床又不是你自己的”之类的话。老师傅说,只有当他证明了守纪律之后才能允许他再回到这个车间来干活。

另一件事是“电瓶车事件”。车间在机器、工作台之间的地面上划有黄线标出的电瓶车来回的通道,工人们不准把任何物件和工具放在通道上妨碍交通。有个小伙子马马虎虎,一再违反规定,造成多次堵车。老师傅十分生气,不允许他再在车间内劳动,把他调到车间外面去当搬运工,不改好不许再回车间来。

500

这两个事件在我们工人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应:大多数认为德国师傅纪律性强,照章办事,管理严格,是完全正确的;可是也有少数仍在背后唠唠叨叨,说德国师傅“不近人情”“像块铁板”“小题大做”,甚至“连点思想工作也不做”等等。不过,经过这两次事件,不管思想通与不通,小伙子们都不敢再马马虎虎、违反车间劳动纪律了。

几个月以后,小伙子们终于习惯了这种强度很大、要求严格的劳动生活。他们中受到老师傅表扬和称赞的多了,两个被罚出车间的小伙子也有了改正,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了。老师傅对他们的工作越来越满意,常常拍拍他们的肩膀说“好”。师傅们对他们的生活也很照顾,有的在节假日邀请他们到家里去做客,也有的开了汽车带他们到外地去玩。

八个月很快过去,中国徒弟们同德国师傅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在他们回国的前夕,我们又去看望他们,看到许多人来同他们告别,有的还把全家都带了来。很多师傅要他们不要忘记在德国共同劳动的岁月,向他们赠送了小纪念品,还一再叮嘱他们回国后要好好干,成为别人的榜样,而且有什么困难和疑问,立刻给他们写信来。

不少徒弟和师傅都激动得流了泪,互相热烈地拥抱。有的小伙子对我说:“德国师傅干活是好样的,干活出大力,质量不马虎,是我们的好榜样。”还有的说:“我现在才明白,德国产品质量世界第一,不是靠吹出来的,而是认认真真干出来的。”领队也对我说:“德国老师傅纪律严格,讲究效率,重视质量,态度认真,这八个月比我们做多少思想教育工作效果都好。”

-End-

文字 | 《五洲风云纪》 

作者 | 王殊

图片 | 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