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中标、层层转包、华而不实...建筑业信息化乱象何时休?

众所周知,由于建筑业具有体量大、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项目地点分散、多专业、多关系方、流动性强等典型特征,导致建筑业的工业化和数字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其他产业。

因此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兴起,加上业主的要求以及现在建筑企业升特级资质的需要,建筑企业信息化也被大家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于是市面上也就出现了各种五花八门的信息化系统、项目管理系统、OA系统、财务系统、材料系统、造价系统、移动端的、PC端的等等一大堆。

目前建企信息化的现状

大部分企业都想、或者已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目前使用较好的可能是OA系统,而财务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几乎流于形式的较多,深度融合项目各方面管理的极少,能够提质增效的更是没有。因为OA等行政办公系统以企业总部类似打卡业务为主,大家容易接受,但一旦涉及项目层面的东西阻力就会很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决策者和项目部的认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建筑业现状有关,即大部分项目以内部承包和挂靠为主,企业与项目经理是弱合作关系。一些企业对项目经理的依赖较大,管理上难以深入化。因为信息化涉及成本等商业数据,且需要项目部投入人力、物力,项目经理主观意愿不强,而最重要的软件的实用性差,存在重复工作和低效率甚至增加工作量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建企之所以建设信息化系统就是想提质增效,但通过我们对这些建企使用信息化后的进行深入了解,结果发现弄巧成拙,他们并没有因为信息化的建设而变得更轻松,更高效,反而是被累的要死、烦的要命。在他们眼里,目前市面上99%的信息化系统纯粹就是一个摆设,华而不实。不仅起不到提质增效的作用,反而劳民伤财,如此,项目部推行的动力也就明显不足了。

那么为什么会导致这个现状,我们总结了下,就是因为建企信息化的各种乱象所致,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这些真实案例以及案例背后所显现的乱象。

真实案例1

2015年某央企和京东联合搞了一个电商平台“XX易购”,最后死翘翘;

2017年又是某央企和阿里联合成立的电商平台,最后也是死翘翘;

这样的例子太多,我们不一一例举。

自从“互联网+”风口兴起,每一个建筑企业都想搞一个电商,但是大家也不想想,甲方可能到你平台上来采购吗?所以这就是个无本之源,这种电商就是一种浪费。另外当电商讲究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遇上工程领域材料款“拖、欠、赊”,最终还是只有死路一条。

因为很多企业了解工程行业的具体特点,盲目的去找个互联网来开发产品,所以到最后就是弄得四不像。有别于互联网的上半场,互联网的下半场是以各行业和产业为主体为中心,而互联网则是辅助、是配角。所以大家经常喊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实际上应该反过来变成“基础设施+互联网”。

真实案例2

某央企投了上亿元,建了一个企业内部通信系统“X信”,当初建这套系统的时候,为了追求所谓的大而全,各种功能基本上全包含了,结果导致要使用时,却问题百出,不是一点就卡顿,就是一点就死机。最后花了大价钱开发的系统,被领导直接废掉了,为什么呢?

更可笑的是,有位农民工,和该央企的某一员工接触上了,利用了这个员工的账号偷偷登陆了公司的系统,并以此获取了企业老大的联系方式,然后直接打电话发信息向该央企老大讨要过去某项目(央企下属的项目)工程款,这一事件让这个央企老大十分愤怒,事后立刻命令下属把这个系统给废了。

真实案例3

有一家软件公司给某建企做了财务系统,该系统是与实名制相关的农民工工资支付系统,按理说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是由于工资支付的审核和审批程序,在设计的时候过于繁琐和复杂,导致年底要支付工资的关键时刻由于并发量较大系统死了,最后又灰溜溜的恢复了人工记账模式。

真实案例4

某建企找的第三方软件公司开发管理系统,这个软件公司通过低价的方式先抢到订单,然后再转包给别人开发,这种层层转包的现象甚至要比工程领域更加“凶猛”。

当然,转包这个坑还只是开始,由于双方合同上没有明确用什么语言开发,然后该软件公司就钻了这个漏洞,居然用游戏语言来开发(跨平台了)这个系统。而用游戏语言开发的话,看起来开发进度很快,但是开发出来的产品体验不好,非常不好用。而如果你叫对方再修改或者是做变更或者是修BUG,对方则说要加钱(变相敲诈),所以相当于前期就为后期埋下了雷,等着你往里头钻。

真实案例5

某领导检查项目信息化,结果有的系统根本开不了机,有的是即使开机了,但是显示不出来,或者是很卡。而打开里面的数据库查看,发现很多数据还是刚开始产品交付验收的初始数据,因为中途根本没有使用,所以根本就没有新的数据,为了应付检查,等到检查之前临时往里面编数据,导致检查弄的很尴尬。

真实案例6

某信息化公司业务人员出差办事,等办完事坐飞机回来的途中,在飞机上遇到了一个令他难忘且尴尬的事情。那就是本来以为自己做信息化的挺时髦的想吹个牛逼,但是和周边的人交流完后,发现坐在他的周边(前排、后排、左边、右边)全部都是做信息化的,仿佛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的突然冒出来了。

案例背后折射出的信息化各种乱象

委托第三方设开发

如上面案例4,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建企的信息化都是委托第三方来开发,有一些企业是以招投标的形式(当然只是走个过场),高价中标后再低价分包给第三方来开发;有一些则是直接外包给第三方来开发。那么我们都知道,互联网的作用其实就是抹平了信息的鸿沟,让信息流扁平化,而现在你开发个系统居然外包给第三方,这里面就会有很多的问题存在。

1、开发人员为行外人

因为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不一样,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程序员本身就是用户、消费者及体验者,那他对需求及用户体验本就置身其中。而在我们工程产业互联网领域呢,你开发软件的程序员,他不懂工程,你干工程的人又不会写代码。所以通常情况下,是工程方提出需求,然后程序员来开发,这中间就会出现信息传递的失真,于是双方就产生了鸿沟。等产品开发出来后,使用方觉得你怎么开发的不是我想要的东西呢?而开发方则说,我就是按照你提的要求来开发的啊。于是双方的扯皮推诿就开始了...

2、高价中标、低价转包

上面我们说了,有些企业信息化是采用招标的方式来采购的,而对于一些开发软件的平台公司来说,和招标方有关系的则是高价中标然后低价再对外转包;对于没关系的则是直接低价中标,然后开发过程中或者是像上面的案例里说的一样,等你要修复BUG的时候再趁机涨价。

因为信息化和实体工程不一样,没法细化到每个功能细目,所以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于工程方提出一个什么需求功能时,软件开发方则会说不好意思,增加这个功能需要加钱,增加那个功能需要加钱...然后你一算,你这个系统开发完,可能早就已经超出原先预算好几倍的价格了,于是很多企业最后干脆不用了。当然了,这里面我们不排除一些领导有意拿高价来当谋财之道。

3、运维无限拖

对于软件产品来说,和我们实物产品不一样,不是说我收到货物,完好无损就OK了,软件产品开发完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运维才是关键。而对于一个委托第三方来开发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BUG及修复则是“漫漫长路”。

产品移动性差、不实用、无法提质增效

在文头我们就说了,建筑业是一个移动性极强的行业,不仅项目地点是动态变化的,管理人员也是一直在流动的。不像其他行业在固定的流水线和办公室里办公,建企管理人员一直在跑(公关、投标、项目检查、考察分包商、采购……),所以大部分应用系统的移动性弱是建企信息化一大制约因素。

其次工地上的人员计算机平均水平不高,对软件系统操作能力不强。那么这就对你的产品的操作便利性和实用性提出了高要求。而现实中双方场景往往是这样的:

系统使用方:mmp,你这搞的啥软件啊,看球不懂,还老是卡壳、死机。老子就是简单扫描上传个东西要等半天,还不如老子手动来的快呢?本来我们就忙,耽误老子时间不说,还要一遍遍重新来过,还要挨领导骂,真不知道你们“程序猿”脑子里咋想的...

软件开发方:当时我们给你们交产品的时候,对于如何操作使用,已经重复过N遍了,今天这个问怎么用,明天那个问怎么用?你们“施工猿”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都不会?真不知道你们那么复杂、眼花缭乱的钢筋分布图是怎么看懂的?

这就是传说中的“施工猿”和“程序猿”两个本来不相干的“猿类”开始互相嫌弃的起因...

重BIM,轻应用

BIM是当下信息化应用里面的热门,于是很多建筑企业也都跟风开始做BIM信息化。乍一眼看过去挺像那么回事儿的,系统内容也是塞的满满的,结果,这样的BIM在移动端根本运行不了,在PC端基本上是死一样的存在,像僵尸似的。这样的BIM有什么用呢?建企劳民伤财花了大价钱。

比如AUTODESK价格虚高,打着高科技的旗号圈钱,华而不实,所以我们应该革掉这些巨头的命,因为我们需要的是简化的,便捷的且能够战斗的BIM 。

为了升特级资质

文章开头我们就谈到了,绝大部分企业涉足信息化,是因为升特级资质的需要。而对于专家考评来说,他们只要你的产品能达到效果即可,至于你采用什么样的先进技术、什么样的技术架构、什么样的软件开发等他们不管。所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为了节约成本,有的就以较小的代价买套软件、集中编制各种数据来应付特级考评。结果是特级有了,但后遗症同样明显,即企业给信息化的定位是为了升特、为了造假而不是真正的拿来应用。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有一组数据,80%的企业在特级之后选择放弃或重建信息化,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道路并不平坦。

为了业主的喜好、最终沦为摆设

正如在《为了业主的全机械化施工梦想,我已经亏的只剩下底裤!》一文中以及上面的案例5所述,现在的建筑企业为了应付业主的检查,为了迎合业主的信息化面子,为了业主的喜好以及能够在大屏幕面前慷慨激昂指点江山,不得不忍着泪,花大价钱(一般为工程造价的1~2个点)搞信息化建设。

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整体起步较晚,虽然国家也多次推出了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大批企业也在装模做样的搞信息化,但事实上是被资格评审逼的,这个在上面我们已经谈到了。但是大多数企业没有搞清的信息化真谛,本来我们信息化是为了减少一线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业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但是现在是有了信息化后,反而比过去工作量更大了,增加了50%的工作量。本来应该是减50%的工作量,这样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减员增效,但是现在是相反。

我举个例子,我们的工程计量资料,在没有信息化之前是纸质版的签字盖章就可以了。而有了信息化之后,不光原先的那些手续一样不能少,反而还要再把这些纸质版的再扫描弄成电子版,然后把电子版的上传,上传过程当中就不断的死机卡机,而大量扫描传输过程中就会出现卡顿、死机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用着用着就用死了,死了以后然后就又回归到传统的手段,然后信息化大屏就永久的沦为了摆设,只有等领导检查的时候才开下机做做样子。所以像这种外行领导内行、贴标签的信息化还不如不要。

数据量大而无”脑“

我们都知道,建筑业涉及到的数据量远超其他行业,然而由于上面我们提到的各方原因,导致很多企业的数据还是采取人工手动录入,而且还是在领导检查前突击一下。所以根本没有对数据进行积累和分析,存粹就是一个领导来了以后在大屏面前指点江山这样一个走马观花的状态,所以自然也就无法形成智能化,更无法指导施工和提质增效。

PS:由于精力有限,观网不定期更新,欢迎小伙伴关注基建通微信公众号,每天8点为你呈送基建好文!

500

来源:基建通原创文章

©基建通律师事务所 保留所有权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