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解决建筑的照明和采光问题的?

古建筑中的民居,北方通常是非常厚的土坯房,土坯厚度通常是十公分,长宽分别为半米和二十五公分,有的比这小,但一定比普通的烧砖大。这主要是为了省钱和保暖,其余已经顾不上了。在南面开门、开窗,其余三面均是土墙。

500

门也不会很大,窗户有大有小,窗棂通常没花,就是竖着几道,木棍比较密集,冬季需要贴上油纸,是廉价纸张略刷油制作,可以抵御风寒。但这透光性实在是差,白天晴天还好,一阴天就完蛋。我一直到十多岁住的都是这种土坯,到晚上就是靠灯泡,没灯泡的年月靠油灯,通常是豆油,有时候是膘油,就是一个烂碟子斜着一放,把油点进去,然后从裤腰里搓出一缕棉花,攒成线,浸油露尖,点燃照明,使油灯如豆。做作业和近灯缝补衣裳是没问题的,就是有点毁眼睛。

富裕一点的家庭,建筑底部用砖,四维用砖,然后以土坯环堵。照明与土坯屋相同,也不是很好。具体形象类似这种墙:

500

很富裕的家庭全部用砖,窗户可用玻璃,但玻璃运用已经是近现代的事情了,古代依然是木棂。像下图这种,就是很富有了。

500

更富裕的类似皇家宫殿的建筑,即便是南面全部为门窗,也难保室内洞明。你去看故宫和中国目前还保持原状的古建,采光也不算好。但当巳、午、未,日影返照,基本上就比较亮堂了。其余时间或阴天怎么办呢?

500

点灯、烧柴。

清代有六角宫灯以及各色油灯,以往殿内烧的是蜡烛或油膏。殿前有火盆,里面烧的通常是柴,比较烧包的用油膏。主要是殿内消费小,殿外消费大。《续世说》引隋萧皇后劝谏唐太宗李世民时说的话:

殿前所焚,尽是柴木。殿内所烛,皆是膏油。

这是节约的,不节约的烧沉香、扔蜡。


​有些人猜测故宫的皇极殿前那个座是干啥的,实际上就是灯座,用于殿前照明:

500

南方亦有枢阖样式的窗户:

500

以及天井:

500

这多半是为了通风与采光。

在玻璃与电灯发明之前,人类室内的采光都不算很好。但也有高低的分别,有些居民家里黑洞洞的,晚上舍不得电灯,就摸黑做事,所以睡觉也很早,天一亮就起床。

玻璃窗与电灯大略同时进入中国,应是清朝末年到民国在富豪之家拥有。到七八十年代,农村地区也开始有了这些东西。而民间开始使用玻璃大窗,使得南面亮堂,南北通透,则是较近的事情了。朝北依然是先天劣势,但可以弥补。比如项脊轩就是朝北的,归有光在北边专门砌了一面墙,刷白以后返照日光,一丈见方的小屋,开四张小窗,屋里就洞然了。

现在楼房就有点难实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坐南朝北这项很幽默的技巧,主要用于回迁楼。朝北的房子不好卖,即便灯泡可以很亮,但人们显然更爱自然光。足以见得,人们在采光不好的时期,不是不想采光,是不能也。一旦有能力有技术既能保暖,又能采光,人们便会不遗余力地追求这样美好的事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