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上的“唐僧”,隐藏了多少与新疆的故事?

  公元664年农历二月五日夜,长安玉华寺,一代大师玄奘圆寂。葬于白鹿原(今陕西省西安市境内的黄土台原)时,百万百姓哭送,留无尽故事与后人说。

  母亲的梦

  “唐僧”,或许是玄奘更广为人知的称呼——一个乘着木盆顺流而下,被僧人收养的孩子;一位与大唐太宗皇帝结拜为兄弟的高僧;一名被三个徒弟护送西天的取经人。

500

  然而,剥开小说的浪漫外衣,我们会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玄奘本人。

  隋朝年间(公元600年),洛州陈河村(今河南偃师),一名男婴在一户陈姓人家呱呱坠地。他就是后来自长安向西,通过丝绸之路,最终到达印度探求佛法的玄奘大师。

500

  玄奘出身于名门世家。在他小时候,母亲曾做过一个梦,梦见玄奘身穿白衣骑白马向西而去。

  这好像在冥冥之中,预见了玄奘的未来

500

  5岁那年,母亲去世;10岁时,父亲病故。

  年幼的玄奘跟随兄长在洛阳踏入佛门,并在13岁那年参加了国家选拨僧人的考试,以出众的表现被破格剃度为僧,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僧侣生涯。

  西行而去,则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

  佛门的“千里之驹”

  成为僧人后的玄奘勤学苦练,很快展现了超凡的记忆力和见解力。

  隋末唐初,他离开洛阳,先后到长安、成都、荆州、扬州、苏州等地进行了七年游学,并于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回到长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中的玄奘如饥似渴地阅读佛教经典,拜访高僧大德,收获了“佛门千里之驹”的美誉。

500

  正是在游学中,他日渐对佛法的真谛产生了困惑,现实中残缺的经卷无法帮他找到答案,这也促使他下定决心到佛教发源地求真。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奘上书朝廷西行的请求因“禁边政策”(即严禁出国)被驳回,他只能一边学习古印度文,一边等待机会。

  最终在第二年秋天跟随逃荒的灾民离开长安,开启旅程。

  吐鲁番盆地奇遇记

  离开长安后的玄奘历经了瓜州收徒、偷渡玉门关、亡命八百里大漠等艰险,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冬天到达西域最大的国家——高昌(今吐鲁番盆地),留下另一段传奇。

500

  和当时的西域其他小国一样,高昌国也崇尚佛法,高昌王麹文泰热情地招待了玄奘。

  他希望玄奘就此留在高昌,并愿以举国之力供养。


  玄奘意志坚定,婉拒好意:“此行不为供养而来,所悲本国法义未周经教少阙,怀疑蕴惑启访莫从,以是毕命西方请未闻之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麹文泰求而不得,竟威胁玄奘——要么留在高昌,要么被送回大唐

500

  决意“未得佛法,绝不东归一步”的玄奘情急之下以绝食表明自己的态度,四天四夜滴水未进。他的执着最终感动了高昌王,二人结拜为兄弟。

500

  此后高昌王积极为玄奘西行做准备,不仅为他提供了足够用20年的路费,还组建了一支队伍随行:30匹马,25个随从,4个徒弟,1名高昌官员。同时撰写文书,请沿途24国的国王多多关照玄奘。

  从此,西行的玄奘不再是一人独行

  他答应麹文泰日后归来会在高昌讲经3年。虽然这个约定最终因多年后高昌国国破人亡而未能兑现,但深厚的情谊则被玄奘永远地记了下来。

  扁平为美的龟兹人

  在今天,小孩子出生后家长会格外注意,尽量让孩子正躺、侧卧相结合,保证头形是好看的圆形。

  而1000多年前西行取经的玄奘发现,龟兹(今新疆库车)人有着不一样的审美要求:“其俗生子以木押头,欲其匾㔸也”(《大唐西域记》)。

500

  原来龟兹人以扁平为美,当地有一种风俗,小孩子出生后用木板箍扎着头部,希望以后头形长得扁薄。

  此外,在玄奘笔下,龟兹“管弦伎乐,特善诸国”。诗人白居易也有诗赞叹“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篷舞”。

500

  (库车库木吐喇石窟乐舞图)

  素有“歌舞之乡”美誉的库车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是新疆人民热爱歌舞的一个缩影

  留学生活

  途径焉耆(今新疆焉耆)、龟兹(今新疆库车)、葱岭(今新疆阿克苏温宿县一带)出西域后,玄奘一行人进入中亚,走过伊塞克湖、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又一路将脚印留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地。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的秋天,玄奘终于到达了西行目的地——那烂陀(今印度比哈尔邦境内),古印度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开启了留学生活。

500

  在那烂陀,玄奘位列能通解50本经书的高僧之中,据说这样的高僧在学校里只有十个。

  他拜那烂陀主持戒贤法师为师,在通览佛教经典的同时,学习古印度逻辑学、语言学等课程。

  导师还特意为玄奘开讲已多年不讲的佛学经典《瑜伽师地论》。

500

  学成后,玄奘遍历印度游学。待他再次回到学院准备回国的时候,戒贤法师为他准备了高手间的“生死决斗”——辩经讲坛,屡战屡胜的玄奘声名远播。

  在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召开的全印度宗教学术辩论会——曲女城辩经大会上,作为论主,玄奘在18天的会期中没有等到任何人的挑战,最终被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徒共同推举为大师

500

  他的留学生涯由此达到辉煌的鼎峰

  考古学家和冒险家的指南

  公元645年,玄奘带着657部佛经、150粒佛舍利、7尊佛像,以及无数奇花异果的种子回到了长安。

500

  此后,他所有的心思基本都用在了佛经翻译事业上。用19年时间翻译佛经47部,1335卷。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在佛经翻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500

  应唐太宗的要求,玄奘在业余时间完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


  这本书记载了玄奘从焉耆开始的19年西行历程,详细描述了他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虽未到达但有耳闻的28个国家的故事。

500

  龟兹(库车)人以扁平为美,于阗(和田)出产地毯、丝绸和玉石,朅盘陀国(塔什库尔干)的公主堡传说……都留存在他的书里。

  据说唐太宗西征就带着《大唐西域记》作参考

500

  不仅如此,当《大唐西域记》被翻译并传到欧洲时,成为了英国人进行考古的必备指南,为古印度历史遗迹的发掘提供了重要信息和依据

  当然,也有让人伤心的事情。

  冒险家斯坦因当年就是打着玄奘的旗号骗得敦煌守窟人王道士的信任,骗走了藏经洞里的无数经卷和文物。

500

  童年孤独、青春迷惘,随着西行而愈加坚定执着。玄奘的一生丰富多彩,故事纷呈,他和他书中的文字,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慢慢挖掘。

  主      编:阿布德吾力

  副  主 编:刘美仪、艾孜则

  版      块:迹忆新疆

  版      主:爱特肯

  作      者:王桂品

  校      对:穆耶塞尔·迪力木拉提

  排      版:姑再丽阿依

  图片来源:网络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