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教授:什么是理想的中国男子气质?

“美男”审美并非完全受日韩流行文化影响

三联生活周刊:那什么是理想的中国男子气质呢?

雷金庆:在一些历史时期,人们对理想男人的期望是文武兼备,而在另一些时期,人们只希望二者之一。《左传》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在兵法和文艺哲学两方面均有造诣的贵族典范,如儒家所宣扬的治国楷模周公就既是卓越的军事家,也是多才多艺的诗人和学者。文圣孔子同时也是射箭和御车的爱好者,并鼓励他的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也修习武艺。《韩非子·解老篇》说:“国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赏罚。”《史记》里写:“文武并用,长久之术。”在清代,为了争取汉族精英人士的支持,康熙帝会展现自己的文武全才,并对文、武精英双方都予以尊重。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梦想着文武双全。《沁园春·雪》评价,包括汉唐在内的开国皇帝尽管以武力征服中国,但他们“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三联生活周刊:在中国后来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无论是《霍元甲》,还是李小龙、成龙的功夫电影,都曾出现过呼吁“硬汉”形象的男性气质,这似乎与你提出的“文”高于“武”的理论是相反的,其背后是一种何等的社会诉求?

雷金庆:在那一时期,海外华人,以及受殖民统治时期的香港人长期以来觉得被西方视为二等公民,经常处于弱势,他们很难在不属于自己的语言体系中凸显“文”的男性气质,因此以“武”来打败“洋人”的功夫片在那时大受欢迎。通常在中国文化里,“文”是高于“武”的,只有在人们担心出现危机时,“武”才会反过来高于“文”。

我认为过去20年里,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在延续。同时,中国在这20年里拥有了更多财富和活力,以至于不需要再用“武”来展示男子气概了。事实上,商业成功和政治道德上的合法性往往与“文”有关。

三联生活周刊:怎么看待选秀电视节目的时代,以及那段时间由日韩影响而来的中性“美男”审美?我看到有一种说法是,正是因为女性在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提升,成为选秀节目的主要消费群体,所以是这些女性决定了选秀节目中性“美男”审美吗?

雷金庆:首先,我觉得近年的“美男”审美并非完全受日韩流行文化影响。当然,日韩流行文化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就像我之前说的,在“文”的影响下,才子佳人中才子的男子气概已经在中国存在了几个世纪。

当然,随着女性收入和社会地位提升,并成为电视选秀节目的主要消费者,意味着她们对“美男”的审美的影响力在增加,但是否成为决定因素并不好说,因为从广告营销的角度来分析,用化妆品打造男性外表的流行趋势,也肯定与时尚和化妆品行业的营销策略相关。

三联生活周刊:在现代社会中,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是一种对立吗?怎么看“直男癌”这个词?提倡女性主义的男性,应该将自己置身何种位置?提倡单一一种男性气质,是否是对多元文化的一种相反倡议?

雷金庆:就像早些年女性主义运动反对女性刻板印象一样,提倡单一一种男性气质,不仅是反对文化多元主义,也是反对当今世界历史的大趋势。在如今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一个男人可以是女性主义者,这并不意味着他要反对男性,对我来说,“直男癌”是一个侮辱性的性别术语,而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男女相互尊重。

三联生活周刊:西方有反种族歧视运动和女权运动,那西方有什么去消除男性刻板印象的运动吗?

雷金庆:我认为让更多女性担任最高领导职位的运动是一项很好的选择。这是一个简单的理想,并且并非无法实现,我认为太多国家的最高领导层仍然只有男性。

附个全文链接:http://ny.zdline.cn/h5/article/detail.do?artId=138452

雷金庆教授自2005年起在香港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至2013年退休。他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后于悉尼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先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奥克兰大学、默多克大学等。

正是在香港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期间,他写成《中国男性特质论》。在书中,他认为有别于西方男性主流的“硬汉”形象,中国独有的男性气质,其实是由“文”“武”两个元素决定,甚至在很多时候“文”是优于“武”的。他审视了中国历史上各类对男性的刻板印象,从“文弱书生”到“武夫”,从《三国演义》《西厢记》到成龙、周润发的电影,不光时间跨度大,更涵盖文化思潮、经典文学、民间话本和电影作品。除了本土化的社会构建分析之外,他还借鉴了西方的符号学和精神分析理论。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