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了一座环球影城,而上海已经掌握流量密码

500

  城市更新风口下的机会和隐忧

  “好期待北京今年的第一场雪,那一天会有一半人穿古装进宫,还有一半人披上巫师袍前往通州。”美食博主@韦嗯 在微博写下这样一句话。

  虽然全城变装的盛大场面尚有待验证,但至少,对于近在眼前的中秋“小长假”,北京环球影城已经率先表现出巨大的吸引力:

  前几天,环球影城门票正式开售。“中秋期间门票不止秒光、无限次优速通也已售罄”的消息被迅速炒上热搜,顺带将北京送上“中秋游”最火城市预测的C位;而更早一步,沉寂已久的北京,已经提前拉开蜂拥打卡的“狂欢”,仿佛没有一张环球影城的体验票,都不配在小红书上占据一席之地。

  也难怪北京的网红潮人们如此激动。就在不久前,有人发现,原来北京的网红,悄然掀起了一股涌向上海的热潮。从这个意义上讲,此番环球影城的“胜利”,似乎让北京又扳回一城。

  面对北京的“出招”,上海拿什么“迎战”?9月17日,“上海发布”官方公众号列举出当地“10条新晋‘网红’建筑打卡路线”,其中不仅有前几年“翻红”的思南公馆,还有最新登上网红打卡清单的黑石公寓。在这些网红建筑背后,是老上海韵味和新流量风潮的融合,更是上海在城市更新上所作出的新探索。

  在网红城市的进阶之路上,“家底”颇丰的上海仍在“悄悄”努力,然后再次惊艳所有人。

  网红城市再进化

  上月初,某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首家线下店在上海黑石M+园区开业。一时间,不少网红纷纷赶往这个新的打卡点,吸引他们的不仅是爱马仕扭蛋机和店主、脱口秀演员Norah,去年3月翻新后重新对外开放的黑石公寓,同样逃不出他们的镜头。

  这栋始建于1924年的公寓,曾立志于做“中国最好的公寓”。随着时间推移,黑石公寓在2005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并被纳入2015年徐汇“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保护项目之一。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黑石公寓展开了第二次生命。

500

  黑石公寓 图片来源:徐汇文旅

  改头换面的黑石公寓,被冠以“黑石M+综合园区”的全新身份。结合周遭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贺绿汀音乐厅等场馆聚集的音乐氛围,黑石M+以音乐为核心主题,定位于高消费人群。更受关注的是在此落户的大量新型商业——新型书店、咖啡店、各类潮流买手店、酒吧等,无不是网红追逐的对象。

  乍一听黑石公寓的“流量明星”之路,令人很容易联想到武康大楼的情形。

500

  武康大楼 图片来源:上海市文旅局官方公众号

  同样得益于徐汇区2003年的“衡山路历史风貌区核心保护整治工程”,武康路成为最先动工进行改造的“样板路”。同样“修旧如旧”,同样的Art Deco风格建筑外观,率先完成打造的武康路,早早有了被塞入朋友圈九宫格的特质。一切都准备就绪,等待新一轮网红经济的风吹来。

  2012年,名为Farine的法式面包店开店,开启武康路打卡先河。一批又一批来了又走的brunch café与武康大楼相映成趣,为武康路的“人流如织”提供载体,也成为上海各个街道轮番走红的缩影。

500

  社交平台上的各种武康路打卡攻略

  回顾上海的网红城市发展史,也是一部老城再造、老街翻新的进化史。

  如“上观新闻”总结,从上世纪90年代的衡山路酒吧街,到已经时髦了整整20年的新天地,再到过去十年始终在上海“文青/潮人最爱马路排行榜”排名第一的“巨富长”(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和最近两年中重新“活/火”起来的南昌路、新乐路、永康路……一条又一条老街推陈出新,成为上海持续吸引网红眼球的流量密码。

  “上海对人的宠溺”

  为何网红建筑和街道总能在上海不断登场?

  在今年4月举行的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上,一个名为“绿之丘”的改造项目被授予生态贡献入围奖。作为三联人文城市奖架构共创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近期再次回顾了这一项目。

500

  绿之丘 图片来源:上海市文旅局官方公众号

  “绿之丘”项目原本是上海烟草公司的机修仓库,紧挨黄浦江岸线挺立,构成一个时代特有的滨水区样貌。几年前,上海杨浦区拿出了一项沿江道路修建计划,仓库恰好位于必经之路上,让位于市政建设需要,仓库拆除被提上日程。

  但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新建建筑,仓库整体结构仍然完好,如果简单拆除太过粗暴。是否能找到两全之策,既能够使道路按原计划修建,又能基本保留老建筑的状态?

  一种十分少见的改造方案浮出水面。

  如今的“绿之丘”,与沿江道路几乎“合为一体”。在与道路重叠的部分,仓库的一、二层被拆除,为车辆行驶提供了2米以上的净高。更有趣的是,原有建筑被改造成一个绿色植被的载体——建筑的三层被作为公园绿地,并辅以人行通道。一个立体草坪随建筑墙壁和地板延伸,与周遭的绿地、写字楼等连成一个整体。

500

  规划道路打通前后对比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官方公众号

  在周榕看来,通过赋予老建筑新生命,“绿之丘”做到了新建筑所不可能为之。

  如果纵观沿江公路,沿路的建筑整齐划一地处于同一条线上,与江边保持同样距离,唯独“绿之丘”,由于不需要因道路修建而向后腾退,反而形成了一个特异性的景观。它不仅异军突起,成为整片区域内建筑的“龙头”,而且还成为黄浦江和内陆之间的衔接,为城市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观景台”。

500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新闻网

  改造的意义再一次浮现。

  周榕曾注意到,老建筑会使人产生一种特别的情感联结。其自带的“时间属性”,以及所包含的令人放松的空间,会让人产生一种“乡愁”。这并不仅仅针对拥有时代记忆的老一辈——对于新生代而言,林立的新建筑更代表了人被异化成“工具”的背景,更需要一个令个体能够充分释放自我的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与他提出的城市“空间弱支撑系统”一脉相承。

  在“绿之丘”,人的表达格外明显。在一个绿意盎然、能够眺望江景的建筑上,人可以脱离机械化的繁忙日常,在城市环境中“游荡”,抑或坐下来享受空闲。在这个过程中,人可以找到舒适、安心的场所,也找到一个弱小的自己。建筑本身的弱目的性,同样带来一种暗示:享受没有目的的快乐和人生是被允许的。

  与各类网红街道一样,“绿之丘”逐渐登上网红打卡热门场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者的内核是一致的:留下人的城市记忆,让城市更具人文特质。正如周榕所说,这事实上是一种“上海对人的宠溺”。

  城市更新风口下

  曾有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网红大量转场上海,源于上海作为国际零售品牌的聚集地正加速凸显。特别是越来越多互联网平台或者品牌,将重要活动放在上海。面对一个更加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红可能也更愿意就近选择上海,便于日常工作。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很难说,这里没有上海大量网红街道、甚至城市整体网红属性的功劳。

  视频博主@曹导 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搬去上海的博主,大多数会选择住在巨鹿路附近。这里自带的网红气息不仅方便日常生活,且自带流量的老街景色和各类商店,也能够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网红街道和网红博主之间相互推动下,形成了一种网红经济正向反馈的发展机制。

  而在城市更新风口下,上海的“网红”之路还可能走得更远。

  这个月初,《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正式实施,上海成为继深圳后,较早出台有关城市更新地方性法规的城市。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上海的“大胆突破”,“给了北京、深圳和成都等城市更新重点城市‘先行示范价值’”。同样,这也意味着,上海城市更新将可能迈向新的阶段。

  但矛盾已然浮现。

  今年5月,武康路的一个阳台被系上了一个别致的粉色蝴蝶结。立刻,蝴蝶结以病毒式的传播速度在小红书上铺开,网红打卡的人群将目光纷纷投向这个新的热点,以及住在这个房间里的“神秘老奶奶”。闪光灯愈加频繁,“奶奶、奶奶”的喊声此起彼伏,令原本乐于互动的老奶奶不堪其扰,最终,此次事件以蝴蝶结拆下告终。

500

  武康路上的蝴蝶结最终被拆下,还被人目睹扔进了环卫垃圾桶

  正如那些在游客和居民之间摇摆的旅游城市,网红街道亦遭遇到当地居民的抱怨与抵制。与新建的网红打卡点不同,这些城市更新项目本身可能是居住区、并形成了自有的商业业态。在网红经济摧枯拉朽的流量包裹下,网红街道在迎来活力和新生的同时,也可能面临一场灾难。

  今年4月,武康路上一家人均仅19元的十年老店“家家旺”宣告关门。而据媒体报道,那些能入得了网红打卡人群法眼的店铺,基本上要人均100元起跳。一个可能的结果是,城市更新在更新街道、活化社区,最终可能也“更新”了原住民。

  但尚不及问题解决之前,一场城市更新的大潮已经在全国大城市中铺开。城叔此前在与一些城市政府工作人员交流时了解到,城市更新可以弥补过去主要依靠大型基建拉动投资的结构性短板。亦有数据显示,据全国工商联相关课题组测算,当前启动我国城市更新战略可拉动投资规模10万亿元。

  越是在风口下,越需要城市审慎判断、精准施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探索“网红”属性和当地居民需求的平衡上,上海作为“网红城市”,或许还将有更重要的意义。

  封面图片来源:电影《喜欢你》剧照

文字 | 杨弃非

来源 | 城市进化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