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的日军鹰犬——伪满江防舰队/江上军

       几年前,在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陈列日本侵略东北罪证的展厅里,我曾见到这样一份日本侵华时期的画报。

 

500

 

       这是由东京世界情报出版社发行的《世界画报》第十五卷第七辑(1939年7月号),画面左上角就是伪满洲国国旗。

       一支挂着伪满洲国旗帜的舰队,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这支舰队的前身是北洋政府时期的吉黑江防舰队。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彻底失去了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下游以南的大片领土,黑龙江流域成为沙俄的天下。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和列强干涉,北洋政府开始在东北筹建江防力量,1919年中国海军抽调“江亨”、“利捷”、“利绥”、“利川”四舰组成吉黑江防舰队,从上海吴淞口起航北上,穿过黄海和日本海进入鞑靼海峡,上溯黑龙江、松花江,历经艰险于1920年抵达驻地哈尔滨。后来又通过购买、改装的方式补充了多艘舰艇。

  

500

(最大不过500来吨的内河舰艇,跑这么远真的很不容易)

 

       不过,正如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里中国海军舰艇的普遍遭遇一样,这支小小的舰队也成为各方争相拉拢的对象。1922年,原属北京政府的江防舰队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收编,成为东北海军建设的发端。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东北军奉行不抵抗命令,江防舰队总体上也处于观望状态,最终于1932年在尹祚乾带领下投靠日军。

500

       伪满洲国成立后,这支舰队成为日本海军控制下的伪满洲国江防舰队,后于1939年改编为受日本陆军控制的伪满洲国江上军,从成立起就为日本侵略者东征西讨,既参与了围剿东北抗日军民的行动,也与苏联边防舰艇展开对峙,直至1945年8月苏联红军挥师东北,江上军与伪满洲国、关东军一起迎来覆灭的命运,残余舰艇被作为战利品编入苏军。虽然舰队中也涌现出不屈抗争的舰艇和水兵(例如1932年10月19日“利济”号炮舰起义),但是这支舰队从总体上说无疑是窝囊的、可耻的。

  

500

       这份《世界画报》的封面反映的就是1935年9月9日在松花江上举行的伪满洲国江防舰队阅舰式(插图来自《世界画报》1935年10月号),而封底是伪满洲国的“兴亚国民动员中央大会”陆上阅兵/游行仪式(日本不少杂志是右侧装订的,且这一期似乎有封面封底题材互换的两个版本)。顺便说一嘴,这一期《世界画报》非常有名,因为其中刊载了当时在伪满洲国身居高位、战后担任日本首相、上一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的大头照(http://www.chinanews.com/m/tp/hd/2015/0609/66726.shtml

       画面中的主角,就是溥仪检阅舰队的座舰“定边号”炮舰。

 

500

(“定边”/“亲仁”的武备)

       “顺天”、“养民”、“定边”、“亲仁”(“定边”、“亲仁”是“顺天”、“养民”的改进型)四舰作为江防舰队/江上军的主力大型炮舰,是由日本的造船厂建成后,拆成散件运到哈尔滨重新组装起来的,虽然只有50多米长,排水量仅200多吨,但是火力非常强悍。

 

500

(大家来找茬,上图是“养民”,下图是“定边”/“亲仁”)

 

       这样一支舰队的命运,可以说就是不抵抗政策下东北命运的缩影。一味的忍让、屈从只会让敌人得寸进尺,最终沦为敌人刀俎上的鱼肉。若是变节投敌,更是会落得千夫所指、万劫不复的下场。

       今天,我们牢记918,不是为了煽动仇恨,而是为了记住,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参考资料:

《世界画报》1939年7月号. http://m.kongfz.cn/19242744/

《世界画报》1935年10月号. http://m.kongfz.cn/28659251/

哈尔滨旧影115-哈尔滨江防舰队. http://imharbin.com/post/34029

伪满洲国江防舰队史话. 现代舰船. 2007.

相关阅读:

三笠舰上的中国印记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