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三家国企营收占上市公司八成,利润另一回事

500

问道者 杜一用

2021年半年报披露完毕,厦门62家A股上市公司也陆续交出了成绩单。按照厦门市证监局公开的口径,仅建发股份、厦门国贸以及厦门象屿三家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就达到7556.5亿元,占厦门上市公司营收比重约80%。不过,净利润是另一回事。

01

三大国企占上市公司利润37%

在厦门证监局及厦门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举办的“2021年度厦门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上,厦门市证监局透露,厦门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

2021年,62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9446.45亿元,同比增长61.11%,实现归母净利润164.47亿元,同比增长45.11%。

其中,有48家上市公司营收实现了两位数增长,20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增幅达到了50%以上。营收规模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有七家国企和三家民企,三家民企是盛屯矿业、鹭燕医药和合兴包装。

七家国企的前三名是建发股份、厦门国贸和厦门象屿,三家公司上半年营收均在2000亿元以上,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556.5亿元,占厦门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约80%。当然,如果算上其它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营收,厦门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营收占比还要更高。

但利润层面来看,排名就是另一回事了。

厦门实现盈利的上市公司超过九成,达到了56家。其中4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12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实现了同比翻倍以上增长,2家上市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有四家,即建发股份、厦门国贸、厦门象屿以及厦门银行,它们都是清一色的国资控股。

国企营收在厦门上市公司中的占比表现突出,但利润占比和利润率之低或许是连厦门证监局都不愿进一步细化的原因所在。

2021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建发股份为25.58亿元,厦门国贸为23.60亿元,厦门象屿为11.37亿元。三大厦门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合计归母净利润为60.55亿元,在厦门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中占比仅为37%。

与净利润总额对应的是国企在一众上市公司中毛利率基本垫底。在营收排名前十中,同样国资控股的毛利率水平厦钨新能9.22%、厦门银行5.66%,仅有的三家民企盛屯矿业9.04%、鹭燕医药7.66%、合兴包装9.54%。

相形之下,厦门三大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毛利率低得令人惊叹,建发股份3.30%、厦门国贸2.15%、厦门象屿2.35%。厦门三家国资控股上市公司颇像一对难兄难弟,连毛利率水平都有得一拼。

02

超乎想象的厦门国企之强

从2021半年报足以看出厦门国企之强。不过,厦门国企之强或许还要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建发股份、厦门国贸和厦门象屿所在的母公司建发集团、国贸控股和象屿集团都是世界500强企业。在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建发集团以641.12亿美元营收排名第148位,国贸控股以582.79亿美元营收排名第171位,象屿集团以543.24亿美元营收排名第189位。

这只是一个侧面。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三份榜单中,厦门上榜的国有企业占据了绝大多数。

上榜“中国企业500强”的厦门企业有5家,除了建发集团、国贸控股和象屿集团三张“世界500强”的老面孔外,新增了路桥工程物资有限公司和盛屯矿业集团,其中路桥工程物资是国有企业,只有盛屯矿业集团是民企。

上榜“中国制造业500强”的厦门企业有4家,包括盛屯矿业、金龙汽车集团、厦门钨业和三安集团,金龙汽车集团和厦门钨业还是国资控股。

上榜“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厦门企业共有19家,其中7家是民企,其它12家都是国有企业。

也就是说,上榜三份“中国500强”的厦门企业共有28家,其中只有11家是民营企业,17家是国企。这还只是比较数量,不比较体量。

厦门国企涉足的产业几乎遍布所有行业。

建发集团的主营有四大板块,即供应链运营、城市建设与运营、旅游会展和医疗健康。建发股份的主营以供应链运营和房地产开发为主,供应链运营占营收比重接近92%,房地产占营收比重约8%。

国贸控股的产业覆盖供应链管理、城市建设与运营、消费与健康、金融与科技。厦门国贸主营供应链管理、房地产经营和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占营收比重97.48%,房地产经营占营收比重1.58%,金融服务占营收比重0.95%。

象屿集团的主营也是四大板块,大宗商品供应链、城市开发运营、综合金融服务、创新孵化。厦门象屿主营大宗商品采购分销服务及物流服务,营收占比达到了99.04%。

由厦门三家世界500强国企的主营结构可见,产业都比较传统,并且多数属于竞争性领域。供应链管理和城市建设与运营都是各自的核心业务板块。供应链管理业务都在上市公司中,但城市建设与运营有的置入上市公司,有的则独立于上市公司之外。

厦门还有一家未上“中国500强”榜单的夏商集团,则经营与百姓“米袋子”和“菜篮子”息息相关的民生商品,范围从餐桌延伸到超市、百货。在厦门,电池也有国企在生产,厦门轻工集团旗下的三圈电池还是一家上了年头的老字号。

03

国企退出竞争性领域是趋势

知名经济学家、市场经济的坚定捍卫者张维迎曾经提出,现在凡是能赚钱的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是靠政府的排他性垄断。这些公司表面上是在赚钱,实际上它赚的是租金或者叫总租金,而不是真赚钱。国有企业发展得好的地方,民营企业一般都发展得不太好。

厦门国企2021年半年报透露出来的信息似乎印证了张维迎的论断。

厦门是国内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但民营经济的发达程度远不及周边的泉州,而泉州恰恰没有象样的国企。放在厦门以外的福建区域,不计算这波疫情的影响,2019年省属所出资企业营收也不过3383.57亿元,而同期,厦门国企的营业收入超过了1万亿。

或许正是这样国企不是强到令民企难以望其项背的原因,才在宁德和泉州孕育了宁德时代和安踏体育这样可以让福建引以为傲的国际化民营企业。

今天回头去看,厦门房价的居高难降,与厦门国企的过分强大也不无关系。

今年5月13日,厦门首次居住用地集中供应挂牌出让,共成交190亿元。其中拿地最多的是央企中海地产和国贸地产,成交金额并列92.3亿元;排第二、第三是的联发集团和建发集团,这两家实际上都是建发集团的嫡系企业,成交金额分别为26.55亿元和26.30亿元;另一家央企远洋集团成交金额26.05亿元。正荣集团是此次参与挂牌转让中唯一的一家民营企业,成交金额为18.80亿元。

查阅“厦门地王”历史会发现,不少次地王的诞生其实都是厦门国企的杰作。2013年,建发集团以楼面价29935元/平方米拿下后面的建发央玺项目地块,在当时创造了岛内单价地王;2018年,厦门岛内土地在断供5年后出让一块“贵地”,最后又是被建发集团以57亿元拿下。

在不限房价的市场背景下,厦门楼价就是这样被一个个地王推到今天的高度的。

四家源于厦门的地产港股上市公司禹洲、宝龙、中骏、明发把总部陆续搬离厦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竞争不过国企。

毕竟,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在争取融资渠道上,国企与有民企难以比拟的资源优势。民企在竞地时,每一次举牌应价,都得先掂量惦量手中的现金流,而国企背后站着的,则是支持力度要比民企宽松得多的银行信贷资金。

众所周知,国企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已是大势所趋。

参考资料:证券日报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