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乃诚:福建光泽走马岭玉器的形制特征、文化属性、年代及相关问题

摘要:本文分析近年在福建省光泽县走马岭遗址出土的牙璋等8件玉器,指出它们分属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晚期后段、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制作年代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1530年之间,是中原地区及甘青地区与辽西地区的作品。其中牙璋的制作年代最晚,在公元前1560~前1530年。它们可能是从以牙璋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分布区的中原核心地区传播出来的,在走马岭遗址的埋藏年代在公元前1530年之后至商末之前的商时期。走马岭牙璋等玉器的发现,显示福建沿海地区与二里头文化相同的遗存应是通过福建西北部到达福建东南沿海一带,并且可能是商汤灭夏之后的夏遗民的文化遗存。

福建省光泽县走马岭遗址牙璋等玉器于近年出土并由崇明古陶瓷博物馆收集,由徐天进、路国权整理公布,并进行了初步分析。这批玉器共8件,分别为1件牙璋、1件玉璋、1件有领玉璧、1件玉环、1件双联玉璧形饰、3件玉玦,都受到程度不同的沁蚀,但保存较好。

目前不知这8件玉器是一起出土于走马岭遗址的一个遗迹单位中,还是分别出土于不同的遗迹单位。从形制特征分析,这8件玉器都不是福建光泽及附近区域制作的,而是分属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制作年代相隔数千年。

这批玉器分属哪几种考古学文化?制作于何时?是从何处输入福建地区的?它们在福建西北部光泽县走马岭遗址出土,隐含着何种史迹?对于这些问题,本文略作探索。

一、走马岭牙璋的形制特征、文化属性与制作年代

走马岭遗址发现牙璋1件(表一,1),为透闪石质,泛黄色,通体打磨光滑。形体修长,浅“Y”形刃,两面磨刃,器体最宽处在刃部。两侧边弧形内收。在一面两边缘内侧从上部刃角到器身下部阑角分别刻有一道与器身边缘形制相同的线纹。阑、柄部位与器身呈微斜状。有上下阑,下阑两侧边可能原有凸出的扉棱,已经残断。上下阑之间两侧边出五个扉牙,其中一侧现存四个,阑部两面对应两侧扉牙有十一道平行线纹。柄部呈近长方形的梯形,在接近阑部的近中心位置钻一圆孔,为单面钻。通长44.3~46、宽5.16~9.3、厚0.1~0.4、钻孔直径1厘米。

500

500

走马岭牙璋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四期出土的牙璋以及在新郑望京楼遗址采集的牙璋,形制特征基本相同。如二里头75YLⅦKM7:5牙璋(表一,2),形体修长,长48厘米。凹弧形刃,刃部的宽度为整器的最宽处,器身两侧边略内弧,双重阑,直边长方形柄,柄部接近阑部中心处钻一孔,为单面钻。在阑部两侧边出扉棱与密集的扉牙,并且左右两两相对。在阑部两面对应两侧的扉棱、扉牙处施刻四十多道密集的平行线纹,形成密集的平行凹凸弦纹。这些扉棱、扉牙与平行凹凸弦纹,排列密集而工整,显示了很高的工艺技术水平。望京楼牙璋(表一,3),通长41厘米,弧形刃,刃宽9.5厘米,器身两侧边略内弧,在一面两边缘内侧从上部刃角到器身下部阑角分别刻有一道与器身边缘形制相同的线纹。双重阑,直边长方形柄,柄部一角似残缺,柄部接近阑部中心处钻一孔。上阑两侧边出一扉牙,上阑阑面上对应两侧扉牙饰两道线纹。下阑两侧边出扉棱、扉牙,一侧扉棱残断,下阑阑面上对应两侧的扉棱、扉牙饰三道线纹。双阑之间的两侧边分别出两组四个齿牙,在阑面上对应两侧的齿牙饰平行线纹,对应一个齿牙饰两条线纹,两组四个齿牙饰八条线纹。整个阑部饰十三道线纹。

将走马岭牙璋与二里头75YLⅦKM7:5牙璋、望京楼牙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里头75YLⅦKM7:5牙璋的阑部装饰比走马岭牙璋阑部的装饰更为复杂,制作工艺更高。而望京楼牙璋阑部制作工艺不及走马岭牙璋,但在器身边缘内侧施刻一道与器身边缘形制相同的线纹的风格则是一致的。这种在牙璋器身边缘内侧施刻一道线纹的风格,还见于早年流传海外的一件牙璋。从制作工艺、形制特征角度推测,走马岭牙璋的制作年代介于望京楼牙璋与二里头75YLⅦKM7:5牙璋之间。

二里头75YLⅦKM7:5牙璋属二里头四期,走马岭牙璋的形制与其接近,据此可以将走马岭牙璋推定为二里头四期的作品。然而,走马岭牙璋的形制更接近于望京楼牙璋。望京楼牙璋为采集品,埋藏年代不明。望京楼遗址已经发现二里头文化的城址和二里岗文化的城址,望京楼牙璋是属于二里头文化还是属于二里岗文化,不能确认。但是,将望京楼牙璋、走马岭牙璋与二里头三期牙璋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推定望京楼牙璋、走马岭牙璋的文化属性。

二里头三期牙璋已发现3件,分别为二里头73YLⅢKM6:8、二里头80YLⅤM3:4与二里头80YLⅤM3:5,其中后两件牙璋出自同一座墓中。

二里头73YLⅢKM6:8牙璋(表一,4),形体略修长,窄凹弧形刃,两侧斜直。近长方形柄,柄中部穿一孔。上下双重阑,阑侧边出双齿扉棱。整器最宽处在上阑部。上下阑之间的两侧边形制相同,呈弧形内凹,在弧形内凹边缘上又形成四个半圆形小凹口。出土时表面有朱砂痕,印有席纹。长49.5、刃宽8.7厘米。

二里头80YLⅤM3:4牙璋(表一,5),形体较宽大,青灰色,器表两面都涂有一层朱红色颜料。器身两侧边略内弧,宽弧形刃,刃部的宽度为整器的最宽处。柄部呈长方形,在柄部接近阑处穿一孔。双阑,在下阑两侧边分别出扉棱,扉棱横出四个齿牙,扉棱下出一齿牙。双阑之间的两侧边分别出两组四个齿牙。在上阑两侧边略微凸出形成一扉牙。全器长54厘米。在器身上部的一侧边上穿一小孔,内镶嵌一圆绿松石片。这是目前发现的二里头牙璋中体量最大的一件。

二里头80YLⅤM3:5牙璋(表一,6),器体比前一件牙璋略小,亦为青灰色,只有一面器表涂朱红色颜料。器身两侧边略内弧,宽弧形刃,刃部的宽度为整器的最宽处。柄部呈长方形,在柄部接近中心穿一孔。双阑,其双阑及阑部两侧边的扉棱、扉牙与前一件略有区别。在牙璋下阑的两侧边分别出一个大扉棱,大扉棱上再横出两个小扉棱。在上阑两侧边分别出一个扉棱,扉棱上横出两个扉牙。在上下阑之间的两侧边分别出一组两个扉牙。全器长48.1厘米。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二里头三期牙璋的阑部装饰不如二里头四期牙璋的阑部装饰复杂,二里头三期牙璋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望京楼牙璋、走马岭牙璋的阑部装饰与二里头四期牙璋接近而与二里头三期牙璋的区别明显。据此,可以确定望京楼牙璋、走马岭牙璋的文化属性为二里头文化四期,制作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560~前1530年之间。

二、走马岭玉璋的形制特征、文化属性与制作年代

走马岭玉璋1件(表二,1),为透闪石质,泛青黄色,通体打磨光滑,边棱整齐,长54.3~55、宽8~8.3、厚0.3~0.5厘米。两面施刻纹饰。

500

一面(正面)纹饰较为复杂,主要以双阴线线条组合成几何形纹样,分为七组,其中三组为主体纹饰,四组为间隔主体纹饰的辅助纹饰。中间一组主体纹饰占整器长度的近二分之一,以两边施刻一条竖向的双阴线条为边界,并与玉璋的上下边一起形成一个长方形,在这个长方形内以四角为基点沿四边施刻一道内弧线,形成内弧边大长方形图案,其中三边的线条为双阴线,一边的线条为单阴线。以中间一组主体纹饰为中心的两侧各有一组主体纹饰和两组辅助纹饰,左右对称。两侧的主体纹饰以两边施刻一条竖向的双阴线条为边界,并与玉璋的上下边一起形成一个近方形,在这个近方形内以四角为基点施刻对角交叉线条形成X形图案。间隔主体纹饰的四组辅助纹饰都比较窄,也是以两边施刻一条竖向的双阴线条为边界,并与玉璋的上下边一起形成一个窄条,在窄条内以单阴线施刻上下两个对角交叉线条形成上下两个X形组成的单列网格状图案。其中间隔三组主体纹饰之间的两个辅助纹饰更窄一些,并在上下两边分别钻一个孔,孔径0.4~0.7厘米,孔两侧的边界点为两个X形图案上下两端的起线点。在整器两侧边的辅助纹饰外侧又施刻一条竖向的双阴线。整个纹饰图案较为简洁,施刻的线条十分规整而精致。另一面(反面)纹饰较为简单,在正面纹饰的间隔辅助纹饰的相应位置施刻四组间隔纹饰带,都是仅以两条竖向的双阴线条为边界形成一个窄条,其中一端的间隔纹饰带两侧还各有一道双阴线条。

走马岭玉璋的纹饰图案,在已经出土的玉璋中是首次发现。但走马岭玉璋的形制特征与纹饰的线条风格,则与湖南省石门桅岗M1中出土的菱形网格纹玉璋(表二,2)基本相同。桅岗玉璋长48、宽8.1、厚0.8~1厘米,两边角略有残缺,在玉璋一面的两端施刻纤细线条组成的网格纹,网格纹的线条以三条线为一组。桅岗玉璋上的纹饰见于二里头遗址四期,如二里头75YLⅦKM7:3玉刀(表二,3),为扁平梯形。平背,直刃,刃圆钝。两侧为斜边,斜边中部有两组扉棱六个扉牙。在器身中部以上至刀背的二分之一处有一排七个穿孔,长60.4~65、宽9.5、厚0.1~0.4厘米。在玉刀正面的两端饰网格纹,一端有两组,共四组,网格纹的线条也是以三条线为一组,并在下部施两道长直线,将四组网格纹相连接,形成了与玉刀形制接近的扁平长条梯形刀纹。这件玉刀是由施刻有四组网格纹的玉璋改制的,原网格纹玉璋的制作年代可能在二里头四期。桅岗玉璋及其网格纹与二里头四期75YLⅦKM7:3玉刀上的网格纹及原网格纹玉璋的形制风格相同,据此可以推定桅岗玉璋的制作年代可能也在二里头四期。

走马岭玉璋的形制特征和纹饰风格与桅岗玉璋相同,这类纹饰风格又与二里头四期的由玉璋改制而成的玉刀的纹饰风格相同。因而可知走马岭玉璋属二里头文化。但是,走马岭玉璋纹饰中的单列网格状图案的线条为单线条,略显古朴。由此可以推知走马岭玉璋的制作年代可能要早于桅岗玉璋和改制为二里头四期75YLⅦKM7:3玉刀的原网格纹玉璋,初步推定在二里头二、三期,大致在公元前1680~前1560年之间。

三、走马岭有领玉璧的形制特征、文化属性与制作年代

走马岭有领玉璧1件(表三,1),为透闪石质,泛青黄色,通体打磨光滑,光素无纹。外径9.7、内径5.74、环面宽1.64、环面厚0.1~0.41,内缘凸出为领,两面出领,领总宽1、领壁厚0.31厘米。这件有领玉璧为窄体有领玉璧,即玉璧的实体“肉”的部分所占比例较小,玉璧的穿孔“好”的部分所占比例较大,近似有领玉环。

500

500

笔者曾提出有领玉璧起源于陶寺文化,与陶寺文化盛行在腕部穿戴玉璧、玉环有关,如山西省芮城清凉寺墓地出土的有领玉环(表三,2)。有领玉璧盛行于商代晚期,一些精制的有领玉璧在两面璧面上施刻密集的同心圆线纹。如殷墟妇好墓M5:495有领玉璧(表三,3),直径18.6、孔径6、孔壁高1.4、边厚0.4厘米,在两面璧面上由内向外饰四组同心圆宽凹弦纹与线纹,每组为一道宽凹弦纹、三道线纹,在最里面还饰一道线纹。刻纹较深、较宽,而且流畅,两面刻纹相同,纹饰繁缛而精致。

走马岭有领玉璧的形制特征既不同于清凉寺有领玉环,又与商代晚期的同心圆线纹有领玉璧有明显的区别,却与二里头文化的有领玉璧接近。如河南郑州洛达庙遗址出土的有领玉璧残片,又如甘肃省积石山新庄坪遗址出土征集的有领玉璧。洛达庙有领玉璧(表三,4)仅保存约全器的八分之一,残长4.5、宽2.5、厚0.7、领宽2.4厘米,复原外径约12、内径约6.4厘米,光素无纹,属二里头文化。新庄坪有领玉璧(表三,5)直径约12厘米,孔径约6厘米,整器光素无纹。新庄坪有领玉璧虽然出自齐家文化遗址,然笔者考证这是二里头文化的作品,是由中原地区传入陇西地区的。走马岭有领玉璧的形制特征与二里头文化有领玉璧接近,应是二里头文化的作品,属二里头文化,其制作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750~前1530年之间。

四、走马岭玉环的形制特征、文化属性与制作年代

走马岭玉环1件(表四,1),为透闪石质,泛青黄色,通体打磨光滑。外径8.87、内径5.85、厚0.41~0.62厘米。

500

玉环在中国早期玉器——如凌家滩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陶寺文化、齐家文化、石家河文化晚期玉器中都较为常见。走马岭玉环的形制特点与齐家文化玉环接近,可能是齐家文化的作品。如青海省同德宗日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环(表四,2),呈青灰色,器表部分受沁呈灰白色,单面穿孔,直径8.6、孔径5.1、厚0.6厘米。又如甘肃省天水师赵村遗址出土的T403②:7玉环(表四,3),呈棕褐色间灰白色,外边缘与孔边缘有加工痕迹,直径9.5~9.7、孔径5.5、厚0.6厘米。师赵村T403②:7玉环属齐家文化早期,年代在公元前2200~前2000年之间。据此推测走马岭玉环可能是齐家文化的作品,制作年代可能在公元前2000年前。

五、走马岭双联璧形饰的形制特征、文化属性与制作年代

走马岭双联璧形饰1件(表五,1),透闪石质,泛青黄色,已受沁蚀,通体打磨光滑,边缘磨薄。外径长10.87、最宽8.35厘米;下部内径3.7、厚0.12~0.6厘米;上部钻孔外径0.84、内径0.54厘米。

500

走马岭双联璧形饰的形制特征与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晚期后段的牛河梁遗址群第二地点一号积石冢M21出土的一对双联璧形饰形制接近。如牛河梁N2Z1M21:6双联璧形饰与牛河梁N2Z1M21:7双联璧形饰(表五,2),长分别为5.5、6.1厘米,最宽分别为4.7、4.9厘米,厚为0.3厘米。据此,可以推认走马岭双联璧形饰可能是红山文化晚期后段的作品,制作年代大致在公元前3300年前后。

六、走马岭玉玦的形制特征、文化属性与制作年代

走马岭玉玦有3件(表六,1),均为透闪石质,泛浅黄色,沁蚀较重,大小略有区别,但形制基本相同。3件玉玦形体较小,而且大小依次递减,外径分别为2.51、1.97、1.9厘米,孔径分别为0.97、1.05、0.51厘米,厚分别为0.97、0.85、0.54厘米。走马岭3件玉玦在制作成型后未经进一步打磨,保留了切割痕迹,边棱较为清晰,整个形态较为原始。其中两件玉玦似由玉管切割后进一步制作。

500

走马岭3件玉玦的形制特征与兴隆洼文化玉玦中的一种管状玉玦的形制接近。如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M118居室墓出土的一对玉玦、M142出土的一对玉玦形制接近。其中兴隆洼M118的一对玉玦(表六,2),直径分别为1.05、1.12厘米,孔径分别为0.61、0.44厘米,厚分别为0.93、1.01厘米。据此,可以推认走马岭3件玉玦是兴隆洼文化的作品,制作年代大致在公元前6000~前5300年之间。

七、走马岭八件玉器的埋藏年代

依据上述分析,走马岭8件玉器分属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晚期后段、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制作年代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1530年之间,是中原地区及甘青地区与辽西地区的作品。其中牙璋的制作年代最晚,在公元前1560~前1530年。它们可能是从以牙璋所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分布区的中原核心地区一道传播出来的。虽然目前不能确定这8件玉器是否一起出土于走马岭遗址的同一个遗迹单位,但推测这批玉器可能是同时期埋藏的,埋藏年代应在公元前1530年之后,即在这8件玉器中最晚的制作年代之后。而依据福建漳州虎林山遗址晚商时期墓葬中出土有二里头文化铜铃(见后述)等现象,推定走马岭8件玉器的埋藏年代应在公元前1530年之后至商末之前的商时期。

八、走马岭牙璋隐含夏文化向福建沿海地区扩散的史迹

笔者曾提出:牙璋是夏时期产生的一种时代特征十分鲜明的玉器,是探索夏史史迹的最为重要的对象之一。中原以外地区使用牙璋的人可能是原中原地区的夏遗民或夏部族的后裔。其中,福建沿海一带的牙璋是在二里头文化四期之后,由中原地区传出去的。然而,牙璋如何从中原地区传播到东南的福建沿海一带却一直没有可以深入追寻的线索。光泽走马岭牙璋等一批玉器的发现,为探索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以往曾在福建漳浦眉力遗址发现1件玉牙璋,在漳州虎林山遗址发现2件石牙璋。眉力牙璋为征集品,玉质,刃部与柄部下端都已残,阑部的扉棱扉牙也局部受损(图一)。眉力牙璋的特征显示其是二里头文化四期的作品,应由中原地区传入福建沿海地区的。但埋藏年代不明。

500

漳州虎林山遗址2件石牙璋出自M13、M19两座墓葬中,分别为虎林山M13:1石牙璋、虎林山M19②:4石牙璋。两件石牙璋的形制特征显示,它们都是仿中原地区牙璋的仿制品。在虎林山M19中与石牙璋一起出土的还有铜铃与铃舌(图二)。虎林山M19②:19铜铃的形制与二里头四期铜铃接近,只是铜铃的器壁较薄,铃舌为木质,可能是二里头文化四期铜铃中较晚的形制以及后配的木质铃舌。依据虎林山遗址墓葬中出土的玉石戈、铜戈等器物,发掘者推定虎林山遗址墓葬的年代为商晚期。

500

由于漳州发现的牙璋、铜铃等与二里头文化相同的遗存远离中原地区,所以一直无据推论中原地区的牙璋及二里头文化遗存是如何扩散到东南福建沿海地区,只能推测可能是途径中南地区或是广东沿海地区辗转流传过去的。光泽走马岭牙璋等玉器的发现,显示福建沿海地区与二里头文化相同的遗存应是通过福建西北部到达福建东南沿海一带。至于中原二里头文化牙璋等遗存又是如何从中原地区传播到福建西北部的,依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推测可能是通过安徽及其附近地区实现的。在安徽中部地区已经发现许多具有二里头文化特征的文化遗存。近年来在肥西县三官庙遗址发现一批二里头文化的遗存,有陶器,也有铜器,其中铜器包括铜铃、戈、戚、钺、锛、凿、角形器等,是除二里头遗址之外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时期铜器最多的地点。这些现象显示,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牙璋等文化遗存向福建沿海地区的扩散,可能是通过安徽及其附近的途径到达福建西北部,然后到达福建东南沿海一带。

牙璋是夏人发明使用的一种时代特征十分鲜明的玉器。福建西北部光泽走马岭牙璋、福建沿海地区漳浦眉力牙璋以及漳州虎林山铜铃等二里头文化遗存,应是夏文化向东南沿海地区扩散的结果。依据光泽走马岭二里头文化牙璋的埋藏年代在二里头文化四期之后的商时期、漳州虎林山二里头文化铜铃的埋藏年代在晚商时期,可以推论从中原地区传播到福建西北部及沿海地区的二里头文化遗存,应是商汤灭夏之后的夏遗民的文化遗存。对此的进一步论证,有待新的发现。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