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女孩子的战斗!魔法少女动画如何对抗性别范式?

公众号:动画学术趴/babblers

500

  作者/ 远月

  编辑/ 彼方

  “日本魔法少女创造出了一个有别于传统男性英雄的,充满女性特质与逻辑的女性英雄范式。”

  前段时间,学术趴发布了对《魔法少女小圆》美术风格的解析视频:

  在日本动画里,“魔法少女”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类型题材,她们几乎在每一季的动画番剧当中都不曾缺席。而与魔法少女相关的元素,也经常被各类动画所借鉴、恶搞或致敬。

500

  动画《街角魔族》中登场的魔法少女

  同时,魔法少女题材的动画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想必各位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们,在小时候也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日本的魔法少女动画吧。

500

  不过,在日本的ACG文化中,事实上“魔法少女”早已跨越年龄层与性别,可以逗逼恶搞,甚至可以血腥暴力。

  比如这样的。

500

  这样的。

500

  同时,《魔法少女小圆》等现象级魔法少女动画的出现,则更是进一步让“魔法少女”脱离了“幼女向”动画的固有印象。

500

  但毋庸置疑,这些在不断解构中创作的魔法少女作品,其原型还是来自于最初的,面向低龄女孩的魔法少女动画。自1966年第一部以魔法少女为主角的动画《魔法使莎莉》诞生开始,这个类型已经走过了五十余年。直至今天,魔法少女在日本女性向儿童动画里依然占据了不可动摇的主流地位。

500

  这是一个具有强烈性别色彩的动画类型,在女性主义成为社会的热门议题的当下。陪伴女孩们长大的魔法少女动画类型成为了一个有趣的切入点。

  因此,这篇文章我们就基于女性主义的视角,简单地讨论一下日本的魔法少女动画类型是如何用类型化的表象,来挑战与妥协性别规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相比同年龄的男孩向作品,这个属于少女的幻想世界究竟又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呢?

  我们是普通的女孩子——魔法少女主角们背景设定

  “虽然我们只是普通的女孩子,但一定也有能做到的事”

  ——电影《光之美少女 ALL STARS 春之嘉年华♪》主题曲

500

  在少儿动画中,主角的形象往往会成为小观众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许多观众在小时候可能都有过玩角色扮演游戏的经历,可以看出,动画角色于低龄观众有多么强的代入感。

500

  配图与正文无关

  在《少女与魔法》这本书中,日本研究者须川亚纪子,举出了几个魔法少女动画的类型表象,比如首先提及的,就是魔法少女动画主角的类型特征。

500

  虽然在1990年之后,魔法少女动画的主角有年龄增长的趋势。但总的来说,魔法少女动画的主角还是主要以8~12岁为主。在近年观众的年龄有更小的趋势,但基本与主角重合。

  但在男孩中流行的动画类型中,不管是在年龄还是人物形象上主角的年龄都要更偏大。

  在《魔神》系列和盖塔机器人系列中,男主角的年龄都在16岁以上。而与“魔法少女”的历史几乎同时长的《奥特曼》《假面骑士》《超级战队》系列中,男主角的年龄更是平均20岁以上。

500

  《魔神Z》主角——兜甲儿

  考虑到女孩和男孩开始观看此类动画年龄的重合,魔法少女动画主角的年龄特征或许并不仅是考虑到观众的主要年龄。这个年龄也正好是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女孩产生性别认知的开始。须川指出此时女孩“身体是处在从孩童向大人的成长过渡期,和开始直面霸权下的性别规范的时期相重合了。

  国内学者对幼儿园的儿童的性别认知问题做出过调查,调查显示从中班开始,儿童可以较明确分辨出性别差异,而学前班儿童不仅能够从外部特征行为举止上区分男女差异,并且能够清晰指出男女在媒体消费上的差异。比如“男生喜欢看奥特曼,女生喜欢看白雪公主。” 

500

  而另一份针对小学高年级儿童的调查则显示,大部分这一时间段的女性认为男性应具有坚强勇敢的品质,女孩应该温柔善良。同时,仅有5%的受访者有兴趣参与趣味竞技。 在这一时期,男孩相比女孩,在身高力量等方面有了更明显的优势。相比男孩来说,女孩将会能更强烈的体会到生理差异带来的挑战。

  在魔法少女动画中,作为女英雄的主角往往会以“普通的少女”为主角,表现为“社会的弱者”。很少像《奥特曼》或《假面骑士》等男性英雄一样主角出场自带军人或科学家身份。而这些普通的少女获得了不可思议的魔法,弥补甚至超越了与男性之间的力量差。

500

  这种与女性观众发育特征的联系,在最早的魔法少女动画《魔法使莎莉》中特别显著。主角莎莉用魔法不是去战斗,而是去教训班上爱欺负人的男孩,同时也会帮助被排斥孤立的外国女孩。

500

  在《亚子的秘密》中,亚子通过镜子变身成年女性,用这个更优越于同年级男生的身份,也教训了同年级的男生。

500

  而《美少女战士》之后,魔法少女们也开始担负拯救世界的伟大使命,但依然与男性英雄在战斗方式上有着本质区别。就算是开创了“肉搏”魔法少女的《光之美少女》系列,最终大招还是保留了“魔法光线”等间接的,甚至是散发着可爱的星星与色彩攻击方式。

  这种攻击方式相对于男性英雄的直接攻击来说,减少了攻击性和暴力性(虽然也有《魔法少女奈叶》这种最终将魔法攻击演变成暴力的“空战”的例子,但《奈叶》有着相当比例的成年男性受众)同时,魔法少女面对敌人很少将她们消灭,而更多是净化甚至收编为新的伙伴。

500

  须川亚纪子认为,这是女性母性的体现,同时也是“拥有力量的女性角色”与社会现有性别规范的折衷。笔者以为,这或许是一种刻板印象,但同时,也是女性的自我觉醒,女性英雄不必成为另外一个男性英雄,而是有自己独有的魅力与战斗方式,要求女性也要去做与男性性别特征一致的行为的“花木兰”式女性英雄,又何尝不是一种性别霸权主义的体现呢?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过去,近年来的魔法少女动画,在低龄领域也在性别刻板的领域也作出了大胆的挑战。在去年的《拥抱!光之美少女》19集中,男性模特安理大胆穿上裙子走上T台,完成了他“与众不同”的时装秀。

500

500

  同样在《拥抱!光之美少女》这一作,以工作为主题,倡导女孩们应该有自己梦想的工作,虽然同时也有大量主角们照顾婴儿,做家务的情节。但在日本当下女性就业率较低的社会环境下,对于育儿的辛苦,家务价值的肯定,也是近年来社会所关注的女性问题的正面体现。

  为了身边的人而战斗——魔法少女动画故事架构与女性的社会性

  “为了像花一样笑着的大家,我们不断奔跑、相互依靠、互相支撑。”

  ——电影《光之美少女 ALL STARS 春之嘉年华♪》主题曲

500

  须川亚纪子指出,魔法少女动画另一个显著的类型特征,就是在故事构造上几乎围绕着周边的日常生活。

  正如上文提到的,在早期的魔法少女动画中,女孩经常是用魔法解决欺负人的男生,成为可爱的偶像。而我们对比在男孩子中有着魔法少女之于女孩同等地位的机器人动画,这种特性将更加明显。

500

  在机器人动画中,主角需要抵抗一波一波敌人的攻击,反抗强权,甚至脱离地球进入宇宙空间。而城市与街道,在这个过程中则成为了不断被毁灭,代表与热血战斗的非日常相对的,符号化的日常。

  虽然在《美少女战士》等作品之后魔法少女也有了拯救世界的主线任务,但往往魔法少女动画中的大部分内容,依然是主角是在用力量解决日常生活带来的问题。同样以当下影响力最大的日本女孩向魔法少女动画《光之美少女》为例。

500

  在光之美少女中,前期的故事模式往往是反派利用普通人在生活中的负面情感。这种谁都无法避免的,在内心中的小情绪,被邪恶力量放大成为物理的、巨大的怪物。而光之美少女们打倒怪物的同时,也一定伴随着这个负面情感的解决。

500

  另一方面,在角色的家庭矛盾的设置上,也能看出这种社会性的差异。在以男孩甚至青少年为受众的作品,都有一个有趣特点,那就是主角大多“有车有房,父母双亡”。不管是超级系机器人还是紧接其后的元祖高达,在面向男孩的动画中,主角往往有着较稳定和高阶的社会地位(天才科学家的后代等,这也可以与前文魔法少女主角的普通性对应),双亲特别是父亲,不在甚至死亡。

500

  而在魔法少女动画中,主角的一般是双亲健在,家庭和睦。家庭问题通常被设置在配角身上。这显示了女孩向动画与男孩向动画不同的取向。

  女孩的世界跟更注重人与人的连结,解决社会关系的问题,“家庭和睦”在故事中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关于这是否又是一种刻板印象和性别规训的再生产,基于篇幅本文先按下不表,但这确实是一件相当有趣的现象。

500

  虽然在故事结构上,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的魔法少女动画,看起来相对男孩们的机器人动画,要更具社会参与性,但从深层次看却并非如此。

  日本学者三宅阳一郎在对比了魔法少女和机器人动画的故事构造上发现,魔法少女完成女孩梦想的方式,并非是参与社会,而是以“秘密”这种方式,将少女带入一个非现实的世界。

  简单来说,在机器人动画中,主角并不需要隐藏自己身份。力量和年龄上劣于成人的少年,通过巨大机器人的力量,得以在成人社会活跃。这是不少机器人动画让男孩子们痴迷的地方。

500

  可魔法少女的身份自这一类型诞生起,就与“女孩的秘密”紧密相关。无论是《魔法使莎莉》、《亚子的秘密》还是后来的小甜甜,基于魔法的力量一旦被暴露往往是巨大的危机。

500

  在后来的魔法少女中,这个内涵经常外化为异世界,《小魔女doremi》与《光之美少女》系列都有类似魔法之国的表象。通过在脱离现实世界的社会,魔法少女的才得以无限制的活跃,但回到现实,她们依旧是普通的女孩。

  将这种封闭与隔离,表现得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少女革命》与《魔法少女小圆》。在《魔法少女小圆》中,魔女空间的设置则是通过剧团狗咖喱诡异的珂拉琪风格,将魔法少女的战斗局限于(在设计风格上就很)诡异的魔女空间。并且多次以这种战斗与牺牲不为人知的秘密性,用来营造悲剧效果。

500

  这种外表的社会性与内在封闭性的反差,也正是女性在男性霸权社会中困境的体现,女性参与社会的方式被局限于处理人际关系这种天然的职责中。社会对女性拥有超越男性的力量是难以接受的,她们无法自由地在各个领域表现自我。因此在魔法少女动画中,用秘密、温和的魔法、自我牺牲与母性的主题等各种符合传统女性要求的要素来与这种规训进行妥协。

500

  《少女革命》是一个典型的突破这一封闭 的案例,首先通过类似类似舞台剧的音乐与场景效果,突出故事的非日常与非现实。同时,仅限于学院的场景也显示出这个世界的封闭性。而在剧场版的最后,两位女主角——天上欧蒂娜最后与安茜突破重重阻碍,冲出了这个封闭的世界。通过女性对自我和社会规范的超越完成了“对世界进行革命”的主题的表达。

500

  结语

  限于时间与篇幅,笔者关于日本魔法少女动画与性别的讨论只能仅限于此,但包括颜色、时尚、恋爱,魔法少女的表象中的女性特质,确实是无处不在的。有许多人批评其为一种性别刻板印象。

  确实,魔法少女动画毕竟是一种商业动画类型,在女性主义上有其妥协性。但笔者却认为,正如学者戴锦华教授所说“如果女性只是男性的另一个版本,而且是在逻辑上没有差异的版本,那我觉得,它就不那么新鲜,也不那么有价值。

  作为少女英雄的魔法少女们,如果只是完全符合男性英雄的逻辑,真的能代表女孩们的梦想和追求吗?日本魔法少女创造出了一个有别于传统男性英雄的,充满女性特质与逻辑的女性英雄范式。这或许,才是半个世纪以来,这一题材动画为一代代女孩所痴迷崇拜,为她们人生成长提供养料的奥秘所在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