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是怎么看待文科生的?【大师计划·初金一02】

“艺术治国”:策展人斯大林

大家好,我是初金一。在很多冷战思维指引下的关于苏联文化史中,斯大林时代常被描述为了文化荒漠。今天我们主要来谈一谈斯大林是怎么面对文艺的,文艺在斯大林的治国方略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事实上,斯大林是最重视文艺的大国领导人之一。在1934年的苏联共产党的十七大政治局常委分工中,斯大林本人负责主管文化和宣传。深谙文治武功两者缺一不可道理的斯大林,将文学和艺术视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治理与共产主义乌托邦理想的实现之路。斯大林以艺术家的姿态面对政权与国民,并依靠文艺的力量进行精神动员和文化再造,从而引领苏联走向新的经济成就和政治理想。

为什么文艺如此重要?因为新社会需要一种能指向未来的,走出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历史的、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文化政治。苏联作为国家,既是对俄罗斯帝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否定,又是俄罗斯帝国领土和历史的继承者,建设这样一个新社会必须面对彻底的全面的文化政治改造。

一、灵魂工程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中国流传甚广的话,最早出自1932年斯大林与苏联作家的一次会谈,后来斯大林和苏联领导层也多次使用这句话。“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因此常被引用斯大林对社会政治工程与文艺创作关系的高度概括。换句话就是,在斯大林的治国方略里,文科的社会作用丝毫不逊于理工科。斯大林说过:“对生产灵魂比生产坦克还要重要,因此我要向你们举杯,作家们,你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之所以如此重视文艺,是因为文艺不仅仅是呈现客观物质现实的,不仅仅是一面镜子,也是塑造和引领人类意识的。新的苏维埃国家,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社会,不仅仅要通过新的工业、拖拉机、收割机去创造发达的生产力,更需要塑造新人,而创造新人就是一个“灵魂工程”,作家通过文艺作品对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进行编码和再造。

那么斯大林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如何通过文艺去展开全苏社会的灵魂工程的呢?斯大林的艺术治国首先体现在文学领域。1932年-1934年,斯大林对全苏文艺团体进行了全面整顿。1934年其他文艺团体的活动终止,大家统一成立作协,并在作协的领导下一起搞创作。作协大会的成果之一,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500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呢?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就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家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这部作品讲的是——出身贫困的保尔柯察金在战争、革命和新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个人成长与爱情,一个在沙俄社会中没有出路的青年,在新社会中被允许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保尔柯察金在沙俄社会中受到地主资本家的剥削与压迫,意识到对现状的不满,他会接触到革命组织,在组织的帮助下,开始从阶级和社会的角度去分析理解社会问题,逐渐意识到个人所承受的苦难,本质上是人剥削人和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的问题。小说的最后,保尔虽然身体衰弱,但是依然身残志坚,开始了文学创作,成为了一位斯大林定义中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人公在革命和生产生活实践中思想意识进步的过程,我们将其称之为从革命自发性向着革命自觉性的上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斯大林艺术治国一个核心要求。1932年的作家会谈上,斯大林提到:“艺术家应该真实地描写生活。而如果他将真实地描写我们的生活,那么他就不可能不注意到,不可能不反映生活中引导它走向社会主义的东西。这就将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恰恰就是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基于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活经历的,同时又是指向理想的社会主义生活的,个人要如何在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一部典型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官方定义是1934年才由斯大林的左膀右臂安德烈日丹诺夫,在第一次作协大会上提出:

“斯大林同志称呼我们的作家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称号给你们加上了些什么责任呢?这就是说,第一要知道生活,以便善于在艺术作品中把它真实地描写出来,而不是繁琐地、不是死板地、不是简单地描写客观的现实,而是要从革命发展中描写现实。而且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和那以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这种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方法,就是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法。”

这里,日丹诺夫希望大家注意到,苏联“灵魂工程”的首要任务就是去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然而这种改造和教育,必须是结合现实的,而又不繁琐死板的,而是革命发展中的现实。如果说对现实的忠实刻画是指向过去的,那么对革命发展的投射,则是指向未来的。苏联读者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作品的过程中,不仅体会的革命的历史进程,也明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前进方向。

    相比之下,那种只停留在对现实揭露和批判却无法指明新方向的文学,就不能满足苏联新社会“艺术治国”要求。在苏联文艺学中,这种“现实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而是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比如,我们知道,在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主人公安娜最终在选择卧轨自杀。托尔斯泰通过这个文学形象表现出了19世纪俄国女性的生存困境,但是却没有指明安娜应该如何走出自己的命运。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安娜或许会加入苏联红军或者农业集体化运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在文学史中熟知的这个“批判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是高尔基为了区分具备未来指向性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而被提出的。

    这种文艺对现实的塑造引领作用后来在苏联首位教育委员会人民委员卢那察尔斯基那里得到了经典表述。

“社会主义现实是什么?首先,这也是一种现实主义,是忠于现实的。我们不脱离现实。我们认为现实是我们的活动场所,是原料,是题材。但是这种现实主义在描写人类的时候,要写到过去一切阴暗的事件,写到封建奴役制和资产阶级奴役者所造成的一切灾祸。或者写到进攻中的或是正好苟延残喘的资本主义的残酷性。我们知道,社会要向目前我们苏联所创造的那些条件方面发展,要使人类进入自由王国的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者把现实理解为一种发展,一种在对立物的不断斗争中进行的运动。

艺术不仅有能力指示方向,并且有能力形成某种东西。问题不仅在于艺术家要向他的整个阶级指明世界的现状,还在于他能帮助人认清现实,帮助新人的培养。”

除了文学之外,斯大林时代的艺术治国也体现在他的音乐趣味之中。斯大林甚至会亲自下场指导编曲。1936年,作曲家杜纳耶夫斯基和诗人列别捷夫-库玛奇为电影《马戏团》创作了插曲《祖国进行曲》。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位美国女马戏团表演者因为生下了一位有黑人血统的婴儿,在美国遭到种族歧视,来到苏联后重新找到了幸福生活和人生意义。《祖国进行曲》一经问世,就成为了苏联民众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也被使用为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开始曲,被认为是“苏联的第二国歌”,在苏联的地位大致相当于我们的《歌唱祖国》。

我们可以先简要地看几句《歌唱祖国》中的歌词:“Широка страна моя родная, много в ней лесов, полей и рек, я другой такой страны не знаю, где так вольно дышит человек”(“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它有无数田野和森林。我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可以这样自由呼吸。我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可以这样自由呼吸。”)。从这几句歌词中,我们看到,那个时候的乌托邦是在苏联,而不是灯塔国。在刚刚看到的电影版中,这首歌的编曲是欢快的。

而经过斯大林改编之后,这首曲子从原先轻松愉快,成为了一种有崇高感和庄严感的歌曲。对斯大林而言,这首的歌词可以塑造苏联国民集体性认同,放慢节奏后的版本,则更有利于传递这种深沉庄严的情感。

二、斯大林主义建筑

除了文学与音乐,斯大林艺术治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就是建筑。建筑作为一个象征,在苏联的政治中一直有着重要作用。“建筑”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常用比喻,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建筑不仅存在于艺术场域之中,也存在于苏联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树立后,建筑紧随其后。1931年6月,在联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一份建设一个全新莫斯科的计划。1932年苏联成立了全苏建筑师协会,1935年7月通过了“重建莫斯科的总体计划”。1937年,在苏联作协通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之后,建筑师协会也开始形成建筑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进入三十年代后,最重要的建筑风格,是今天称之为斯大林主义风格的建筑,这种风格突出欧洲古典元素,例如圆柱和雕刻装饰。这种建筑主要取材于欧洲古典主义、巴洛克、哥特风格。斯大林时代建筑中最具野心的,是从未建成的苏维埃宫。在他的计划中,苏维埃宫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计划建成495米,比美国的帝国大厦还要高34米。单是列宁的雕像就高达100米。当时苏联向全世界艺术家征集方案,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建筑师都有参与,最终苏联建筑师鲍里斯·伊凡(Boris Iofan)的方案中标。苏维埃宫选址为莫斯科最大的教堂——救世主教堂,选址在此的目的之一是此地临近克里姆林宫,同时,在一种象征意义上,是新信仰对旧信仰在物质载体这个维度上的取代。为了建设苏维埃宫,斯大林下令炸毁教堂。这个建筑方案现在被戏称为婚礼蛋糕,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苏维埃宫建成了会有多震撼。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天在莫斯科的国家经济成就展览中心。1935年开始建设,1939年建成。国家经济成就展览中心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建筑的模版。我们熟知的上海展览中心和北京展览中心都是模仿它而建的。它们的特点是恢复了对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建筑装饰的使用,形成更强帝国感。

与之相比,很多1934年之前的建筑都是强调线条的简单和功能性。比如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莫斯科利哈乔夫汽车厂的文化宫,简介的线条,对传统的、旧时代所形成美学常规的弃绝,是这类建筑的美学核心。在斯大林之前,前卫艺术被认为是对旧世界美学的反抗。然而,进入三十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出现对过去风格的批判。前卫艺术风格被认为是实用主义的,没有美学维度的。联共副书记卡冈诺维奇在1933苏联共青团中央会议上,攻击了实用主义,说:“很多人以为简单粗暴的设计,才是无产阶级的建筑。不是,对不起,无产阶级需要的不仅仅是住房,而是要住在舒适的地方,住在美丽的地方,他们还需要知道他们所生活的城市和建筑远比欧洲和美国的还要美丽”。

瑞士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实用主义建筑美学强调功能性,强调去掉无意义的装饰。这种风格虽然和苏联早期前卫艺术的美学政治动机不同,但是对斯大林而言,社会政治理想要以美为体现形式。这就要求斯大林选择一种美学替代物,即回归那种繁复装饰性的古典的、帝国的风格。选择古典主义是对各种现代主义在形式上的反动。斯大林的艺术治国,让莫斯科成为共产主义灯塔,成为具备普世号召力的文化之都。在这种要求下,进入三十年代的苏联美学所需要的,不是区别化地否定欧洲古典美学,而是对欧洲传统的全面覆盖和超越。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