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过后,孩子们拿什么来填补空闲?

刚刚出台“双减”政策、现在又严格限制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社会上都在担忧“双减”过后孩子们去干啥。这给我们的感觉,好像陷入了减负之后没事可干的尴尬境地。

我们既不想看到青少年被过重的学业负担压迫,也不希望看到他们对网络游戏沉迷。那怎么办呢?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用非负担性的文化活动去填补青少年减负后的空闲时间。

这就需要我们建设大量公益性质的文体场馆作为基础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历史纪念馆、体育场、公园等。

我前几年在澳门念书,经常往返珠、澳两地,就发现两地在文化场所建设上的不同。

珠海强调大而集中。珠海有规模很大的图书馆、博物馆、公园,但是全城就那一个或少量几个。我想除了住在那附近的居民常去外,没有谁会长期频繁地驱车或坐公交车去那儿。

澳门强调小而分散。澳门有大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但是更多的是那种小规模的,分布在各处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方便,随时想去就可以去。

当然这背后肯定也是有原因的。两地社会文化上的差异、财政供养能力上的差异、城区规划建设上的差异等等,都是造成两地文化场馆布局形成不同风格的原因。

但是我想,解决“双减”之后无事可干的尴尬问题,恐怕还是需要依靠“遍地开花式地建设文体场馆这样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既不会增加学业负担又不会使他们沉迷互联网还可以打发时间的地方

我敢断言,逛过自己所在城市大商场的人很多很多,但是去过自己所在城市的历史博物馆、图书馆的人却少之又少。

​很大的原因并非我们不想去,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去一趟可能来回要坐个把小时的地铁、甚至还要更换交通工具,尤其是大夏天的,跟外出玩一趟差不多了,何必费这劲呢?!这怎么吸引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去呢?

过去我们有少年文化宫、工人文化宫,这种综合体里有图书馆、有室内体育场,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也只能逐渐成为一代人脑海中的回忆。新的尚未来,旧的已老去,文体场馆的建设似乎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境地。

我们今天可以借一借“他山之石”,以攻“双减”之“余”。多建设一些文体场馆既文明精神又野蛮体魄不仅有利于解决双减的衍生问题对城市形象和居民素质的提升也大有益处

可是话说回来,这些事业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资本不会干、有些地方政府苦于钱袋子和人员编制也不愿意干。世间事就是如此,干啥都离不开一个“利”字,各种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不怎么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