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亮丨国际传播与世界多元话语体系构建

金光工作室湖光秋水群,每个月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 学者等大咖为大家分享不同主题的知识,8月14日,第82期公益讲座邀请到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怀亮老师为我们带来《 国际传播与世界多元话语体系构建》专题讲座。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传播是一个非常热的词, 可以说是一个显学。这主要是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另外信息社会大家眼界开阔,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度程度比以前要高,大家认知水平也在提高,关心问题的范围也更广泛。更直接的原因是今年5月31号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时候,主题是做好国际传播。总书记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之后,国际传播就掀起了一个热潮,大家都在谈论国际传播,各种形式的研讨会也开了很多。

 

                             (李怀亮教授)

我今天想从这几个方面来谈一下国际传播和世界多元话语体系的构建这个话题。

第一个方面是国际传播的目的,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做国际传播?

第二个方面是国际传播的对象,也就是我们向谁做国际传播。

第三个方面是国际传播的原则,也就是我们在做国际传播的时候应当怎么做,应当遵循一些什么原则?

第四个方面是世界多元话语体系的构建。在里面要对世界传播的格局做一些个人的粗浅的思考。

     

01

国际传播的目的,总书记在5月31号的重要讲话当中说:国际传播要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这段话三个层次,一个是话语权,第二个是营造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外部舆论环境,第三个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这三句话讲了三个目标;1、话语权,2、有利的外部环境,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三个目标是相互关联的,且有一定的递进的关系。

 第一个目标是这个国际话语权,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先跟大家探讨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中国这些年扶贫的力度很大,有7亿多人按照我们国家的标准脱离了贫困。中国七八亿人减贫成功,这在人类的发展史上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但成绩的取得在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的话语体系中并没有人鼓掌喝彩,这是为什么?

第二个问题,从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到阿富汗战争,有多少无辜的平民死于战争的灾难,或者说在战争的阴影下,多少平民死于非命?有一个国际公认的数据,在伊拉克战争当中,死于这场战争的伊拉克儿童就达50万人。50万儿童死于战争,其他的平民的数量就可想而知了,还有上千万人的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发动这样的战争,带来如此大的灾难,为什么我们听不到国际社会对发动战争的国家人权的指责?就是因为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他们的手里。

第三个问题,就是阿富汗战争,美国刚刚撤军。阿富汗战争打了20年,这20年花了两万亿美元,这两万亿美元都花在什么地方?用于阿富汗建设的钱不超过2%,多数的钱都让军火承包商赚走了,最大的赢家就是克林顿基金会。在这些军火承包商当中,我们看到了一长串各个承包商的名单,承包商的管理层里面很多都是美国的高官还有军界的大佬,腐败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打着战争 、打着民主的旗号来发战争财,但为什么我们就很少听说美国政府的腐败问题?以上三个问题就让我们认识到这些都跟话语权有很大的关系,也说明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

国内的国际传播学术界有一种意见,认为国际传播的目的是争夺话语权。总书记也说了,形成跟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是对的。但是争夺话语权是初级目标,不是终极的目标,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和后面两个目标相比,也就是说和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创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个目的相比,争夺话语权只是一个初级的目标。

为什么不能把它当作终极的目标?争夺话语权更像是一个着力点,一个途径和一个手段。总书记在2021年博鳌论坛上有一段讲话,要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反对任何形式的新冷战和意识形态对抗。如果我们把争夺话语权,当成国际传播的终极目标就有可能被西方带节奏,落入到新冷战和意识形态对抗的陷阱当中。 所以我们是要有定力的,争夺话语权只是我们的一个着力点,国际传播的着力点。一个途径,一种手段,而不是终极目标。第二个目标是营造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目前这个问题很严峻,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成为当务之急。

500

国际传播、国际舆论如果从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这个角度来说,属于软实力的范围。但是国际传播和国际舆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核心利益。我们经常说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之后,现在天天就面临着挨骂的问题。美国的政客、西方的主流媒体为什么骂我们?不是因为他们没事儿干,爱骂人,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要甩锅。骂你也好,抹黑也好,最主要的他目的是真的要黑你。也就是说骂你是为了要遏制你、打压你,为遏制和打压你寻找理由、制造舆论。比方香港问题,美国的议长佩洛西把香港的暴乱说成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很有讽刺意味的是,不久美国也发生了占领国会山的事件。佩洛西的电脑也被抢走了,这事件被美国毫无疑义的定性为暴乱,这是对中国的一个抹黑。其目的是分裂中国,打压中国。再比如利用新疆问题、宗教和民族问题来诋毁和妖魔化中国,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损害。不仅仅是国际形象,政治经济的严重后果在新疆的问题上抹黑中国已经收到了效果,欧盟推迟了对中欧投资协定的批准表决。中国现在面临着方方面面的舆论围堵,不管是新疆问题还是病毒起源问题,对中国的抹黑和妖魔化,基本上都是利用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

病毒溯源问题的政治经济目的是非常的明显。首先是要通过这个病毒溯源,把这个索赔合理化,损害我国的主权豁免权。特朗普时期就曾经炮制过实验室泄露说。当时就有好多人跳出来要向中国索赔,当然全球有很多有正义感的科学家对这种阴谋论进行了抵制,随后病毒溯源阴谋论就销声匿迹了。

今年拜登又命令情报部门拿出结论来,本由科学家们来做的事情却让情报部门来做,显然是别有用心的。目的就是要挑起中国和世界的矛盾,煽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仇恨心理。美国现在已经有国会议员向国会提交了向中国索赔的议案。美国不仅自己在觊觎我国的海外资产,而且还鼓动其他国家所谓的受害者向中国索赔。美国已经和G7在病毒溯源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并且在前不久结束G7会议上提出了重建美好世界,就是所谓的B3W计划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这个病毒溯源,完全有可能借口中国实验室泄露造成了全球疫情,宣布中国不负责任。要求一带一路签约国退出,如果不退出,就不能获得B3W的计划支持,甚至有可能会强迫中国免除一带一路签约国的债务,挑拨离间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关系。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一直以来都在指责中国的一带一路是债务陷阱。

如果病毒溯源成功的话,他们会利用实验室泄露的这个借口,来让中国负担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损失,用心非常险恶,这第二个目的要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外部舆论环境。    

第三个目的就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现在有两大法宝,在国内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凝聚全国人民不改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命题。在国际社会我们基本的理念基本的口号就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在国际上说话的根本,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当然也是符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符合人类历史前进要求的。

从这么几个方面来看,一个是疫情,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总以会像2003年的时候sars病毒一样很快就会结束。但是现在这么长时间了,不断出现变异,很难说什么时候结束。如果全球还有一个国家不安全,那全世界都不安全,所以人类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从地质的发展,有代、有纪和有世。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报告指出,现在已经是人类世。造成地球变化,气候的变暖等等因素人类起了重要的作用。从自然灾害、地质变化、气候变暖这些各个国家都要共同面对的人类的共同的问题来说。还有一个就是人类情怀,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中国的天下观。中国文化是有人类情怀的。比方说美国,刚建国时的领导人出于宗教的原因,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对人类的发展是赋有使命的,可以说他们是有人类情怀的。但从布什以后的领导人就不再谈人类的事情。特朗普说的很明确,我是美国总统而不是全人类的总统,美国优先只考虑美国的事情,而中国的领导人以及中国的文化是有人类情怀的。

上面谈的第一个问题是国际传播的目的,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目的是话语权,第二个层次的目的是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第三个层次的目的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2

第二个问题,是国际传播的对象,我们要向什么人来做国际传播,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了目的之后,我们还要看对象。

总结一下上面我们提到的,是什么人在利用谣言在抹黑和打压中国呢?是美国的议长佩洛西,前国务卿蓬佩奥,议员马克卢比奥。马克卢比奥有几个针对中国的提案,比方说中国的主流媒体在美国要登记成外国使团,外国代理人,这都是卢比奥的提案。还有前总统特朗普,现任总统拜登等等这些政治人物。除了这些政治人物之外,机构方面是美国的民主基金会、传统基金会,还有澳大利亚的ASPI智库等等。ASPI这个澳大利亚智库,关于中国新疆的谣言就是这个澳大利亚智库首先提出来的。

除了这些政治人物,这些智库,还有就是主流媒体,比方说纽约时报、CNN、BBC等西方的主流媒体。对这些政客、机构和媒体,国际传播是没有效果的,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对这些人要有效开展国际舆论的斗争,他们是国际斗争的对象。

对他们要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国际舆论斗争只是国际传播的一个部分,不是国际传播的全部,也很难说是国际传播当中最重点的问题。那么最重点的应放在正面传播、积极传播上,显然不是上面说的怀有恶意的政客机构和媒体。总书记在5·31讲话当中指出:要着力提高国际传播的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这五个力是要影响谁?感召谁?说服谁?引导谁?让谁感到亲切?这就引出了国际传播的目标和受众是国外民众这个问题。总书记的讲话指出: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个对象说的非常明确,我们国际传播的对象是国外民众。由于国外民众,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缺乏基本的认识。他们长期受到西方自由国际主义思潮的熏染、熏陶和侵染,对于政治制度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是多党制还是一党制,是不是一人一票的普选制等等,用这个尺度来简单的衡量所有国家的政体的优劣。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把是否实行普选制,当作衡量治理现代化的唯一的标准,用民主和专制来作为唯一的标准来划分阵营。美国的外交政策在二战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以推广民主作为核心。

由于自由国际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了世界话语体系,它对世界各国民众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运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这个增长,说明了普选制之外还存在着更能适应不同国情、更能激发经济活力、更能带给民众安全感和获得感的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一个多世纪以来,经历了总统制、多党制等艰难困苦的选择之后,寻找到的一条中国特色的制度。

10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疾贫疾弱风雨飘摇的岁月,实现了民族独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按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实现了7亿人的脱贫。在人均寿命 、人均可支配收入、入学率生活便利度等方面,所有中国普通人都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

国际传播的任务就是要把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把中国的实际情况介绍给国际社会,让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国外公众、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要向国际社会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了解中国的人多了,国际上朋友多了,那些抹黑中国,妖魔化中国的言论自然也就没有人信了。蓬佩奥,鲁比奥、佩洛西等等这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受金钱收买的智库和那些无良媒体的假新闻也就没有市场。

                                      

03

国际传播的目的和国际传播的对象决定了我们的国际传播的原则,既然中国国际传播的目标受众是国际社会和国外民众,我们的国际传播工作就要采用国际社会和国外民众能听得懂的语言,采取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选择最接近他们的合适的渠道,把能够取得最佳效果的传播作为我们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的方式。

具体说起来就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则,一个是融通中外的原则。总书记在致中国日报创刊40周年的贺信当中说,国际传播要牢记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为促进中国和世界交流做出新的贡献。连接中外,沟通世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融通中外的学养、融通中外的方式和融通中外的能力。中国文化绵延了5000多年,她的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她能够在历史的发展长河当中不断的融通中外,吸取异域的文化滋养,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当中不断的成长。

今天的国际传播不能按照西方自由国际主义的模板,在西方的话语体系当中寻找词汇,甚至投其所好。但是也不能生硬刻板的自说自话,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为了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必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创造和创新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的叙事体系。

 第二个原则就是精准传播的原则,所谓的精准传播就是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区分舆论斗争和正面传播,上面我们也涉及到,作为一个原则,再提一下,就针对西方一些政客,智库和这个媒体的反华倾向,特别是他们没有事实依据的这个造谣抹黑,必须进行有效的舆论斗争。当然在斗争中要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不能把舆论斗争变成吵架和骂战。特别是不能和西方的政客去比烂,你烂你说假话,我比你更烂。我也不说真话,我也编造,那肯定不行。不能和西方政客去比烂,我们还是要走人间正道。

同时还要注意,舆论斗争只是国际传播处于风口浪尖儿上的那一部分,而不是国际传播的全部。国际传播的主体部分不能以斗争的面貌出现,而应当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善于运用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说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是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04

上面我们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下面就是世界多元话语体系的构建,世界多元话语体系是很重要的。我们知道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主导世界的话语体系只有一个,是个一元化的话语体系。这个一元化的话语体系,也就是声音最大最响,世界各个角落都在讲的自由国际主义。世界秩序当中的自由国际主义强调民主,认为民主和基本人权高于主权。

自由国际主义是美国主导的这个世界秩序的核心和灵魂,自由国际主义认为民主和基本人权高于主权。为了推广民主,可以推翻其他国家的专制政府。推广民主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这样一种推广民主的方式在我看来至少有三个副作用,一是不尊重主权,二是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同质化。第三是推翻这个专制政权,这样来推广民主的方式会发动战争,造成大量平民的死亡,反而会破坏人权,所以这样自由国际主义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在我们对联合国的话语方式进行了探讨之后,发现联合国的话语方式和自由国际主义的话语方式是不一样的。自由国际主义是强调民主和人权高于主权,而联合国的话语方式既保护促进民主保护人权,也尊重主权。联合国的话语方式体现了人权和主权的平衡,这种平衡是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联合国在2005年的时候,公布了一个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多样性的国际公约。这个国际公约有八大原则,前面三条是:保护人权,维护主权,强调各个文化之间是平等的。各个文化之间是平等的这一点主张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讲应当促进文明对话、文明交流,不应当有文明优越感,不应当主张文明冲突论,主张各个文化之间是平等关系。美国主导的自由国际主义的话语是不主张各个文化之间是平等的,他认为文明是有优劣的,西方文明是优越的,让我来尊重你们,强调平等不可能的。

联合国的这个话语体系就打破了这种自由国际主义这个观念,我们比较一下联合国的话语体系和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个体系,就会发现有好多地方是相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可以用我做的图来梳理。

500

图中显示出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分五大方面: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大家可以看不同的方面都有对应,我们应该坚持的和应该反对的,看了图会有所思考和启迪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贯穿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当中的,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主张五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倡导的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这个和人类共同价值是相通的。人类共同价值是主张: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自由和民主。

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为和联合国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所以联合国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个理念,多次写进了联合国的文件中。联合国的这个做法也遭到了美国的质疑,美国有专家有学者写文章就说中国倡导这个叫温温cooperation mutual respect。相互尊重和合作共赢,笼统的说谁不愿意合作共赢,不愿意相互尊重?听上去好像是对的,但实际上相互尊重是不对的,因为有的国家是不值得尊重的。在美国的文明优越论和制度优越论的信念面前,有些国家,有些国家的制度,有些国家的文化是不值得尊重的。所以他们反对联合国把中国的话语方式采纳到联合国的体系当中来。

作为中国,一定要在一元化的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种一元化的一个声音同质化的自由民主话语,或者说自由国际主义话语之外,我们一定要和联合国一起遵守联合国基本的主张,遵守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基本的国际规则,然后在自由国际主义之外,我们再创造出一个话语体系,也就是一个我们自己言说的空间。

中国言说的空间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得到非常普遍的认可。中国传媒大学成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在做国际学术交往的过程当中,我们就发现有许多的人是非常真诚的欢迎,真诚的欣赏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的。他们是真的愿意接受,真的愿意跟我们做朋友,跟我们一起来在这个自由国际主义的话语之外来发声。

在国际学术界我们建了七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海外研究中心。有欧洲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东盟研究中心、首尔研究中心还有非洲研究中心。这些中心跟我们都是配合默契的,比方说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经常主动的、自发的来发起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研讨会、培训营等活动。因为我们有实实在在的国际学术传播的基础,我们就非常坚定的相信在西方之外(西方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2%)在80%多的广大的世界人口当中,也包括在西方内部许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帝国主义话语霸权的弊病,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旗举起来,我们的国际传播就好做。

特别是在目前全球抗击疫情的形势下,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都多次在不同场合呼吁和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近似的、相一致的全球治理国际秩序的主题和思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联合国的副秘书长等等都有许多这方面的言论。有国际社会的广泛的支持,在一元化的这个世界话语体系之外我们是有可能创造出多元,至少是两元有希望是多元的话语体系,所以我们的国际传播还是保持乐观的精神的。

问答环节

Q:

在争夺对外话语权方面,我们在语言上有什么优势吗?尤其是我们的汉语节目能有什么优势吗?

语言的优势问题:在国际传播方面,印度这些前殖民地国家在语言的优势是比我们要强的。因为在国际上通用语言还是英语,英语世界的文献量是最大的。汉语主要是在华人圈,这些年国际上学汉语的人多了。这个跟我们孔子学院的发展是有关系的。我做过一个调研,孔子学院每年的费用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他的财务是向外公开的。但是孔子学院带动的参加汉语考试的人数增长的幅度是几百倍。孔子学院现在遭到国外的打压,在美国就关了好多。现在我们争取要把这个孔子学院的品牌保住,把这个阵地守住,还是要在语言的传播上下大功夫。

Q:

我们具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对西方的老百姓他们进行国际传播呢,我们能做到直接的国际传播吗?

我们在对西方民众的这个国际传播的这个方面可以做的很多,当然用这个艺术的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剧是一个方面,另外现在特别深入人心的有新媒体、自媒体,这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这些年中国在对外传播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中国的网络文学国外有好多的受众,好多人喜欢中国的网络文学不仅仅在华人圈,有些纯种的老外,为了看中国的网络文学而学习汉语。中国的游戏在国际市场上也是后来居上。当然对游戏我们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如果做好了,是很有利在青少年、青年群体当中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载体。

Q:

中国在做国际传播的时候,语言上有没有什么优势?在对国外民众做传播的时候,我们能做些什么?

除了各种媒体形式之外,民间的交流、人员的交流、面对面的这种交流沟通。我们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出国旅游、工作、洽谈业务、留学,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很好的方面。

嘉宾简介:

 

李怀亮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副会长,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在《求是》、《人民日报》、《经济问题》、《现代传播》和《国际贸易》等国内重要报刊发表有关国际文化贸易及文化产业方面的学术论文100多篇。著作有:《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文化贸易概论》和《文化市场学》等。主编《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从书》(七卷本)、《新媒体经济与法律系列丛书》(七卷本)和《国际文化和旅游市场报告》(系列)等 。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及政府委托课题30余项。

END

监制丨吴金光    整理丨徐彦萍

审稿丨李怀亮    编辑丨白玛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