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人人都有心理疾病?也许只是过度诊断

资优、多动症、自闭症……这些词语如今充斥书报和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使之成为家长、学校和医生用来归类学生的万能法宝:好动学生、厌学儿童,或者仅仅是有个性的孩子,一个个都被冠上各种各样的心理病症。部分专家对此表示担忧,并指出过度诊断的风险不容忽视。

当今社会是否患上了急性“诊断综合征”?

这几年甚至近几十年来,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许多疾病的患病率都出现了显著增加。

比如,自闭症的发病率就在30年里增长了二三十倍!

虽说这一现象在美国更为明显,但“法国各地的患病率普遍有所增加”,法国审计法院在2017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患病人数占到了总人口的1%”。

500

2015 年,瑞典的一项研究发现,自闭症确诊人数的增长并非由于症状类型出现实质性增长(根据包含 17 个等级的标准度量进行的诊断)。

此外,近年流行文化中出现的“女性隐形自闭”现象也引起了精神病学界的重视,这是一种极易被医生忽视的隐秘症状。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呢?虽然有专家声称,该病症在法国并没有流行,但用于治疗的哌甲酯(常见商品名为“利他林”),其销售量却呈现出暴增的势头:1996年,该药物投入市场,当年卖出2.6万盒,而2014年的销售量竟达到60万盒。

500

利他林

虽说销量增长的一部分原因是未取得许可的处方药流入市场,但这一暴发性增长还是令人心生疑窦。

从众现象?

除了多动症,学校里的“资优”现象也开始冒头,且增长趋势同样十分明显。关于早熟、天赋等话题的文章和书籍多到无法统计,这些术语无一例外地指向同一种特殊秉性:非凡的认知能力。据专业人士透露,父母要求评估自己或孩子智商的咨询数量近年来显著增加。

诚然,造成上述趋势的部分原因可能是患病人数确实出现了增加。然而,我们依然难以确定真实的患病人数,以及是否存在过度诊断,医生只能基于假设进行判断。

因此,对于自闭症,有专家认为环境污染可能是肇因;而另一些专家则认为是ADHD的屏蔽效应所致。不过学界一致认为,上述理由只能解释小部分的病例数量增加,专家提出了其他的可能因素。

首先是医学实践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十年,自闭症的筛查技术和护理手段得到了较大改善,这使得家庭和医生开始更积极地寻求诊断。而且疾病名称的变化也表明,诊断标准涵盖的范围更大了:从最初的自闭症到“广泛性发育障碍”(PDD),再变成如今的“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500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洛朗·莫特隆(Laurent Mottron)去年夏天发表的一项元分析显示,在过去的50年中,全球自闭症诊断数量之所以不断增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确诊人群与其他人群之间的差异在不断减少。

换句话说,诊断标准越来越宽泛,导致自闭症患者无论是在心理还是神经方面与非自闭人群的差异都在逐渐减小。“他们彼此之间越来越相似。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不到10年内,自闭症患者和非自闭人群之间将不再有可测量的差异。”这位钻研自闭症的精神病学家推测说。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情况也是如此。1994年,被誉为“精神病学圣经”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在第四版中对ADHD的标准进行了简单的改动。这之后,该病的流行率便有所提高,且这一趋势在2013年第五版(DSM-5)公布后进一步加强。

部分专家认为,这种修订完全弱化了ADHD的特征。“目前对ADHD的定义流于表面,杂乱无章,”《都早熟、都多动,真的如此吗?》(Tous précoces,tous hyperactifs…vraiment?,2019)作者、法国儿童精神病科医生路易·维拉(Louis Vera)遗憾地说,“注意力不集中、激动以及冲动这三个识别标准可以在任何一个疲倦的孩子身上找到!”不成熟的孩子也会有这样的表现。

500

《都早熟、都多动,真的如此吗?》

美国哈佛医学院教授蒂莫西·莱顿(Timothy Layton)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班级年龄最小的孩子中,被诊断为ADHD的比例要高出34%,因为他们通常不太专心,更好动。

另外,不同国家的ADHD诊断率存在巨大的差异,这说明社会因素也在其中起着作用——仅加拿大魁北克一省,不同地区的诊断率在6.9%到16.6%之间浮动。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包括医学实践差异、医疗资源不均,以及文化因素:有的社会对好动更包容。

至于资优,虽然检测标准——智商(IQ)测试分数——没有发生变化,但相关咨询却出现了暴增。由于需求大量增加,有时负责测试的心理学家并非该领域专家,结果往往就是给出草率的结论。

“有的测试进行得非常仓促,命题者并没有接受良好训练,导致结果出现偏差。”法国临床心理学家娜塔莉·克罗贝尔(Nathalie Clobert)指出。

不止于此。人们本身也倾向于让自己或孩子被诊断为资优。“如果一个人过得不好,或是心情不佳,他会安慰自己说‘都是因为我太聪明了’……于是当这一想法为专业人士所知后,就形成了一种默契,导致任何生活不如意的人,只要他的IQ测试不是太糟糕,都可以被认为是资优。”发展心理学家、法国巴黎人类与人工认知实验室(CHART)认知科学研究员尼古拉·戈弗里(Nicholas Gauvrit)观察道。

500

阿斯伯格综合征(AS)是一种没有智力缺陷或语言迟缓问题的自闭症,属于ASD的大范畴。这种病症在媒体上被大肆宣传,对那些寻求身份认同的人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吸引力,这一点在许多文章和网友发表的经历中都得到了证实。

“主要是一些40岁左右的女性,她们非常聪明,在经历了复杂人生后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历程可以通过一种ASD模式来进行解释。但这些人的案例当中,90%不过是没有根据的臆想!”研究这一现象的洛朗·莫特隆气愤地说,“大部分情况下,这是诊断结果能抬高身价所导致的一种自我鉴定。”

来自校方的压力

除了跟风之外,来自学校或老师的压力也促使人们去识别那些不符合教学机构标准的青少年。学业失败人群中是否隐藏了资优或注意力缺陷儿童?

近些年,法国教育部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诸多讨论。官方文件的结论是,三分之一的年轻资优人士可能会经历学业失败。各种数字流传甚广,但完全经不起推敲。

“研究数据给出的结论正好相反,”尼古拉·戈弗里明确表示,“资优更不容易失败,但许多人依然相信传言。”人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一逻辑相反的推论:一个年轻人之所以学业失败,很可能因为他是资优。“如果家长碰到了一位善良的心理学家,且该心理学家也认为天赋可以用来解释学业失败,那他就会宣称,尽管孩子的IQ测试是115分,但其真实智商要更高一些,之所以分数偏低是因为孩子过于焦虑。这种解释我们经常听到。心理学家会解释说,即使孩子的真实智商达不到130,也属于资优,而家长也乐于接受这一说法!”

至于ADHD更是被直接定义为源于遗传的“神经疾病”(患者主要为男孩)。该定义远未得到科学家的一致认可,但教师、心理学家和校医却根据这一标准来鉴别疑似病例。

500

“20年前,我们将所有出现学习困难的学生都送去进行言语治疗,如今则是送去见心理学家,以此来判断孩子们是注意力缺陷还是资优。”路易·维拉指出。“我们经历了诵读困难风潮,然后是言语困难,现在轮到ADHD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国心理学家评论道,“许多父母来医院是因为他们知道医生会开药,孩子就能因此安静下来;而且学校也会发一些药……”

这波鉴定风还催生出利润丰厚的生意:比如所谓的“高天赋本质”(Surdouessence)沙龙,或是一群声称可以为资优成年人士提供个性化帮助的教练,甚至还有专为“非典型神经”人士设立的交友网站。

然而,过度诊断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对不需要治疗的儿童来说,药物治疗不是全然无害的,更别说这些标签可能会成为他们沉重的负担。

“如果本身并不自闭但却被告知患有自闭症,自我认知会彻底混乱。”洛朗·莫特隆在加拿大心理健康科普网站PsychoMédia如是说。被误判为资优也会带来压力。“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的期待,很快就产生了压力。”路易·维拉观察道。

即便没有诊断为资优而只是高度怀疑,这种情况同样糟糕。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述,“学校会让家长有所期待,而当事实证明孩子的潜力并不高时,他们会很失望,而孩子也能感受到家长的这种失望。”

由于极难定义,过度诊断变得越来越令人担忧。将每一种行为都纳入医学考量并进行诊断归类的癖好,会不会本身也是一种疾病?

撰文 Marie-Catherine Mérat

编译 邹沁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