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书 | 当代中国文化治理研究

每日一书

5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张维为主编“中国话语丛书”中的一种,由相对独立的8篇文章组成。作者聚焦“工业党”文学、“速食电影”(如B站up主谷阿莫等)等网络文化新现象,在总结西方国家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与意识形态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讨论、思考在互联网新技术条件下如何实现更为合理、有效的文化治理逻辑与途径,实现文化宣传工作中的群众路线。

后 记

想起一些小事。

十五年前,我考入蔡翔老师门下读研。此前两年我就上过蔡老的文学史课程,印象中还写了一个蹩脚的短篇小说请他指点,当时沉溺于阅读各类现代主义小说,还特别喜欢残雪,想法奇奇怪怪的,蔡老说,你写之前还是先多去读一点别的作品吧。

之后有一个暑假去了《上海文学》实习,当时主管刊物的正是后来《繁花》的作者金宇澄,有时候会在作协看到蔡老,好像是来办公室拿邮件,会边拆信封边找话:“这两个实习生怎么样啊?”金宇澄搭腔:“不错的,文学感觉蛮好。”

蔡老就作出一副意外地样子:“是伐!”毕业的时候我的本科论文写的是汪曾祺,指导老师碰巧也是蔡翔,所以入学面试的时候蔡老多少对我有点面熟,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读研的时候,我真诚地说,因为天天早上爬起来上班太辛苦了,没法想象这种人生。

蔡老听了笑笑。大概也是同一个信念,支撑着我又读完了博士,想寻个教职。没想到此后整整七八年的时间,我完全离开了学术圈,为了追逐一个虚幻的互联网创业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天早上七点前就到单位,经常性加班、熬夜,并且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休息日。

头发日渐稀少,人却没有变强。就仅对我个人而言,这个创业当然是以失败告终了。读书的时候,常常看到一些学界大佬会回忆他们的工作经历,比如当兵、进工厂、上山下乡等等,他们总是强调这些经历对他们的重要性。

过去我挺不以为然,觉得那不就是耽误人么,如果一直能安稳在学院里,学术成就岂不是更不可限量?直到自己有了完整的工作经历之后,我才明白这确实不是自我安慰或客套话。想要做成一件事,开始去做,并为之努力,考虑成功的条件,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面对挫折,不断停下来修修补补,长久地投身其中,做成一件事的实践经历确实会改变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人本身,相比之下,改变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甚至改变对待学术的态度,都算不上最要紧的。

我担任观察者网评论部负责人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工作了两三年,我主动要求调去主管文娱。我一直坚信——尽管这种坚信在当时极为朴素——真正的意识形态工作不在理论和评论板块,而就在从来不被重视但女同事往往更好看的文娱部门。

当然另一个原因是,总是管着评论部门就离真正的互联网世界越来越远了,这有违于我的理想和物欲,也无助于满足我的好奇心,因为我强烈感觉到,互联网新技术会改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改变文化权力的分配,改变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后来在一次闲聊中,我把工作调动的情况告知一起等车的几位相关部门的官员,他们的表情和语调让我确信他们理解有误,即先是无法相信一个重要媒体的评论部负责人会是一个刚毕业的、整天穿着汗衫拖鞋的年轻人,然后认定调去文娱部门显然是年轻人不能胜任该工作后的一个合理结果。

我觉得这种理解和轻视绝非偶然。比如我在书中提到的,建国后,陆定一就主张中宣部要减少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腾出时间来研究一些大的思想、政治方针性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党的思想领导作用。在他看来,如果中宣部每个处一年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提出一些好建议,递交的报告被中央采用一点,甚至几个字,就算做好了工作。

所以,这本书并不是纯粹的学术著作,我更愿意将之看做是对过去近十年工作的一份理论总结,同样,我最希望能阅读本书的人也并不是学院知识分子。我听不止一人说起,倘若如此,你就不该用这么理论的表达方式,为什么不写得更浅显一点,或者直接将应该怎么做列成若干建议条目,为什么还大量参杂的美学理论和文学作品。

我并不愿意认同这种看法,文化与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复杂的实践智慧,特别不可能单纯依靠一个官僚系统循规蹈矩就保证治理好,虽然基本的问题无非总是这么几个,比如国家该不该管文化,该怎么管文化,文化和政治是什么关系,但莫说这些问题在历史上并无共识,互联网新技术条件更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说不深入理解和学习这些理论问题就能做好工作,反正我是不信的。

这也是最后两章我坚持放上文学评论的原因,不懂文化是治理不好文化的,正如我在书中提到,美国中情局被称作“50年代美国最好的艺术评论家”,还组织阅读学习法国激进理论,显然资本主义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读研和工作之间,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只不过回忆起这段时光——比如当我读到朱羽的《社会主义与“自然”》一书的后记——常常让我心存愧疚。我当然也一样怀念罗岗和倪文尖老师牵头的读书会,和朱康、朱羽、王钦一起细读经典的情形,张旭东老师在京沪两地的授课和讲座,以及导师陈子善先生的指导和包容。然而,更让我感动的是离开多年之后他们依旧的支持。

我不会忘记有一次去旁听罗老师的讲座,他看到我后就在讲座时几次提起我的博士论文,而在当时连我自己都快忘了;也记得在把文化治理的写作想法汇报给倪老师后,他一个劲地夸我状态好就是希望我能坚持写下去;还有在负责《东方学刊》的编辑工作之后,陈老师在病床上传授我办刊经验;以及张旭东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对于一个空白了七八年的人而言,没什么比“你就像我自己的学生一样”或“当然欢迎你去重大高研院”更令人鼓舞的话了。

所以才会更有愧疚,难免会想,我是不是浪费太多时间了?博士毕业那一年,有学生在黑板上写:“倪罗河惨案在哪里?在论文里。”罗老师看后哈哈大笑。直到现在,当我嘲讽一些人的学术水平时,仍会习惯说,“这人在罗岗那里连硕士都不能毕业吧”。那么我自己呢?这七八年过去,我能不能毕业?

这本书的主题是蔡老规定的,有一次吃饭时他忧心忡忡地叮嘱我,你去了复旦的智库单位,就是跨界了,还好你本来对政治就感兴趣,去了人家单位,以后就不要搞什么文学了,文学研究这个圈子也真没意思,你不是一直在做互联网么,就做一点网络文化的治理研究嘛。

我印象中,蔡老对自己学生的关怀就是很朴素的,读研的时候希望你考公务员,读博了就开始担心你找不到工作,工作不稳定又会劝你还是去体制内保险,就像操碎了心的老父亲。另外,本书原本打算取名“逆练白左”,是朱羽在评论我论文时偶尔给到的,返回学界以后,我有一种巨大的陌生感,于是每写一篇论文都先交给他读一下,无论是他的那本著作还是他的鼓励都对我帮助很大。

我觉得他给的书名是妥帖的,在写作过程中我有一种感觉,在阿尔都塞及其之前,理论是正统和保守的,但理论的后果和我所想借以表达的意思是激进的,而在阿尔都塞之后,理论本身无疑是激进的,但理论的后果却可能是极为保守的。因为各种原因,本书的写作时间统共一年多,有两篇论文(一篇关于新中国的音乐,一篇关于网络文学)未来得及写完收录,希望将来有机会增补。

最后,要感谢中国研究院的领导和同事的支持,感谢张维为、范勇鹏两位院长和沙烨老师的信任,我在互联网行业以及学术界的心思活络和反复横跳,唯有在这里才成为了一个优势。也特别感谢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他们常常奇怪我到底为什么不肯安分。其实不必替我担心,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决定,并且即便再来一次,我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吧。毕竟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基本信息

著者:林凌著

定价:65.00

出版时间:2021.06

出版社: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208-17094-0

开本:32开 148mm*210mm   

字数:130千字

页数:257

插图:无

装帧:精装

目录

序 言(蔡翔)

当代中国文化治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文艺中的反抗与虔敬:

文化治理的一种“成熟、老练”

什么是好的宣传:

一种基于唯物主义宣传观的思考

文化治理视野下的新中国文艺实践再思考

改造“爽文”:工业党的穿越之梦及其文化追求

为什么应该支持“谷阿莫”:

“速食电影”与互联网文化空间的开拓

抒情的功能:

汪曾祺的小说与文化政治想象

从“垂死”到“死亡”:

路内与一种主流文学体制

后 记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