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理丨“岁月如歌”—延安中国女大学生

金光工作室第61期讲座邀请到陕西省妇联原副厅级巡视员班理老师,为大家讲述延安时期中国女大学生的故事。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是中国革命圣地,也是妇女运动的策源地。

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个春秋里,十分重视妇女工作,在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妇委)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妇女联合会(简称边区妇联)及各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积极投身革命的洪流中,解放思想、参政议政、参加生产、拥军优属、支援前线,加强儿童教育等有力推动了全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边区和各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设,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真正起到了半边天的作用,在我党妇女运动史上,书写了绚丽多彩的华章。

主讲人:班理

整理:倾馨

毛主席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复电》: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从1936年到1948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对于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

我庆祝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继续团结一致,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落户“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近13年时间。

毛泽东说:“我看陕北,有两点,一个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一个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没有这两点,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延安精神的灵魂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着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坚持党的七大路线,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和平的新中国。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完成党的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的优秀的党的干部,为党的事业的胜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真心实意地帮助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由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又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的。是延安精神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自力更生体现着一种主体精神,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艰苦奋斗体现着一种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不断夺取党和人民事业新胜利的传家宝。延安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革命情操,是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的创造精神,是崇尚艰苦朴素、勤俭节俭的生活方式和保持生机勃勃、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500

中国女子大学应运而生

1939年7月10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了中国女子大学。培养妇女干部和全国的爱国女知识青年参加抗战建国工作。

我党领导抗战、动员广大妇女参加全国抗战的需要。边区妇女组织发展的需要,只有200人的女干部队伍。建立一支抗战建国的女干部队伍的需要。青年知识女性追求革命进步、反抗日本侵略和封建家庭、寻求男女平等、争取人身和婚姻自由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成立的培养妇女干部的专门学校—中国女子大学。

“女大的成立,在政治上是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是培养大批有理论武装的妇女干部,而且要培养大批做实际工作的妇女运动的干部,准备到前线去,到农村工厂去,组织二万万二千五百万妇女,来参加抗战,假如中国没有占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 “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这是毛泽东在女大开学典礼上发表了著名的讲话。

“可是我们十分明白,只有在社会的解放完全成功后,妇女才能达到真正的彻底的解放的目的,因此,我们仅以无限忠诚拥护中国共产党,愿永远接受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并坚决执行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策,共同为人类伟大理想的实现而努力!”这是女大成立时给“中共中央的献词” 。

500

党的重视和关怀下创造的办学奇迹

学员较少,面向全国招生;合并抗大女生八大队,中央党校女生转入;物质匮乏,中央领导带头捐款捐物,毛泽东为支持创办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创办,捐出参议员的薪水;董必武、邓颖超捐资,周恩来捐图书、邓小平、张鼎承等捐战利品、打窑洞、粉石灰,铺木板床,当年6月开始上课,7月开学。自打窑洞;文化程度不一,因人编班、因材施教,设立各科文化程度不一的班级和培养妇女干部的课程有普通班:自学、授课;特别班:教授、辅导;陕干班:教授、辅导;高级研究班:自学、读原著;“妈妈班”。教员兼职,集中上课和自修相结合,独创有中国特色的妇女干部培养途径;重视实践,积极参与边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建设,为建立新中国培养妇女人才。

刘少奇、蔡畅、帅孟奇、罗琼等中共中央领导和中央妇委会的领导同志为女大上政治军事、党员修养、革命气节等课程。

500

中国女子大学——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

女大党支部是领导女大教学、实践活动的核心力量。开设“党的建设”必修课,用党建理论武装新党员;开展“党日”活动,聘请有斗争经验的老同志担任政治指导员;开创“妇女解放”理论学习,反复强调树立“自信”和“自重”精神。

注重党性锻炼,学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积极参与边区妇女运动(生产、征粮、参选、卫生、教育);积极反映问题,获得中央领导重视(提高妇女在经济生产中的作用);参加妇女工作团,下乡调查研究。

积极参加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设,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政府举办的选举培训班作报告;代表妇女参政:边区党代会、参议院会议等,陕甘宁边区第一、二、三届参议会中有很多妇女代表,女大的学生当选为边区党代会的代表;妇女参加选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创造了投豆豆、烧洞洞、背箱子等选举办法。

500

陕甘宁边区第一个民选女县长——邵清华

中国女大还抽调了三位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实践工作经验的章岩、路岩、李蕴辉同志,去安塞县协助陕甘宁边区第一位民选女县长邵清华同志参加政权建设,时任中央妇委代书记的蔡畅同志十分关心。

参加妇女生活调查团,下乡调查研究,毛主席应蔡畅同志之约亲自做了《关于农村调查》的报告;女大毕业生积极参加边区文教卫生事业。

女大的毕业生阮雪华、白浪,被延安市授予 “面向群众” 、“治病救人” 的锦旗。

女大的毕业生陶瑞予办小学的杨家湾村成了卫生、识字的模范村,她获得1944年和1945年边区特等文教英雄和特等模范工作者的表彰。

调查结果—形成著名的“四三决定”。“在日益接近胜利而又日益艰苦的各抗日根据地,战斗、生产、教育是当前的三大任务,而广大农村妇女能够和应该特别努力参加的就是生产;广大妇女努力生产,与壮丁上前线是同样是战斗的光荣任务。”

500

中国女子大学是革命的熔炉、温暖的家园

歌声是女大学员的精神食粮,歌声是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文艺合演精彩纷呈,体育比赛,锻炼体魄。举办三八节庆祝活动,民主选举模范妇女。接待爱国华侨,做好统战工作。

中国女大办学的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是培养妇女干部的基础;坚持为抗战建国服务的办学方向,是培养妇女干部的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方法,是培养妇女干部的正确之路;坚持革命气节教育,是培养“四自”精神的雏形;坚持中国特色的妇女干部培养,是发挥妇女组织作用的关键。

进入21世纪来,通过中央电视台和中华全国妇联 “纪念3.8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特别节目”《女性之光》专题节目,仍然可以看到女大留给中国妇女运动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激励各级妇联组织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在党的领导下,做好新时期妇女工作的动力。

 女性教育之女干部教育,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参与各项事务的管理取得了经验。

岁月如歌,坚持信仰,追求真理,不惧千难万险,历经千辛万苦,初心不改。服务群众,服务妇女,是女大学生毕生的选择和践行。坚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她们历经艰难险阻、健康长寿的基石。不忘使命,牢记延安精神,是她们终生受用的宝藏。

嘉宾简介

班理 

陕西省妇联原副巡视员,曾任金台区委副书记,省妇联宣传部长、研究室主任。中级社工师(2016年)

一、公益工作

参与发起动员妇女参与西部开发,共建绿色家园的“妈妈环保”活动,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佳”提名奖,福特汽车环保奖(环境教育三等奖,2002年),科技部科普先进集体奖,全国妇联、国家环保总局“妇女·家园·环境”知识竞赛组织奖。

2005年执行“红凤工程创新机制的研究、实践与推广项目”,创新四大机制“筹资机制、能力建设机制、志愿服务机制、回报机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2005年5月欣然题词:“红凤工程、润泽三秦”。

迄今为止,红凤工程已经接受社会各界捐款2000多万元,资助了5名女大学生,成为省妇联支持贫困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品牌工作。

2009年5月参加省十一届人大八次会议旁听,就《陕西省

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修改提出书面意见,被采纳。

2010年,出席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举办的“妇女与慈善公益研讨会”,介绍红凤工程的发展。

2015年,红凤工程的案例入选《中国推进性别平等优秀案例集》。将以5种文字印刷出版。

二、研究工作

1986年编写中国第一部《胎教——献给未来的父母亲》一书,获中国妇女报“妇女儿童喜爱的最佳图书奖”,1989年编写的《孕产妇实用知识大全》获全国“三优”展览会铜奖。

1999年论文《妇女在社区环保中的作用》获全国妇联“优秀论文奖”;“妈妈读书”活动全国妇联优秀组织奖。

2006年举办“女性 教育 社会支持”论坛,编辑有《女性·教

育·社会支持获奖论文集》、《女性·教育·社会支持课题组论文集》、《女性·教育·社会支持入选论文集摘要》、《心系红凤—纪念红凤工程10周年》、《陕西省红凤工程志愿者手册》。

与刘慧君合著《贫困地区女性高等教育社会支持机制可持续性研究---陕西省妇联“红凤工程”个案分析》发表在2006年11月《中国妇运》,2007年第2期《妇女研究论丛》。

2003年主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决策机制在妇女就业领域里的研究、实践》课题,其调研成果被省人大十届五次会议制定我省《劳动监察条例》时采用。2005年主持《陕西省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社会资助对贫困地区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分别获省委、省政府党政领导干部优秀调研报告二、三等奖(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全国妇联、中国妇女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优秀调研报告二、三等奖。

2007年10月,与张化芳合作的《陕西省妇联“红凤工程

组织文化特征初探》,入选“二十一世纪趋势和挑战---东亚及东南亚社会性别论坛”,并参加2007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两性平等与和谐社会建构: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在“两性平等和谐与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专题介绍。 

2010年,《延安时期妇女干部培养的宝贵经验和启示——以延安中国女子大学为例》获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省委党校、省妇联为纪念陕西省妇联成立六十周年举

办的征文二等奖,发表在西安培华学院学报(2010年)。

主编《陕西妇女调研报告集》(2003-2007),《陕西妇女/性别研究调研报告集》(2008-2009)。

参与《中国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绿皮书》2005年、2012年度的研究成果撰写。目前已出版。

2003年至2015年,每年都有论文入选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2014年入选论文《家庭教育缺失下的社会补偿机制》,2015年入选论文《妇女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UNDP妇女与环境能力建设项目》,2016年入选《“社会治理”中的妇女志愿组织参与途径探析----以陕西省“红凤工程”和红枫“妇女热线”为例》。2016年4月11日《中国妇女报》刊登《能力建设是提高基层女领导环境能力的有效手段》,2016年4月18日《中国妇女报》刊登《构建贫困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可持续社会支持机制--陕西省红凤工程项目成功运作带来的启示》,全国妇联办公厅针对红凤工程的四大机制创立向中央办公厅上报。

三、获奖情况

2002年个人获全国第七届“地球奖”,省级机关党委“学理论先进个人”。

2006年,被评为西安“公益女明星”。

2006年11月,获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成立10周年突出贡献奖。

2007年6月,聘请为西安市环境大使。

2008年3月,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西安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女性。

2007-200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公务员。

2006年9月,红凤工程获“全国首届社会公益示范工程入围奖”。

2008年10月,红凤工程申请的项目获世界银行中国发展市场入围奖。

2008年12月,省红凤工程志愿者协会因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开展“社区环境与健康教育”项目中,发挥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作用,获中国社工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授予的全国“优秀志愿组织奖”,“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奖”,本人获“优秀志愿工作者奖”。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