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精品、育人才、造增量:大麦「当然有戏」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50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 yiyuguancha),文/明小天。

7月25日晚10点,位于北京西城区天桥南大街9号楼的天桥艺术中心灯火通明,广场上不断有结伴而行的观众从剧场走出,兴奋不已地交流着刚看完《摇滚浮士德》的感受:“像是看了场演唱会,剧场里蹦迪的感觉太神奇了!”“舞美酷炫,审美在线,被几位演员的唱功深深折服!”

这一晚,是音乐剧《摇滚浮士德》中文版巡演第三站北京站的收官之夜。自5月底在上海首演以来,这部剧收获了诸多赞誉和喜人的票房。而作为大麦Mailive旗下“当然有戏”戏剧厂牌推出的首部自制音乐剧,《摇滚浮士德》中文版不仅凭借其新锐性和先锋性为当下的戏剧市场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时也见证了“当然有戏”在打造差异化精品戏剧内容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除了对内容的投入,这个成立仅4个月的戏剧厂牌在戏剧人才的孵化培养以及优质剧本的挖掘上也下了颇多工夫。据了解,目前“当然有戏”在音乐剧和话剧领域分别开展的“新音乐剧孵化计划Fly Plan”和“1+1青年导演戏剧制造计划”均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成立之初便明确了要“做精品、育人才、造增量”的“当然有戏”已然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学期答卷。

《摇滚浮士德》与“当然有戏”的自制方法论

“这部剧绝非单纯意义上的版权复制,它的音乐风格、呈现形式都极具创新价值和先锋意义。”这几乎已经成为《摇滚浮士德》中文版完成上海、无锡、北京三站巡演后业内的普遍共识。

这种以摇滚乐来做音乐剧的形式在国际上并不罕见,如《摇滚莫扎特》、《摇滚红与黑》都曾采用摇滚音乐元素。但不同于法语摇滚音乐剧的风格,《摇滚浮士德》并不能简单地用“摇滚音乐剧”来概括。据《摇滚浮士德》中文版制作人黄芸介绍,这部剧原版首登韩国,作品中融合了大量的古典音乐元素,音乐风格非常燃,具有特别的仪式感。其次,从故事的叙述手法和舞美的呈现方式来看,中文版也做了非常大胆的尝试,采用大量的演唱会手法和丰富的多媒体表达,这在国内几乎开创了一个先例。

500

而大麦之所以选择这部剧作为“当然有戏”推出的首部自制作品,平台也有自己的考量。“当然有戏”成立之初便明确要将商业话剧、燃音乐剧、轻沉浸式作为厂牌重点布局的三大品类。在大麦“当然有戏”厂牌主理人李婧看来,《摇滚浮士德》恰好符合了“当然有戏”核心的厂牌调性。

“在音乐剧的垂直板块,我们希望通过燃音乐剧给到观众带来更为直接和极致的视听体验。同时,我们也希望依托《摇滚浮士德》真挚饱满、锐意创新的表达,为音乐剧市场输出具有差异性的优秀作品,并和当下的年轻观众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热爱音乐现场的年轻人走进剧场。”李婧表示。

这部剧的市场表现也的确不负期待,收获了来自业内的认可和来自观众的良好口碑。目前,该剧的大麦评分高达8.6分,观众们纷纷称赞其超强的卡司阵容、独特的舞美呈现和大胆的创新表达。更难得的是,这样一部首次在国内亮相且极具先锋性的音乐剧作品,不仅赢得了口碑和票房,同时还能做到商业上的盈利,这无疑印证了大麦在内容自制和戏剧商业化上的平台能力。

据黄芸介绍,此次“当然有戏”全链路地参与了《摇滚浮士德》中文版从版权获取、剧本把关、主创搭建,再到内容制作、宣发推广、票务运营、商业化等各个环节。“在版权获取、剧本把关和主创搭建这些核心的前期环节,大麦作为平台方都有非常深度的介入,同时,我们也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公司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大大提升了项目的前期运作效率;在后续的制作运营和落地执行阶段,我们是和合作伙伴紧密配合,更多的是选择性地在关键时间节点介入和做风险把控;至于项目宣发、票务运营和商业化运作则是大麦一直以来的优势所在。”

500

而“当然有戏”的自制方法论也刚好体现了平台型公司与内容型公司在内容自制上的不同打法。谈及“当然有戏”在《摇滚浮士德》这个项目中沉淀下来的最核心的能力,李婧十分肯定地表示,是“培养平台自己的制作人的能力”。

不同于电影、电视剧和话剧的导演中心制,音乐剧产业采用的以制作人为核心的制作模式。其根源在于,相比其他文娱影视作品的艺术表达属性,音乐剧从一开始便具有更强的商业产品属性,因此,制作人也是音乐剧制作的灵魂人物。在音乐剧制作的过程中,制作人一方面要连接和统筹创作者、制作团队、技术团队、演员、剧场、观众乃至商务合作伙伴等各个环节,另一方面要基于对内容的把控和市场的洞察,帮助作品保持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平衡。

“黄芸是大麦Mailive的成员和‘当然有戏’厂牌的制作人,她以《摇滚浮士德》制作人的身份参与到项目中,为平台完成对整个项目各个环节的把控。这是我们首次在戏剧项目上出现制作人这样的角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李婧表示。

显然,通过《摇滚浮士德》中文版,“当然有戏”已经成功探索出一条平台在承担戏剧制作人管理这一角色时究竟该如何发挥作用的路径,而更重要的是,这种经验和能力的积累也将沉淀下来,未来复用于“当然有戏”更多的项目。

专业创作人才+好剧本=优秀作品

谈及音乐剧,不得不提行业内一直以来的一个痛点,即“音乐记不住”。在李婧看来,“音乐记不住”并非中国音乐剧的痛点,而是任何一部不成功的音乐剧共同的特点。与国内相比,海外似乎有更多具有很好受众基础的音乐剧作品,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国外音乐剧行业有更长的发展历史。当行业基数足够大,人才足够多,其产生优秀作品的概率也相应提升。“中国音乐剧行业面临的更大的问题是缺乏专业的创作人才和好的剧本。”李婧直言。

正如李婧所说,剧本和人才孵化在国外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机制,多年的行业沉淀也带来了大量的人才输出和优秀内容供给。但在中国市场,这一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而这也是大麦在成立“当然有戏”之前,便在思考的问题。今年3月,“当然有戏”和上海大剧院联合推出“新音乐剧孵化计划Fly Plan”,其初衷便是致力于新商业音乐剧的作品孵化及音乐剧创作人才的培养。

500

Fly Plan是一种较为创新的孵化模式,这一计划引进国际成熟的孵化机制及资源,邀请拥有20年以上音乐剧写作教学、剧本辅导经验的国际团队,在9个月里为中国创作者提供系统性写作课程培训和1对1剧本辅导,同时能够给予创作人从剧本孵化到排练工作坊测试、试验演出、商业制作的全链路支持。

“目前,Fly Plan已经从113部投稿作品里选出5部最终入围作品,这5部作品都非常有特点,在原创音乐剧的范畴内具备很好的市场潜力。大麦正在孵化这些作品,海外导师也已经开始上课,明年这些作品会逐步落地登上舞台。”李婧介绍道。

其实,国内外不少院团或机构都曾发起过音乐剧孵化计划,但不同主体的孵化计划其发起背景和运营目标各有差异。谈及Fly Plan与其他音乐剧孵化计划的不同,李婧表示,不同于院团和公益性的组织更多是为自己的剧院或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孵化,“当然有戏”作为一个平台性、商业性的机构,做音乐剧孵化针对的一定是有商业前景的作品。

这一点在Fly Plan的选拔标准和评审机制中也有所体现。“当然有戏”和上海大剧院达成共识,Fly Plan的目标一是培养作品,二是培养人才。

因此在评审中,除了作品的创意,创作者是否具有在音乐剧领域长期发展的意愿和潜力也至关重要。而在评审环节,不仅有双方的专家评审,也会有30位年轻观众参与打分。采用这一机制的目的一方面是要保证评审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年轻受众的兴趣和审美方面做一定平衡,以便创作者更早地获得市场的参与和反馈。

在考量未来商业运作空间的同时,李婧也强调,商业化的目标与孵化方式上的非盈利性并不冲突。“我们邀请的团队是海外非常有名的新音乐剧孵化团队,我们更希望借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下的大量经验,教会年轻创作者如何理解音乐剧,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完成和其他伙伴的配合,如何形成高效的创作机制,而非单纯学习音乐剧的旋律和故事怎么写。”

不同于音乐剧领域的孵化计划,大麦在话剧领域也有相应的孵化动作,「1+1青年导演戏剧制造计划」(以下简称“「1+1」计划”)便是大麦和鼓楼西剧场、新时代集团共同合作发起的话剧孵化项目,其核心目标是为了提升青年戏剧导演的影响力,为行业遴选出更多优秀的新生力量,为戏剧人构筑更具辐射力量的创作运营平台。

与Fly Plan从剧本开始孵化不同,「1+1」计划更多从导演和作品落地的角度出发。之所以会有这种不同,其原因在于国内音乐剧领域的剧本的创作人才相对匮乏,而在话剧领域国内有着更为丰富的人才储备。基于这一背景,大麦在话剧孵化上更多的是希望承担将导演和作品推向商业市场的角色。

500

「1+1青年导演戏剧制造计划」发布现场图

具体而言,在「1+1」计划中,「1」是指集结丁一滕、何雨繁、李响、邵斯凡、一弛、张慧、张彤、郝家一八位优秀的青年戏剧导演,亮相鼓楼西剧场,带着八出风格各异、充满个性的全新剧目亮相。「+1」是指遴选八位戏剧后浪(+1新生代导演),分别入驻八个剧目的剧组,深入戏剧创作第一线,最终走上鼓楼西舞台乃至全国舞台。

据李婧介绍,基于「1+1」计划,大麦也会推出“当然有戏”继首部自制音乐剧《摇滚浮士德》之后的首部原创孵化话剧作品,即张慧导演的《杂拌,折罗或沙拉》。这部作品讲的是关于“困住”的三个小故事,是疫情期间的原创剧本。“我们很喜欢她非常生动细腻的描述。今年10月我们会把这个作品在从「1+1」计划的平台推向知名戏剧节,在鼓楼西剧场首演期间重点收集一些观众的反馈,进而继续打磨剧本。”

在作品题材方面,李婧则认为“不设限”是“当然有戏”对艺术最好的尊重。“在作品的选择上我们尊重导演自身的风格,‘当然有戏’在这个计划中,更多是希望通过搭建一套有效的机制,为青年导演提供一个创作的机会、得到市场和观众反馈的平台。”

做大戏剧行业的蛋糕

虽然“当然有戏”成立仅4个多月,但大麦在两三年前便已开始探索戏剧内容的合制和出品。

在“当然有戏”厂牌成立时发布的21部作品中,便有一些是此前就与大麦紧密合作的剧目,如《德龄与慈禧》、《枕头人》、《牛天赐》、《阿波罗尼亚》等等。“在‘当然有戏’这个新的厂牌下,我们希望通过发掘或孵化一些新的IP内容,为戏剧行业创造更多增量。我们同样也会承诺陪伴这些新的作品走完2-3年的运营阶段。”李婧表示。

500

《德龄与慈禧》现场图

之所以强调对内容运营过程的陪伴,在于商业戏剧相比其他演出形式,更需要靠演出的场次来积累观众和票房,而这也正是“当然有戏”的优势之一。依托于大麦平台和阿里生态,“当然有戏”具备更强的宣发运营和市场商业化基础,无论是对于出品、自制还是合制的项目,“当然有戏”都有能力陪伴作品走完整体的生命周期,甚至是帮助作品延长其生命周期。

除强大的运营能力外,大麦作为平台相比其他内容制作主体的独特优势还体现在它对演出市场和用户的洞察能力、数据技术能力、生态组织和协同能力以及商业化开发能力。《摇滚浮士德》便很好地证明了大麦“当然有戏”的全链路能力。此外,阿里丰富的生态也为厂牌的内容自制提供了更多可能,如“当然有戏”正在开发的话剧《清明上河图密码》、音乐剧《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街舞元素沉浸式游感体验剧《消失的时间》、“阿里巴巴动物园亲子剧”等4部作品均为阿里文娱内部IP改编剧目。

谈及戏剧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当然有戏”在戏剧市场生态扮演的角色,李婧认为,中国的戏剧市场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在音乐剧进入中国之前,中国观众在戏剧内容上的消费主要以话剧、舞剧和戏曲为主,后来音乐剧逐渐成为戏剧消费的主力形态,而近两年,沉浸式、环境式戏剧的发展又变得十分强劲,未来还会有更多元丰富的戏剧内容和形态出现。

“在戏剧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当然有戏’要做的并非去争夺存量市场,而是依托平台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从内容上做增量,从人才上做增量,和合作伙伴一起把整个戏剧行业的蛋糕做大,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和宗旨。”李婧强调。

500

大麦“当然有戏”厂牌主理人李婧

显然,从这个意义上,年轻的“当然有戏”与尚处于加速发展时期的中国戏剧行业大有可为。而在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学期答卷后,“当然有戏”在今年下半年,还将有更多新的动作和项目落地:自制方面,阿里动物园公益亲子剧和《消失的时间》有望在年内与观众见面;合制、出品方面,在上海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的环境式驻演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很快会在成都和长沙落地;与SMG Live合作的音乐剧《伪装者》将于9月首演;12月则有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何念导演合作的、继《深渊》之后又一部电影戏剧化悬疑作品。

当然,在文娱消费市场愈趋成熟的当下,戏剧行业每一天也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但可以预见的,“当然有戏”未来还将给消费者和戏剧市场带来哪些新的惊喜,依旧值得期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