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住老小区,居住有几万人,房子基本是七八十年代的,但各种线路的铺设都很规整

【本文来自《井盖设计是道路、管网设计之间的“两不管”地带,我国设计体制和规范仍有待提升》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父母住老小区,居住有几万人,房子基本都是七八十年代的,少部分九十年代的,那是一个大型钢铁厂的生活区,直到现在除了房子比不过新商品房好看,道路、地下管网、电线线路都很规整。

因为是靠着山,每到雨季会从上面冲很多泥水,可生活区路面基本很少内涝,路面也看不到井盖,夏季用电高峰也没有发生过变压器超负荷事故。

局面从改制过后发生转变,工厂小区变为社区,网络进入生活,各种线就开始按自家公司规矩开始乱拉,路面倒是扩宽过,全改为水泥路面,井盖也在新路面增加了一些。

我总结的原因,有我们设计不到位原因,可为什么几十年前厂方一家管理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没有,变成开放型社区后问题就多了?还是管的人多了,能自己做主的单位多了,不沟通不协商的多了,才造成这样的乱局。都顾着自己方便,都是大爷不通气。俗话说厨子多了吃不上饭就这道理。

源头还是相关部门的总体规划不到位,工作接洽不到位造成的,要不然几十年前老厂子为什么能搞好?那会大学生都是稀罕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