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张家齐为国争光,30岁御姐夺金,你就废了?

作者:梁小小

  中国跳水梦之队,yyds。

  只见姑娘们一个轻轻起跃,向上伸展双臂,屈膝、旋转,优雅地打开,灵动优美的身体绽放在空中,就像一尾正在跳舞的鱼儿,浅浅而温柔地滑入水……

  有人称这是“牛奶入水”,也是是多少人观看奥运会时怎么也看不够的。

500

500

  那短短的几秒钟的舞蹈,精彩绝伦,翩跹惊鸿,只有通过慢镜头回放,我们才终于可以一饱眼福,看清姑娘们的婀娜。

  真是太美了!

  每一个人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500

  是啊,一直垄断了奥运金牌的中国跳水姑娘们,她们有资格,有底气承担起一种任何赞誉。

500

  她们中有的人正在蓬勃绽放,刚15岁、16岁。而有的人已经30岁,算得上是“大龄”姑娘,但在拼搏的路上,她们是一样的:

  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无限接近自己想要的荣誉而一直在战斗。

  所以,15岁就能做到的事,30岁依然可以。

  我们都要相信人生的每一种可能。

500

  “天才少女”陈芋汐

  

  昨天,女子双人10米跳台上,陈芋汐和张家齐那惊艳一跳,又让全国观众沸腾了。

  两个年纪才十五六岁的姑娘,自信而昂扬地站上10高跳台,面对亿万观众,用优美的舞姿向全世界划下一道炫彩的弧线。

  一共五次跳跃,两个女孩一直遥遥领先,次次都是最高分,最后以超过第二名52分的漂亮成绩,拿下金牌。

500

  直到站在领奖台上,大家才看清,原来这是两张稚气青春的脸庞,眼神里有天真,也有骄傲。

  她们互相给对方带上奖牌,看向对方的眼神里有信任,有欢喜,然后紧紧拥抱着。

500

  听见国歌响起,两个小姑娘立马严肃认真起来,陈芋汐为了慎重和庄严,特地把花放在旁边,两手放在裤缝,脊背挺得笔直,双眼目视前方,嘴里跟唱着国歌。

  这一幕是让人感动的,也是让人热血沸腾的。

  对15岁的陈芋汐来说,第一次站上奥运金牌领奖台,未来一定还将在这里书写更多传奇,因为她有足够的自信和力量。

  在认识陈芋汐的人眼里,她是标准的“天才少女”,聪明、学习能力极强。

  3岁的时候,因为身体不好,总是生病发烧,身为体操教练的爸爸,每天就把她带到自己的训练场,让她在里面疯玩。

  这边,爸爸正在给学生上课,小小的陈芋汐就在平衡木上走动,玩得不亦乐乎。

  可是玩不了多久,她就感觉累了,只能停下来。

500

  所以,两个专门搞体育的爸妈,也从未对孩子寄托过这样的期望,唯一的要求是,不生病就好了。

  在爸妈口中,陈芋汐的体弱多病很厉害,“别人感冒她发烧,别人发烧她住院。”

  而且,她喝牛奶还过敏,嘴也特别挑剔。很多东西都不喜欢吃,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吃几口,否则宁愿不吃。

  但陈芋汐从小就表现出超强的学习能力,还在上幼儿园大班,她就学会了四年级学生求面积的内容。

  “看着像块读书的料,那就不走体育的路,体质太弱,也太辛苦了。”爸妈这样想着,所以就直接拒绝了上海跳水队领队史美琴的建议。

500

  那会陈芋汐刚上幼儿园,无意中被史美琴发现她是一颗跳水的好苗子。


  但史美琴不肯放弃,每隔一段时间又来劝说,渐渐地打动了陈芋汐父母。

  正式进队训练后,为了照顾陈芋汐的身体状况,她不像其他孩子住在训练队,每天都回家吃住,爸妈也把房子买在了训练馆的旁边。

  训练也没想象中那么容易,别人的倒立练10个,她就练2个。

  一旦累了一点,她就生病发烧。或者是,三天两头请假,没来几天又不来了。

  这让别的教练很不满,觉得这根本就不像是运动员的样子。

  好在因为史教练的争取,陈芋汐也慢慢懂事一些,吃饭不再特别挑剔,从嘴巴上开始改变,身体终于变得好了一些。

500

  从最初每周住一天,每周住三天,到完全融入训练队,陈芋汐一点点成长起来。

  2017年,陈芋汐正式走进上海训练队大门,跟着教练一点点地扣动作,哪怕累了,她也不吭声。

  一年后,13岁的陈芋汐被选入国家队,教练跟她一起到北京训练,日常照顾她,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呵护下,陈芋汐的天赋得以发挥。

  2019年的世界杯跳水赛上,她一举夺得十米跳台的冠军。

  “天下少女”这个词真的很符合陈芋汐,有人说,她很有可能是十米跳台冠军得主。

  但对陈芋汐来说,她没想那么远,除了枯燥的训练,还喜欢看书,喜欢画画。

  她的画,寥寥几笔,也显得很有深意。

500

  陈芋汐的成长,不可不算一个传奇,背后有自身的天赋,也离不开外界的极大帮助。

  所以,天才是少有的。

  

500

  “国民闺女”张家齐

  

  当然,很多人也非常喜欢笑起来很甜,特别乖巧可爱的张家齐。

  2018年,张家齐第一次获得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日本站十米跳台冠军。

  后面的采访中,她一本正经地回答记者,

  “还没想好向教练要点什么礼物,应该是芭比娃娃吧,因为我比较喜欢,不开心的时候,它们可以和我做伴,我可以和它们说说话!”

  当记者问,还想蝉联几届?

  小妹子奶声奶气,语出惊人:想啊,能蝉联多少就多少。

500

  话语间,又奶又拽,把观众的心都萌化了,纷纷表示想抱在怀里亲一口。

  记者建议她大家都喜欢咬一下金牌,问她要不要咬。

  然后她就真的尝试着拿起来,对着金牌咬了一下,接着很开心地笑了。

500

  那时,张家齐也才刚刚14岁,圆圆的脸上,婴儿肥很明显,当时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为了参加比赛,她比别的选手提前3个小时到达现场,开始训练。


  整个训练场地,只有她那孤寂而奋力的身影,一下一下,摔倒了,爬起来,又接着开始跳……

  因此才获得第一名。

500

  从5岁开始接触跳水,父母原本是想让活泼好动的张家齐找个乐趣,减少一些精力。

  最初学习跳舞,但怎么也不合适。然后又学京剧,她一点兴趣都没有。

500

  妈妈又拉着她报名体操,学了一段时间,教练觉得她还是不对,脸圆圆的,腿和胳膊都很短。

  最后转到学跳水,第一次张家齐非常害怕,教练“拎着”她就扔了下去。下一次,她自己鼓足勇气跳了下去,就这样,虽然胖乎乎的身体不太合适。

  但后面练着练着,她渐渐长大变苗条了,而且各种动作都越来越到位。

  没练几年,张家齐很快脱颖而出。2016年拿到全国冠军,2017年在全运会上获得双金。

  一年后,更是惊艳亮相世界杯赛场,在女子单人10米台项目中得到439.10分,逼近女子10米台的世界赛最高纪录。

  实际上,她背后付出了多少,没几个知道。

500

  张家齐虽然年纪小,但做事有主见,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每一次受伤,她不会主动跟父母讲,甚至连教练都不会说。

  还在7岁那年,有一次出早操,她在晨跑中跟一位男同学撞到,摔了一个大跤,手指当时就全部向后翻折几乎90度,她居然默不作声把手指掰了回来。

  跑完以后,不哭也不吭一声。直到教练发现,双手已经肿得很高,后面检查是手指骨折了。

  这一幕妈妈都忍不住想哭了,只在心里想,“这孩子怎么这么能忍。”

500

  (张家齐父母在家给她打气)

  但是,这条路也并非看着那么容易,18年获得冠军之后,张家齐心态发生变化,在一次全国比赛中,直接横躺在水面上,只得了5分。

  后来,她短暂消沉过一段时间,很快就重新调整过来,开始努力练习。

  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认输但是不服!”

  备战东京奥运会前一年,张家齐同样遭遇了严重的伤病,差一点无缘奥运会的入场资格,直到她用了一年时间封闭式训练,连就在北京的爸妈都很少见。

500

  正是这么拼,才一点点拿到了入场券。

  年少有为的张家齐,她的成长不算惊艳,但小小年纪就这么拼,真是让不少人汗颜。


500

  “辣妹子”施廷懋

  相比较两位“天才少女”的顺风顺水,施廷懋曾经只是一个编外队员。

  来自重庆的施廷懋,外表稳重,实在是个地道的重庆妹子,耿直爽快,无辣不欢。

  这一次征战奥运会,她在采访中坦言,“去东京一定要带火锅底料和酸菜鱼底料,想念的时候,就拿出来吃,那样好像又有了在家乡比赛的感觉。”

  言语间,施廷懋语调不疾不徐,一看就是见过大场面的老队员,有自己的独特经验。

500

  作为一名老将,施廷懋曾拿过里约奥运会三米板单、双冠军,世锦赛单人3连冠、双人4连冠,世界杯单、双3连冠等等。

  这么多的奖牌在手,但施廷懋并不是人们以为的天赋型选手。

  1991年,施廷懋出生在重庆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父亲在学校工作,母亲是公交职工,家住在重庆大田湾。

500

  (施廷懋爸妈为她加油)

  刚好那边有个重庆市二体校,一次到幼儿园选中了施廷懋,从此开始训练体操。

  三年后,因为外部原因,体操队停办,施廷懋被跳水队选中,开始改行。

  那会施廷懋8岁,非常怕水,一站在台上双腿就控制不住地发抖。

  但她也不吭声,还是硬着头皮跟教练一块练习,一点点克服了心中的恐惧。

500

  有一次,她在3米台做向内翻腾半周抱膝时,门牙被膝盖顶掉大半,她居然一句哭声都没有。

  教练看见了,打心底喜欢上这个女孩,暗自想,“将来肯定能够挑起大梁来”。

  为了方便训练,施廷懋从进入跳水队开始,剪掉了喜欢的辫子,一直都留着很短的男孩头,那些可爱的裙子也收起来。

  因为天天都要在训练场摸爬滚打几个小时,只能穿运动服。

500

  因为跳水非常考验体能,施廷懋每天都得负着和自己体重差不多的80斤杠铃,在做深蹲练习,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500

  这不只是一年,两年,是从她8岁进入队伍后,十年来一直这样。

  她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个冬训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

  每一次为准备比赛,施廷懋都要封闭练习几个月,但因为年纪大,每一次受伤后都恢复比较慢,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她只能付出比别人更多。

  2016年,参加完里约奥运会后,施廷懋元气大伤,

  “奥运会之前都是在储备能量,但奥运会比完之后,把你这几年所有的能力全部都消耗完。”

500

  为了再次站起来,施廷懋唯有跟自己战斗,不仅是外部,更多的是内心。

  整个过程到底有多少痛苦,施廷懋并没怎么讲,但一句话就能窥见真相。

  她说,“经常会在半夜被伤病惊醒,那种疼痛,真的无法说出来,只有靠自己。”

  虽然取得了好成绩,但施廷懋的成功并不偶然,没有足够的天赋,唯有靠日复一日地加练,拼尽全力的苦干才可以。


500

  “大龄姐”王涵

  整个跳水队,最让人心疼的就是王涵了。

  从9岁开始接触跳水,到30岁才夺得第一个奥运冠军,中间隔了21年。

  说实话,对一个女孩来说,能有几个二十年。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涵依旧在坚持。哪怕不被所有人看好,但她还是用乐观和坚毅很爽直地告诉大家,“我比想象中更厉害,我可以做到。”

500

  有一段时间,父母看见王涵年纪大了,就劝说要不退役不练了。

  但王涵总是摇摇,很坚决地表示,

  “虽然年纪大,但我至少知道自己的梦想在哪里,只要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那就是值得。”

  她的坚决态度,渐渐打动了身边的人,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多。

  背地里,王涵的付出很多人并不知道。

500

  年纪大,胃也不是很好,有时太紧张就开始胃疼,特别难受,可还要装着什么事也没有,努力完成好每一个动作的训练。

  体力大不如从前,练习的时候长进特别慢,又特别累,有时候一个动作怎么也跳不好,那种竭尽全力之后的崩溃,真的非常多。

  能怎么办呢?还是只能坚持,自我调整。

  最难的时候,伦敦、里约奥运会,整整两届,她都只能作为替补队员,坐在比赛的旁边,很无奈地等着。

  因为前面有吴敏霞、何姿这些王牌大佬。

  相比较这种“备胎”身份,最难接受的是,因为表现问题,王涵曾在国家队‘三出四进’,一旦跳得不好,就只能离开。

500

  回去后,只能默默地练,表现优秀了再回来。

  这样的挫折,真心没几个人能承担住。

  最难的时候,王涵会这样想:

  “每次落选大赛的出征名单,或者长时间找不到感觉的时候,我都会想‘要不就这么算了吧’,可睡一觉过后,我就会忘记之前的一切烦恼,以全新的状态回到训练场。”

  终于重回东京奥运会赛场上,为了跟搭档配合,王涵需要调整很多,每周一、三、五和周日半天训练,周二、四、六是全天训练。

  除了这样的高强度,下课还要抽时间看视频。

  更难的是,练习本就很苦了,还要控制饮食,运动员的体重需要控制到每克,王涵恰好是那种喝水都要长胖的体质。

  所以,每天练习再累,也不敢多吃。

  正是靠着的这样的吃苦,王涵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奥运金牌。

500

  很多人说,王涵特别像郭晶晶,气质很相似。对王涵来说,郭晶晶也是她最崇拜,并一直努力模仿的偶像。

  两人都是河北保定人,教练当时选择王涵,就感觉她跟郭晶晶特别像。

  或许,成不了偶像,就像向偶像那样去拼搏,就是王涵给自己设定的路。

500

  体育竞技的残酷性,远比比赛场上,获奖那一刻的光鲜亮丽多了太多心酸。

  除开那短短几分钟的展示,背后是数十年的艰辛付出,在站上台以前,早已伤痕累累。

  4个姑娘,每一个人身上、脚上都贴着厚厚的各种胶布。

  当她们以优雅的身姿入水那一刻,伤痛也紧紧跟随。

  但她们转过身,轻松地笑着,以最自信迷人的样子展现在大家面前。

  或许,那一刻她们能忘记身上的伤痛。

  但我们千万不要忽视,姑娘们是付出了数以万倍的努力,步履蹒跚了十几年才站上领奖台。

  参考资料:

  1.央视纪录片《出征》

  2.中国体育报《施廷懋:这个冬训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

  3.为中国军团拿下第二金 重庆妹子施廷懋的背后故事

  4.体坛周报【王者】施廷懋:下一个跳水女皇…

  5.坚持梦想 砥砺前行——王涵期待为国争光

自由撰稿人。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人生。揭穿职场真相,解码人生困境。你笨算我输。微信公众号:Jenny乔​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