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肉”VS“猪肉”,大家到底在争什么?

这篇文章好几天前几天就写好了,但彼时河南正遭遇罕见洪灾,思虑再三,觉得不能为了热度和流量给救灾添乱,故压到今天才发。此外本文讨论现象,不针对具体人和地区,恳请大家对事不对人,不开地图炮也不攻击具体的人。在此叩谢!

以下正文:

万万没想到,随手发一条微博,竟然一下子炸锅了。

500

事情是这样的,这两天不是河南遭受千年难遇的洪灾么,我在上网的时候看到河南对口援助的兵团某师组织了资金和物资(包括300只羊和6吨猪肉)驰援河南。但我在看人民资讯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奇怪的字眼:大肉。

500

额……这个“大肉”是个啥?笔者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来自以为宁夏的满族同学,她说这是为了照顾当地回民对猪肉的忌讳。辣木……这个“大肉”是谁写的呢?因为正好认识,笔者赶紧去问了一下新疆相关部门的朋友,得到的回答是——这不是他们这样写的,他们的原稿写的是猪肉,但被河南的记者(编辑)给改了。翻了一下天山网的原文,朋友没骗我。

500

难怪我那条微博直接炸锅,尤其是沈逸大佬的转发,让我的微博瞬间热炸。各路网友也围绕着把猪肉叫做“大肉”是否意味着向宗教妥协等话题吵得不可开交,我的微博完全成了辩论场。

为什么会这样?大家可能不知道,前些年,在很多地方因为宗教极端思想的长期影响,“猪”这个词一度成为人们口中的“禁词”。前些年,谁若一不小心说出,有一些人轻则“横眉冷对”,重则“拳脚相加”,这不是信口开河。这种情况导致一些媒体在涉及到相关报道时,开始使用“大肉”一次报道,更夸张的是,我国传统的一些涉及到猪惯用词,在民间也开始被大量篡改。这引起了大众普遍的方案。

用“大肉”指代猪肉的原因我看到两种来源,一种是我宁夏同学说的因为民族宗教因素,另一种则表示“大块的肉”,与宗教没一毛钱关系。个人看法,不管哪种原因,个人出于习惯使用“大肉”并不应该指责,哪怕是第一种原因。可能这样说有些朋友会不高兴,别急。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十里不同百里不同俗,部分群体因为习惯(包括民族、宗教禁忌)而对某些物品有别称很正常,其他群体在与之交往过程中自然接受了这种别称(例如回民较多地区汉族也可能称猪肉为大肉)也还正常。因此,恳请各位网友不要单纯因为有人使用“大肉”词汇就炸毛,需要冷静分析,当然这纯属个人观点。

但问题又来了,这是否意味着河南的记者同志把新疆原稿中的“猪肉”改为“大肉”就合适了呢?显然不是,咱细细说。

第一,新闻媒体、官方文件等正式场合应该使用规范词汇。例如在家里可以称呼自己母亲“老妈”,但新闻里能说“XX是XX的老妈”么?除非是带引号直接引用他人原话。且不论“大肉”一词的来历,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规范词汇,仅仅是群体性、区域性的别称,而且是小范围的群体和区域。因此,新闻报道应该使用规范的“猪肉”而不是口语化的“大肉”。

第二个问题,是随意篡改原文用词。还记得那个非要把教材中“外婆”改成“姥姥”的奇葩编辑吗?别人原文写“外婆”并没有错,硬要改成“姥姥”就是对作者的不尊重。转载、刊用他人作品,除非取得作者同意,或者原文某些用词有原则性错误(例如非原文引用情况下称呼中国为“支那”),否则随意篡改他人文章就是对作品和作者的不尊重。原文明明写的是“猪肉”,这也并不是什么原则性错误或者侮辱性词汇,为什么非要改呢?

评论中看到一种说法,这是因为要“尊重”民族习惯。抱歉,据我了解,这种说法中对猪肉的禁忌貌似说成是宗教禁忌更合适,当然现实中宗教习惯和民族习惯确实有一些重叠。但是你“尊重”部分群体的习惯了,对另一些群体是否尊重?是否就像少数人吃清真就全体吃清真的“尊重”?这不是尊重,而是一种无原则迁就。私人交往时你愿意迁就对方是你的自由,但在媒体公器上这样做我认为不合适。尊重是相互的,而不是一方(甚至大部分人)无原则迁就另一方。

500

无辜的佩奇

写了这么多,笔者并不是想指责、攻击那位改稿子的河南记者,TA很可能一直以来接受的就是“说‘猪肉’就是不尊重”的教育,也可能TA接受了改变用词的指令,换言之,TA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受害者。我们最好对事不对人,指出这种现象的不合理,争取一点点改变它,就酱。

最后,为河南灾区祈祷,希望灾难尽快结束,希望伤亡不再增加。希望受灾地区和群体尽早开始新的生活!

作者:绿洲猎鹰,自由撰稿人。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