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校外培训,校内教育改革空间依然巨大,老师的培养与考核应该怎么办?

【本文原标题为“怎么看教育的双减”,风闻社区进行了修改】

双减,无疑会对社会的教育公平、人才选拔起到促进作用。学习不是有钱就可以让孩子抢跑,来瓜分优质教育资源,而是一定要选拨出真正的人才,用中国社会的资源培养对中国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为了与教育的目的相匹配,教育的改革空间依然巨大。

1、校内是应该快慢分班的,这才是因材施教。让目标是及格和目标是90分的学生一起学习,不仅是资源浪费,对成绩好的和不好的学生,都是极大的不公平。讲难了成绩差的学生听不懂就放弃了;讲太简单的基础,成绩好的学生会受拖累。

2、必须使学生成绩与教师绩效挂钩,综合其它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仅就学业成绩的考核而言,通过一个对照标准,通过入学考试、每一次的期中期末大考,审核老师对工作的完成度,每一次的成绩与上一次至少持平,说明老师完成了基本教学任务。

如果有进步,就应该奖励老师,上一次考试是60分,这一次到了65分,跟快班的90分到95分的奖励应该是相同的。至于形式,完全没有必要一刀切,可以由学校的管理层和老师民主协商一个规则。

至于有家长说需要通过课外补课提高成绩,不客气地说,孩子需要补的不是具体课业,而是从学习态度到学习方法出了大问题才是关键,孩子需要的是和家长老师一起找到成绩无法提高的关键所在,是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听课质量有问题、还是预习不到位导致理解有问题、还是不会记笔记无法学会抓重点、作业完成质量差,这些学习的能力问题解决,孩子根本不需要课外补课。解决这些问题,也是老师的工作重点,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也应该是老师考核的重点。

均衡优质教师资源,少建重点校,多培育老师能力,多建重点班,让每个学校内有不同层次的师资资源。其实像北京这样的地方,从区到学区,老师集体备课已经形成一种制度,每一章节怎么讲、安排哪些课内作业、在哪些知识点做拓展、标准示范课这些工作非常普及,老师的水平相差不多,差的就是老师的工作态度。

为什么强调用成绩考核老师的工作,现实中就是有老师非常不负责任,孩子有学习问题,不是搪塞就是直接说没空,这样的老师是有的,难道不应淘汰吗?

当然也有非常负责任的老师,按学生成绩建了不同的学习群,每天督促孩子完成作业,随时在线答疑,这样的老师就应该奖励。

老师能尽职完成本职工作,使得社会能够达成共识,孩子的成绩确实因人而异,不同的升学途径对孩子或许是最好的安排,家长不必强求,进而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和孩子也就没有那么焦虑了,信任学校,接受选拨机制,更客观地安排孩子的职业生涯。

随着技术进步,应该给晚熟的孩子不同的上升通道,确实有大器晚成的孩子,而且数量相当可观。以现在的技术手段完全能实现这部分孩子后来居上的学习。比如由教育部录制高中阶段全部课程的优质课件, 同步组织一些在线答疑(比如招录教育机构转型的老师来做在线答疑),小资金能起到大作用。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接触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即使中考分流到中职的孩子,也能低成本地获得高中课程的学习,对有潜质的孩子就足够他脱颖而出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