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粟裕为何睡不着觉?

500

NO.1414 - 粟裕睡不着觉

作者:鏖战时刻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与商务合作,请联系potereio

建国后曾经有一次在家人围坐时,粟裕提起战争岁月中最难忘的经历——三次怎么也无法睡着觉,其中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那次最令人难忘。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所占优势最小,不利条件最多的一次。辽沈战役东野几乎占据优势,平津战役是秋风扫落叶,淮海战役不论从兵力兵器、兵员素质,还是地理形势,几乎就没有大的优势。

碾庄困局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拉开帷幕,开始阶段还是执行粟裕的最初构想--小淮海战役。主要是要消灭清理徐州以北、以东的以黄百韬兵团和第三绥靖区为主的国民党军,控制徐州周边地区,为下一步消灭徐州剿总做准备。

500

国军士兵

战役一开始比较顺利,尽管黄百韬兵团提前撤离打乱部署,但是三绥区何基沣和张克侠的起义并让开防线,对国民党军带来极大震撼,而三绥区残余部队的溃退对其他部队也造成心理混乱。10日黄百韬退到碾庄后接到蒋介石的手令让其固守待援,11月11日华野13纵抢占曹八集后,黄百韬向徐州的退路被截断,就利用加固碾庄李弥兵团以前的工事准备固守。

当时从中央军委到参战各部队都很轻视黄百韬兵团,因为在前面的战斗中已经歼灭了黄兵团的一个军加一个师,士气遭到极大打击,而且已成孤军;部队匆忙撤出,一路奔波,已经疲劳不堪;黄百韬兵团属于国民党中央军中的杂牌,蒋介石嫡系部队不多,夹杂着川军和粤军部队,被认为战斗力不会很强

黄百韬与华野交锋多次,胜少败多,尤其是孟良崮战役救援张灵甫不成,差点受到处理。综上所述,黄百韬的作战意志和能力被严重低估了,大家都认为碾庄战斗不会持续很久,在这种乐观预期下,11月11日开始对黄百韬兵团进行围歼作战。

500

黄百韬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战斗空前困难,猛攻三天只夺取了外围几个小村落,部队却损失很大。当时部队由追击仓促转入攻坚,准备不充分,有的部队随行携带的3个基数弹药很快就消耗光了,粮食供应也有脱节,因此只好暂停进攻,等待后勤补给。在邳县土山会议上华野决定改变打法,实行土木作业进攻国民党军阵地。

11月16 日华野再次发动进攻,这次有了很大进展。攻占了具有很大战术价值的前、后黄滩。迫使44军150师师长赵壁光率手下2500余人投诚,44军、100军被全歼,44军军长王泽浚、100军副军长杨诗云被俘,100军军长周志道重伤。至此黄百韬部被歼一半以上,但残部仍继续顽强抵抗,致使华野进展缓慢,18日华野弹药再次告尽只能停下来重新补充调整。

500

华野炮兵

危机逼近

第二次进攻停止时,华野面临巨大危险。先期进攻和三绥区起义对国民党军带来的冲击与震撼已经被吸收,国民党部队重新鼓起勇气开始大规模反扑进攻。战场主动权已经转到国民党军手中,战场优势开始向国民党倾斜。

黄百韬被围后,杜聿明在徐州剿总作战会议上提出以黄百韬吸引住华野,以李弥兵团守徐州,集中麾下邱清泉、孙元良的两个兵团,会合东进的黄维兵团以九个半军的兵力先攻击徐州西南的中野主力,待重创或者击溃后再挥师向东,解黄百韬之围。

在这个计划里最关键的一点是黄百韬必须坚守七至十天,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国民党中没有人认为黄百韬可以做到,计划就此作废。但此后看来这是淮海战役国军最好的也是成功性最大的一次机会。恰恰这个不可能,最后却被国军高级将领看不起的杂牌黄百韬做到了,真是绝妙的讽刺。

500

杜聿明

国民党按部就班的开始执行拯救黄百韬兵团的行动,11月11日徐州剿总下达命令,以孙元良16兵团及剿总直属72军守徐州,邱清泉、李弥兵团以5个军16万人及坦克40辆从团山展开,开始向碾庄攻击前进。

12日开始行动,当时邱李两兵团距离碾庄只有40公里,华野只有30公里的防御纵深,而且这一带全是平原地形,只有几座一两百米的小山头,十分适合国军的火力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华野部队只能以有重点的梯次防御配置,进行坚守防御。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华野这次的阻击将会是困难重重,前景未卜。

12日上午战斗开始,国民党空军也全力投入战场,20余架飞机掩护邱李两兵团向寺山口、团山一线猛攻,12辆坦克和重炮掩护的步兵也全力猛攻。当天战斗激烈,至日终国民党军未获丝毫进展,但阻击部队也伤亡惨重,尤其是无险可守,只能在夜间发动反攻骚扰敌人。

更为重要的是距离最远的黄维兵团行动迅速,整编后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也开始在蚌埠集结开始北上。这么多敌人一旦全部到位,黄百韬兵团又无法及时消灭,到时又会像孟良崮战役国民党设想的那样中心开花,一旦这样局面将比孟良崮还要危险。华野很难从容退出战场,即使脱身也要付出巨大代价。

漩涡中心

在淮海战役这个巨大漩涡中,国共双方的中心人物分别是杜聿明和粟裕,巧合的是两个人当时都是重病在身,带病坚持指挥。

粟裕只要一长时间思考或处于焦虑状态,就会头晕头痛、身体滚烫。当时以为是某种神经疾病,其实是粟裕以前在红军战斗中一块弹片打进脑部,一直卡在里面所造成的,但因为这个部位太危险不敢手术,这块弹片陪伴了粟裕下半生直到逝世,火化后在骨灰里才捡出这块弹片(电影《红色恋人》就是采用这个情节)。

500

粟裕

当时不清楚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用钢筋编了一个圈。只要一长时间用脑粟裕就带上降温,美其名曰「金刚圈」。但这次金刚圈也失效了,粟裕长时间倒坐在椅子上凝视地图,能够做到战报一送到马上就能在地图上找到位置,及时下达新的作战指令。当时粟裕的指挥部距离黄百韬的指挥部只有几公里,开吉普车只要二十分钟就能到,但就是这短短的距离成为粟裕的心头大患。

11月16日中央军委根据淮海战场形势变化,下达将刘峙、杜聿明集团消灭在长江以北的命令,小淮海战役设想正式被大淮海战役所取代。粟裕的压力更大了,当时的中野兵疲师老,重武器在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就全部丢掉了,而且兵力只有六个纵还不满编。根本消灭不了黄维兵团,当时只要求尽可能阻击黄维。

500

邱清泉

邱李两兵团进攻势头凶猛,华野阻击部队也伤亡惨重,16日还想围点打援,但迂回潘塘的苏北兵团与刚刚重新组建的74军(原整编74师)迎面相撞,战斗很快进入白热化。邱清泉又把70军32师和96师撤下来投入潘塘战场,粟裕因时度事及时撤下苏北兵团准备另寻战机。此事被国民党大肆宣扬为潘塘大捷。

所有这些压力,压得粟裕后来承认想睡觉也都睡不着,一般粟裕在战场上只要想睡总能睡着,所以只有三次睡不着的经历。这次是粟裕征战岁月中最困难的一次。这就是传言的粟裕七天七夜不睡觉的来历,但这只是传闻,就现在的资料来看绝没有这么夸张。

奋力破局

在重重战场迷雾下,战神最终抓住最关键点——用最短时间消灭黄百韬兵团。于是放弃诱歼邱李两兵团的计划,先集中全力消灭黄百韬兵团。

11月19日碾庄外围村落被解放军攻占,粟裕决定8纵从东南,9纵从南,6纵从西,4纵从北发起总攻。晚20时,华野集中所有重炮开始火力准备,因为粟裕调6纵去支援中野临时退出,所以只有4、8、9纵执行总攻。激战至20日早间,碾庄的黄百韬兵团司令部被攻占,守军一万余人被歼灭,黄百韬率一千余人退至北面的64军军部大院上继续顽抗。

4纵猛攻尤家湖,8纵攻击大院上,9纵攻击小院上。21日黄昏8纵开始火力准备经一夜激战于22日上午10时许攻下大院上,黄百韬和64军军长刘镇湘逃往小费庄继续指挥残部抵抗,22日4纵、8纵、9纵围攻小费庄,黄昏时分黄百韬见大势已去让刘镇湘率残部突围,后被全歼刘镇湘被俘。而黄百韬不愿突围,就在村子里开枪自杀(也有被流弹击毙一说)。

500

攻进村落的解放军

至此,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以解放军的胜利而结束。而黄百韬兵团打出了三大战役中国军最漂亮的一仗,以杂牌军拖住解放军兵力之多,造成解放军伤亡惨重(5万多人,而且多是战斗骨干,营连排干部居多),并险些令战场局面失衡,可以说超出国共双方所有人的预料。

当华野副参谋长张震跑到粟裕面前汇报黄百韬被歼灭时,连日又困又累的粟裕直接一头昏倒在地上睡了过去,睡醒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炖只鸡——饿坏了。

黄百韬兵团被歼灭后,淮海战役主动权转到解放军手中,直至战役结束再也没有转换。围歼黄百韬兵团这一阶段的战斗时间之长,战斗类型之多,情况之复杂,战况之惨烈,都位列淮海战役之最,粟裕以后再没有遇到如此顽强的敌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