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说脏话~!”

500

在家庭的语言环境上,我儿子是一个很好的监督者。

有时候我脱口而出“卧槽”,儿子便会向他妈告状:“妈妈!妈妈!爸爸刚才说了坏话!

然后我就诚挚道歉。对不起,老子再也不敢了。

可能大家会觉得这没什么要紧的。人这一生,谁能保证不说点粗话脏话,手被门夹到还骂娘呢。但我家还是比较坚持这个原则:

也许我们在表达中会不慎蹦出一点粗话,但不管在什么前提下,都需要道歉和互相提醒,绝不能把它当做日常用语,更不能形成习惯。

粗话的确有减压的功效,也能起到语气助词的作用,但如果家里有孩子,我们总得顾忌一下。第一,说粗话肯定不是光荣的事情;第二,也从来没什么“大人可以说,小孩不能说”。凡是不能以身作则的教育都是瞎扯淡,不会起到任何效果。

但要塑造这样的环境并不容易。例如,我遇到过很多人,把“说粗话”和“真性情”关联在一起。在他们看来,粗话说的多的人,就是豪爽,就是容易成为兄弟,就是坦荡;不说粗话的人,就是有城府,有心机,不好相处……

前两天有个很知名的搞教育的老师,在论坛上做了一次演讲,搞得很哗然,弄得旗下的老师也很尴尬,做推广的也很尴尬。毕竟敲定档期的时候大家还不知道会出这档子事儿,而且教研组的课程实际上还不错。人们的关注点都在男女平等上,而我的关注点除了平等,还在相对高频的粗口上。我发现,几乎每两个粗口就能对应一个掌点或者叫好点,从台下的反应看,应该也是:

“敢说!真性情!”

我之所以对这个现象更敏感,是因为我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场景:在一个媒体分享会上,同样有一位老师,粗话夹杂频次特别高,但台下不少人又笑又叫好。

最后主办方问我怎么看,我说:“X老师说的什么傻逼玩意儿!”

主办方不高兴了,说灰鸽你怎么能骂人呢?人家是真性情。

我说,你看,他骂人就是真性情了,我骂人就是不文明了,这不是双标嘛。如果一个观点需要借助粗口才能被人记住,说明它一定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

那不叫观点,叫情绪。情绪在法制节目或者投诉节目是有存在意义的,但在论坛这种场合是不值钱的。“这件事不对”和“这件事他妈的不对”是没什么营养差异的,反而因为添加了字数,增加了时长,加大了信息获取的难度。

粗话的本质,就是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它不可能文明,也不可能承载像样的内容,不管这个人是什么身份、讲什么话题,都不可能去改变这种本质。

偶尔带一个粗口,我觉得可能是情绪间歇失控,或者手被夹到了,大家会觉得"名人也是普通人”,算是拉近一下距离。如果高频次出现粗口,那就是素质问题。

人家开会演讲,后续报道都说提到了多少次“创新”,多少次“发展”,多少次“变革”;你演讲,大家都在统计提到了多少次“TMD”,有没有营养?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讲不讲文明?

当时主办方还跟我争,搬出了《亮剑》的李云龙。

我说李云龙确实是个英雄人物,粗口也让他有血有肉,但这不能掩盖他文化素质低的事实。你不能因为一个人是英雄,就连粗口也英雄起来。

但糟糕的是,就是有许许多多的人,秉持“大人物的粗口是真性情”的观点,用跪舔扭曲着大家的价值观。

领导骂了句粗口,嗯,是动真格了,是真抓实干了;

老板骂了句粗口,嗯,是真性情了,是雷厉风行了;

名人骂了句粗口,嗯,是真豪爽了,是义薄云天了……

恕我直言,这和说“老板你的屁真香”没啥差别。

更糟糕的是,这些领导、老板、名人还会美滋滋地以为这真的是“真性情”,变本加厉,肆无忌惮,成为一个不知道自己素质低下、会把孩子带上歧路的人。

如果孩子在家里这样“真性情”地说话,想必会迎来家长更加“真性情”的回应。

我一直说,不要因为身份,去给“不文明”不同的定义。

有一个道理,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懂得:

无关年龄、无关性别、无关贫富——哪里有什么不文明的真性情,只有挂着真性情幌子的不文明。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