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聊一下彭大将军

作者:温伯陵

500

  伯陵说:    

  这篇文章不长,真的是简单聊。

  封面图来自电影《百团大战》。

  1

  打江山的团队成员,对于江山总是有一种特殊感情。

  江山是自己一刀一枪亲手打下来的,犹如亲生亲养的孩子一样,不论责任感或者期望感,都和领养过继的不同。于是发现问题,便会直截了当的说出来,根本不会留什么情面。

  而且在说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想法:“你是我生养大的,说你两句怎么了?”

  这是他们天然的合法性,但稍微不注意,就会模糊军政之间的分界线,做出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来。

  就像明明是挣钱养家的父亲,非要假扮母亲洗衣做饭,那让无事可做的母亲干啥,总不能出去搬砖吧?

  这就是爱之深责之切,结果越了界,模糊了自己的身份属性

  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将军就有这个问题。

  59年7月初,大家一起上庐山,教员心情不错,学了半天英语,还写了一首七律诗: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血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眼。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看诗意,没有任何“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思。

  当时各地都出了大小不同的问题,他把大家都叫来,主要是讨论问题。

  做出的成绩要说明白,出现的问题也要坦白汇总,大家集思广益吸取教训,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要再犯。

  事实上,前半个月的会议进展不错,成绩和问题都说出来了,基本没什么保留,气氛轻松愉快,当时称之为“神仙会。”

  教员亲自讲了几个问题:

  不同意“有伟大的成绩,有丰富的经验”,实际上是“有伟大的成绩,有不少的问题,前途是光明的。”

  小高炉和小转炉的搞法不行。今年的钢产量是否定1300万吨,能超过就超过,不能超过就算了。

  过去的优先次序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要改成农、轻、重,先把衣食住行安排好。

  农业内部的农林牧副渔、工业内部的各部门和各环节、工业和农业,都要稳定平衡的发展,不能只关心某个环节。

  全国炼钢赔了20亿,算是出了学费,以后要好好炼钢。

  平均主义不好,过分强调物质刺激也不好,要按劳分配。

  甚至桐庐县卞竺生吐槽虚报产量、粮食短缺的信,教员读过之后也印发出来,交给到会同志们看。

  不回避不掩盖,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到了这个时候,会议一切进展顺利,教员准备读袁枚的《子不语》,还见了贺子珍。

  2

  原本会议准备15日结束,但是14日下午,大将军给教员写了亲笔信。这封信里的内容也没什么稀奇,总结起来是三条:

  成绩是肯定的。

  错误也有不少。

  前途是光明的。

  基本就这样,没有任何过分夸张的话,和会议的议题完全吻合。

  而且大将军说出来的问题,都是会议要解决的问题,甚至大部分问题已经达成共识,下山就可以分头行动逐步解决了。

  那大将军为什么要写信说重复的话呢?

  谁都不知道。

  教员看过之后,随手加了个标题,印发给大家参考。

  有人以为这是故意的,其实不是,前半个月就有很多类似的转发,比如桐庐县卞竺生的吐槽信,不就直接转发给大家看了么。

  既然要解决问题,那所有人的意见都要尊重,转发出来也只是参考,没别的特殊意义。

  会议至此依然正常,教员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3

  问题的关键出在大将军的特殊身份。

  他是几十年的大将军了,在众人心里威望极高,不管说什么话,必然引起大家的重视,于是那封信便引起大家的讨论,激烈程度,和教员之前的转发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而且他是主持军队日常工作的,在老总淡出之后,大将军相当于军队的最高代表。

  大将军写亲笔信,可能只是个人行为,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军队的声音。

  最重要的一点,大将军关于政务的意见,不是在会议上当众说出来的,而是私下写信讨论。

  他想照顾教员的情绪,结果却阴差阳错,在大部分人看来,这是代表军队的大将军写信抨击目前的政务

  于是就有了一个直指核心的问题——组织和枪,到底谁指挥谁?

  这个问题从来不是问题,但在当时众人热烈讨论的场景下,它就成了一个问题。

  教员熟读历史,非常清楚“军人干政”的后果,而且在两年前,北方老大哥就出过类似的事情。

  朱可夫是二战名将,亲自指挥大军攻入柏林,立下赫赫战功。然而由于性格暴躁,被斯大林认定是和平年代的不可靠人员,战后一路被贬。

  直到站队赫鲁晓夫,用自己的影响力做筹码,参与抓捕贝利亚的行动,才重新回到莫斯科,进而荣升为国防部长。

  57年赫鲁晓夫和莫洛托夫等人发生矛盾,那些人要求赫鲁晓夫辞职,又是朱可夫用飞机接中央委员到莫斯科,用军队支持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才反败为胜。

  接连两次成功站队,朱可夫大意了,说没有他的命令,一辆坦克也不会动。

  言外之意,朱可夫可以代表军队威胁组织。

  也就在同年,赫鲁晓夫以“削弱组织控制军队”的名义,免去朱可夫的职位。

  这些事,教员不可能不知道。

  规矩不是白纸黑字就能算数,有时候,想定规矩就需要血祭。

  另外,大将军的信里有句话:“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使我们容易犯错误,被成绩和群众热情所迷惑,总想一步跨进共产主义。”

  这个观点没问题,但攻击面太大,相当于把所有做事的人都喷了一遍,甚至是当前的政策和路线。

  那么问题就很简单了,当大将军和大部分人有冲突的时候,该保护谁、舍弃谁?

  给出答案并不难。

  要想团结大多数人,只能暂时舍弃一个人


  4

  最后处理的过程中,教员也是以教育为主。

  大将军的战友和教员说:“对于别人给扣上的帽子,我有意见,希望能澄清一下。”教员考虑一下回他:“可能有些误会,但是要让大家把话讲清讲透,你也要知道错在哪里。”

  他后来回忆说,教员的态度不严厉,他们的心情还行。

  8月7日,教员和大将军谈话,哲学、理论和时政扯了一大通,最后大将军主动说,要不我就不做军事工作了,换个人吧。

  教员回他,可以,我也在考虑这个事,正准备和你谈呢。

  30年的革命同志,还是心意相通的。

  当天晚上回去之后,大将军就写了辞职信,彻底离开军队,军队日常工作转交给林总,自己去颐和园附近屯田为生。

  关于庐山的事,我认为不存在谁专门针对谁的问题,基本上是阴差阳错。而一连串事情的源头,便是大将军以打江山的身份,模糊了军政的界限。

  所以到了65年的时候,教员和大将军重新谈话,说也许真理在你那边。

  理解这句话只需要注意两点:

  65年。

  大将军在庐山喷了大部分人。

  结合这两点来看,我们就能明白,教员为什么说真理在大将军一边,以及大将军恢复工作去搞三线建设。

  再过十几年,大将军在去世之后恢复名誉,得到公正的评价,算是恢复名誉最早的一批人。

  因为那些罪名,本来就是无奈之下强加给他的,他自己想明白了也知道,有些事做了就是做了,没有反悔的余地。

  你的热血在这里,大局和江山也在这里。两相权衡之下,只能舍热血来换大局和江山了。

  现在时过境迁,庐山的波诡云谲归于平淡,大将军,自然还是那个朴实的大将军。

  就写到这里吧。

  这篇文章写了删、删了写,放不开手脚,最后就剩下不到三千字,大家凑合看吧。

点击「温伯陵的烟火人间」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