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一部好片,导演傅东育口中的工业化与手艺的几个维度是这样的

【本文来自《国内影视作品和国外比,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讲不好故事,演不好细节》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最近看了“人物”采访类型片导演傅东育的一篇文章,在他看来,做这几个维度都做到最好,这个作品肯定好。

文中他是这么说的:

《红高粱》上映那年,先去北影放映,后来又去上戏放,张艺谋跟导演系的学生一起座谈。我问了一个问题,我说,张导演我想问,我们提的问题跟北京电影学院提的问题有什么不一样?

他说,你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我告诉你,北京电影学院就是——你那是什么意思?你想解读的是什么?你们这儿问我——那个太阳怎么拍的?你租了多少地?

上海的老师永远告诉你说,来,你先把正反打给我拍清楚。你先搞清楚为什么剪片子之后,说这个镜头我要过肩。这是手艺,正反打都没有讲明白,你跟我说长镜头,你跟我说移动,没有意义。

这是一个工业流程。我们1990年进入上影厂的时候,每个人发一个电影制作手册,蓝皮横开本,每个工种的要求按照美国来。美国到今天还是这样,每一个员工都穿着翻毛皮的皮鞋,戴着胶皮的手套,所有电线一捆一捆缠得非常好,一排排堆在墙角,一个镜头拍完收拾好,到下一个镜头再拿出来,不允许漏电。

而我们现在的很多现场,线绕线、线滚线。掌机的那些小摄影,上一部戏还在跟焦呢,跟焦的上部戏还在推轨道呢。但是在欧美和日本,一个推轨道的能推10年,只干这个。这很像上海电影技工学校那时候,招初中毕业生当技术工人。工人们知道轨道是什么样,点点滴滴的细节构成每一个镜头。我们现在没有这种机制了。我们曾经拥有过的体系已经完全被打破,关键是我们愿不愿意再建立。我们在呼唤影视业的「蓝翔技校技术工人」,但还没有出现。

这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做到的。我在现场,无非就是着急,这个还要教吗?这个还要说吗?这个轨道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演员情绪非常好,结果焦点跟丢了,你恨不恨?

工业文明时代以后,才有了影视这个艺术形态。当有了照相机开始,有了摄影机开始,我们开始有电影,从16格的到24格,从无声变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一直到现在3D。从它起始这一刻开始,它就是工业化的。编剧、导演、演员、摄影,一直到制片,它一定是一个集约完成的事情,和建一个工厂是一样的。谁能把这几个维度都做到最好,这个作品肯定好。

这就是傅东育心中的技术与工艺,国内又会有多少导演也是这样想的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