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说中国高校大面积进世界前五十,基础科学才能与美国竞争,这不扯呢吗?

500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在6月23-25日举办的2021财新夏季峰会上做演讲,其中谈到:在基础科学领域要有所突破,一定要等到我们的高校大学大面积排到世界著名大学的前50位,“如果我们能实现美国2/3的数量,才可能跟美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去竞争否则不可能跟上他们”。

这种说法不但毫无道理,而且十分有害,不应该从一个中国顶尖学府的研究院院长嘴里说出来。

首先,大学排名和基础科学研究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但是基础研究成果和能力也只是评价一个大学的数十上百个因素之一。而且,并不是所有大学都会去做基础研究,尤其是那些文科大学和工科为主的大学。第二,世界排名本身就很扯淡,我就曾经看过一个国内某大学搞得世界排名把自己放进世界前十的。你以为国外的排名就那么客观么?就拿姚洋教授所在的北京大学来说,十五年前恐怕在任何世界排名中的前五十甚至前一百都看不到他的名字,现在呢?偶尔能看见他出现在前五十,这就能说明北大的基础研究能力比起国外其他大学超越了很多吗?恐怕不然,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国本身的国力大幅度提高,同时影响北大的各种评价指标,譬如毕业生到世界500强中工作的认识和比例,而现在的世界五百强中有100多家中国企业,十五年前30不到。

说实话,我从来就没有把大学排名当回事儿,也曾经有人那大学排名说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行,我就问他华为的研发人员应该99%是中国本土的大学生吧?怎么就不行?大家看我们的登月、上火星、空间站都很激动,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航天科研人员平均年龄30几岁?而且一水儿的本土人士。你说这里头(包括华为)也有一部分国外大学培养出来的博士硕士,我不跟您抬杠,但是大多数,绝大多数都是本土培养出来,相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世界排名中根本找不到的那些大学培养出来的。也许有人说,人家说的基础研究啊,没说工程技术啊,对,没错。可是,工程科学、应用科学都是建立在基础研究之上的,如果没有相关突破,你觉得他们可以站在世界的巅峰么?譬如5G?登月?如果基础不牢,上面的宝塔能够如此坚韧么?

说到华为,就知道姚洋教授又犯了个错误:基础研究并不都是大学(主要是综合大学)的责任。大学之外,还有研究机构,譬如中科院。但是中科院也不是什么都包,各专业领域的基础研究落在各不同体系,譬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电科),下面除了若干家上市公司之外,还有几十个研究所。如果您说中电科是国企,基础科学研究使他们的责任,那么像华为、百度、腾讯、大疆这些企业必定会有面向未来的基础科学研究,就如同当年微软中国研究院做的就是十年以后的超前研究,其中很大部分是基础科学研究。同样,IBM中国研究院(注意不是开发中心)在中国有200多人,当年笔者熟悉的那个院长身上有64个专利。华为每年数千的专利中一定有相当部分是基础研究。

为什么说姚教授的这种说法十分有害呢?前一段时间,关于清华大学是不是世界第一的事儿炒了好些天,大家都把他当笑话儿聊。但是笑话背后有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大学要不要在西方人搞得大学排行榜中争取靠前的位置,并且为此做成很多浪费资源的不切实际的事情,甚至自吹自擂闹笑话?我个人的看法是,大可不必!而姚教授的这种说法,无疑是让我们的大学削尖脑袋在排行榜上往前拱,而且还有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能与美国竞争!这不是害人是什么?姚教授不是想以此把北京大学排名世界第一为目标,跟国家多要经费吧?

不错,我们必须要在基础研究领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但绝不是通过提高大学排名这种根本行不通的途径。我们的大学育人科研,首要的是要以我们国家的发展需求为第一,一切与之不合拍的,都要靠边站。就算是基础科学研究,也不必急着跟谁比,跟着国家发展目标,遵循国家发展战略。这不是口号,也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切实执行的。北大如此,清华如此,所有中国的大学都是如此。

(2021/6/25)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