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真爱粉还是示好新观众,罗琳的《神奇动物》面临着“星战”式难题

500

撰写|张天一

编辑|友    子

时隔两年,华纳与J.K.罗琳打造的魔法世界回到了粉丝基数庞大的中国市场。

11月16日,《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下称《神奇动物2》)在国内全面公映。首日票房突破了8600万(算上零点场)。

这一开画成绩不仅落后于已经上映一周的《毒液》,与系列前作《神奇动物在哪里》(下称《神奇动物》)相比实际上也没有多少增长——扣除去年才纳入票房的服务费,第二部电影首日7300多万的分账票房和第一部其实是差不多的。

不仅如此,《神奇动物2》口碑也明显出现了分化。

500

在烂番茄和Metacritic上,《神奇动物2》的媒体评价都创下魔法世界(Wizarding World)系列电影新低。而在国内,截至16日晚猫眼和淘票票的评分也明显低于《神奇动物》和两部《死亡圣器》,在豆瓣上评分目前也低于前作。

相比第一部,《神奇动物2》有意强化了与“哈利·波特”系列的关联,原系列里很多知名角色和熟悉场景都在这一部中出现,并且成为了这部续集的宣传重点。

但一些重要情节和人物彩蛋,可能会在让原系列的粉丝大呼过瘾的同时,给路人观众设置一定障碍——这样的情况,粉丝基础同样庞大的“星战”系列最近也遭遇到了。

和“星战”一样,“哈利·波特”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影系列之一,粉丝群体非常庞大,且极为忠诚。“神奇动物”系列进一步拓展了这一魔法世界,为粉丝们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间。

毫无疑问,《神奇动物2》依然会是重磅的票房大片,其商业表现依然足以让其他很多电影系列艳羡。但随着粉丝逐渐成长、叠代,更年轻观众成为新的观影主力,如今罗琳的魔法世界似乎也面临着如何平衡不同需求的难题?

500

借力“哈利·波特”系列

《神奇动物2》探底粉丝基本盘?

两年前的《神奇动物》在全球收获了8.14亿美元的票房。

对于一个原创剧本的新电影系列来说,这个成绩已经是相当成功,但和“哈利·波特”系列相比却并不算出色——8亿美元出头的成绩,仅仅好过《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明显低于其他7部“哈利·波特”电影,尤其与系列后期9亿美元“保底”的票房相差较远。

500

而从口碑来说,第一部《神奇动物》也并不算大获成功。Metacritic上其媒体评价也是魔法世界系列电影最低的,烂番茄评价也低于整个“哈利·波特”系列。 

500

IMDb上,《神奇动物》的评分也只高于《哈利·波特与密室》。

或许正是因为上一部与“哈利·波特”系列的商业表现存在差距,《神奇动物2》大量地引入了原系列的元素。

首先,在影片的主线故事上,纽特等人对格林德沃阴谋的瓦解和反抗,就是哈利·波特系列中一个伏笔的延展。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关于格林德沃的信息从第一部开始就已经有所铺垫,他是第一代黑魔王,在一场大战中被邓布利多击败,后被囚禁的他最终被寻找老魔杖的伏地魔所害。

与格林德沃关系复杂的邓布利多也在《神奇动物2》中回归。影片从曾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埋下的伏笔出发,诠释了两人之间的立场变化。

500

也通过早年邓布利多的经历,向哈利·波特迷们讲述了这位魔法巨匠成长的历程。

500

影片中的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分别是由裘德·洛和约翰尼·德普饰演。

500

除了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之外,《神奇动物2》还引入了哈利·波特系列中一位重要的人物——伏地魔的魂器之一,大蛇纳吉尼。

影片中也交代了纳吉尼的前身实际上是一名受到诅咒的兽人。

500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魔法石的制造和拥有者炼金术士尼古拉斯·勒梅,也第一次真身出现在电影之中。事实上《神奇动物2》里还有更多来自“哈利·波特”电影或原著的角色。

而之前的几支预告片就能看出,格林德沃、邓布利多、纳吉尼和古拉斯·勒梅等来自原系列的角色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宣传重点,也的确引起了粉丝的强烈反应。尤其纳吉尼真身揭晓后,引起了广泛讨论,甚至引发了对角色设置的争议。

不仅如此,《神奇动物2》也大量地运用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场景。

比如作为哈利·波特系列标志性场所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再次回归。

500

不仅有熟悉的城堡和黑湖的场景,“哈利·波特”系列标志性的大厅和黑魔法防御术教室都在此前的宣传中露脸。

500

“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最重要的体育运动——魁地奇也在影片中一闪而过。

500

这一系列熟悉的元素,借助观众的既有认知,强化了《神奇动物2》与“哈利·波特”系列的关联。

而且从影片发布的人物海报也可以看出,《神奇动物2》的宣传物料也有意识地强化关联。

500

(伏地魔和格林德沃,两代黑魔王与他们手里的老魔杖)

虽然同样是J.K.罗琳魔法世界的一部分,但在创作之初,“神奇动物”系列并不是定位为“哈利·波特”系列的续作或是前传。

早在《神奇动物》上映之时,制片人大卫·黑曼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说,电影跟之前的“哈利·波特”系列非常不一样,不仅是因为有很多新的角色,也因为不同的故事时间和地点(1926年的美国),所以就算是非粉丝他们来看这部电影感受也是非常好的。

的确如此。相比较而言,前作虽也沿用了“哈利·波特”部分背景,但更多的是对一些细节的再创造,对于非原著粉的观众来说,更像是接受一个新的故事和新的虚构世界。

但《神奇动物2》在很多方面与“哈利·波特”系列相接轨,甚至在很多重要情节设定上是直接对“哈利·波特”系列情节的延伸。

对于粉丝来说,这些熟悉的角色、场景、情节的出现,显然更能强化他们对《神奇动物2》的观感。

但反过来,这也为不了解“哈利·波特”世界的新观众带来了考验。

 

500

粉丝向考验影评人

“神奇动物”也面临“星战”的问题?

 

如今粉丝向更明显的《神奇动物2》,显然也把并不熟悉原著的影评人们绕晕了。

500

烂番茄上,《神奇动物2》烂番茄指数已经跌至46%。

《纽约时报》的评论颇有代表性:

“电影故事线索非常杂乱,以至于要花很多时间去搞清楚‘谁对谁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 ”

作为全球最畅销的系列魔幻小说之一,《哈利·波特》原著就有非常庞大的读者群体。自《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被搬上大银幕以来,这一系列的电影更是收获了大量的粉丝。

自2001年至今,哈利·波特系列一共有8部影片上映,全球累计票房77亿美元,其烂番茄新鲜度也在77%~96%之间,整体都算出色。

但随着粉丝逐渐成长,电影市场的主流观众群也在出现变化。从第三方票务平台的用户画像就能看出,相比《神奇动物》第一部,《神奇动物2》中国观众群体似乎正在老去。

在购票的用户中,《神奇动物2》的24岁以下观众占比比第一部少了15%,25-29岁、30-34岁、35-39岁及以上年龄段观众占比全都高于前作。

可以说,罗琳的魔法世界目前和“星战”面临一样的情况:原先庞大的粉丝群体正在逐渐长大,而新成长起来的年轻观众群,在缺少对原系列情怀的情况下,观影的态度实际上已经发生变化。

如何平衡粉丝和路人观众,“星战”系列科幻电影也面临着类似难题。

“星战”系列在美国家喻户晓,今年年初上映的《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获得了1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烂番茄新鲜度保持在90%以上。

500

不过,与全球票房可观的成绩不同,《最后的绝地武士》在中国市场的票房仅有2.67亿元。再之前的《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在有中国影星甄子丹和姜文的加持下,也只取得4.77亿的内地票房。

票房的失利固然有很多方面的影响。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由于缺少老版的情怀因素,很多普通中国观众并不能体会到星战系列中“粉丝向”的内容。

况且即便路人观众和媒体给出了好评,《最后的绝地武士》对天行者卢克等重要角色命运的处理也引起了粉丝的强烈不满,足见不同观影群体存在不同的需求。

越来越向“哈利·波特”系列靠拢的“神奇动物”系列,固然能带动粉丝的购买力,但普通观众会否因此失去兴趣,却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500

截止11月16日19点,《神奇动物2》淘票票和猫眼评分分别为8.5分和7.9分,在票务平台上这样的评分不算突出。而其在豆瓣上评分为7.7分,已经低于《神奇动物》。

500

罗琳魔法世界去向何方?

实际上,《哈利·波特》小说完结后,在Wizarding World这一品牌下,罗琳一直在扩充、完善她创造的魔法世界。

几年前罗琳就开始就开始在官方粉丝网站Pottermore.com上发表文章,除了补全一些《哈利·波特》中配角的背景故事外,还有对魔法世界的持续拓展。

500

此外还衍生出许多其他的艺术或商业形式。

比如由J.K.罗琳参与编剧的舞台戏剧《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然而这部舞台剧,由于对原作的情节进行了大量颠覆性演绎,在粉丝当中面临很大的争议。

500

罗琳、华纳也与环球合作,在美国奥兰多的环球影城中开设了哈利·波特主题公园。相比舞台剧,忠实于既有作品的线下实景体验显然更受好评。此外还有华纳与不同合作方开发的游戏、玩具等各类衍生商品。

500

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路人口碑不利,在粉丝的支持下,《神奇动物2》还是会成为成功的商业大片。短时间内,罗琳魔法世界的商业前景也并没有显著的危机。

从罗琳此前透露的剧情来看,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纠葛将会一直持续到“神奇动物”系列第五部,但后几部的情节和其他重要人物目前并没有透露。按照之前制片人的介绍,后面几部会看到更多和“哈利·波特”系列相联系的地方。

只不过《神奇动物2》如今的口碑,是否会对之前的计划产生影响?可以肯定,常常在社交网络和粉丝互动的罗琳,和关注着电影商业回报的华纳,是不可能对目前的评价分化无动于衷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