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500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中国古代历史上,每逢遇到关键大事时,当局者也就常面临一个重大抉择:如何选择“上中下三策”?

  尤其是叫多少读史者唏嘘的是,每每此时,那些满腹经纶的谋士们,就会脑洞大开,送上思维缜密的“上中下谋略”,其中的“上策”,更往往直叫人拍案叫绝,看上去无比完美的方案,足以让吃瓜群众们生出各种美好畅想。但也往往就在此时,面对“上中下抉择”的当局者——那些“主公”“君王”们,往往大手一挥:不选。

  肉眼可见的“最优上策”,为什么有些“当局者”,哪怕兵败覆灭,也坚决不选?难道身处其中的历史人物们,真的比旁观者“傻”?其实,“不选上策”这事儿,也分各种情况。首先一种情况是:上策很美好,奈何实力不允许。

  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公元1122年,北宋那场堪称神操作的“联金灭辽”之战。

  500

  今天说起北宋“联金灭辽”,大家都会笑北宋蠢。但事实证明,当“大宋名将”童贯率领的“灭辽大军”威风凛凛出征,向着“收复幽燕”的大目标进军时,北宋是仔细做过军事计划的。宋徽宗的“团队成员”们,不但认真思考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还为“灭辽大军”精心准备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大军压境,迫使幽燕军民主动投降。中策是招降镇守幽燕的辽将耶律淳,下策当然是打,不过也要尽量兵不血刃,轻松拿下。

  对这“上中下三策”,当时的“大宋名将”童贯,信心相当爆棚,甚至还给宋徽宗谈起了“激励条件”:等我收复了幽燕,皇上您不用赏我别的,把您身边的俩妃子赏我就行。大军出发后,童贯倒也积极选择了“上策”,不但一路拼命造势,动员幽燕军民投降,还派了两个使臣,吹吹打打去幽州劝降。上策中策全都选,满以为上了双保险,谁知接着就被打了脸。

  500

  先是童贯派去劝降的二位官员,到了幽燕后话都没说利索,就被耶律淳大手一挥砍了头。接着是这支威风凛凛的“灭辽大军”,在宋辽边境招呼了几下,就被辽军杀得落花流水。出兵没一个月,“灭辽大军”就全线崩溃,被刚刚挨了金人大的辽兵摁住了暴揍,从雄州到定州的战线上“死尸相枕籍,不可胜计”,如此惨败,可不止是给大宋现眼,更拉开了接下来几年,北宋从挨揍到亡国的序幕。

  难道是这“上中下三策”有毛病?仔细盘盘,其实真没毛病:此时辽国正连战连败,被金人一路追打,燕云以北的国土几乎都要丢光,正是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时候。北宋如果想趁机捞一票,不管是劝降还是招抚,都有大把好牌能打。但前提是你要有实力:多年文恬武嬉,北宋军力衰退严重,“灭辽大军”往北走了两步,就露出了虚弱的花架子。这样的废柴军团,辽国就算再困难,也不能跟他认怂——丢不起这人。

  所以,谋略再好,上策再诱人,没有基本实力,那也是镜花水月,不是不选,而是做不到。

  而与“实力不允许”类似的情况,就是“环境不允许”。这一条上十分有发言权的。就是明代大英雄戚继光。

  500

  公元1567年,是39岁的戚继光事业如日中天的一年,他与他亲手打造的戚家军,一洗东南明军多年来孱弱无能的耻辱,以数场“低伤亡团灭倭寇”的经典战役,终于彻底肃清了十几年来窜犯东南的日本倭寇。但此时大明朝的边防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北方的鞑靼、土蛮等部落持续侵扰,作为北京“家门口”的蓟州,也时常被鞑靼骑兵光顾,新即位的隆庆帝忧心如焚,也终于下了决心:调戚继光。

  对于这次工作调动,当时的戚继光也是信心满满。在他看来,所谓镇守北方,击退鞑靼,于他只是个小目标。以他诗作的话说,此去一定要“感恩怀尺疏,直欲捣祁连”,也就是书写汉朝霍去病那样的辉煌功业。

  500

  为这大志向,戚继光也热情饱满,给明朝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给我十万大军,只要我把这十万人练好,不止能防御边关,还能高调北伐,一战定乾坤。中策是给我五万大军,出去北伐不大够,但也能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打出几十年和平。至于下策嘛……给我三万人,我也能把边疆守好。

  以明朝当时的国力,给戚继光十万大军是可以做到的。以戚继光的能力,“直欲捣祁连”的大功业也是指日可待的。但问题是,这个上策,明王朝是绝不会选的。此时的明朝,重文轻武已是风气,武将被猜忌也是常事儿。整个大明朝防武将,比防贼还认真。于是戚继光的“上中下”三策一提出,接着就招来一堆口水,可怜满腔热血的戚继光,进京后一度被闲置在一边儿,别说“捣祁连”,工作都不给安排。

  500

  好在朝中还有张居正、谭纶等明白,在他们的支持下,戚继光先做了蓟辽保定昌平练兵总兵官,而后长期担任蓟镇总兵。虽然“练兵十万”的上策一直没实现,但获得充足支持的戚继光,至少还实现了“下策”——打造了三万多人规模的十二座车营,修起了稳固的长城防线,揍得北方鞑靼部落痛哭流涕求投降,曾经战火纷飞的蓟镇,获得了持久的和平。而戚继光苦心打造的这支铁军,也打出了明朝的军威,撑起了国威军威。

  以这个意义说,在当时的环境下,虽然戚继光最终执行了下策,但以结果来说,也算是超水平发挥。看过这样的下策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戚继光的老友张居正过世后,劳苦功高的戚继光会遭到朝中各位“精英”的围骂,这位一生不败的战神,晚年竟然要靠焚毁自己的诗稿避祸,明明穷困潦倒,却还为“安然退休”庆幸不已。

  所以就更能明白,为什么戚继光穷尽心血打造的戚家军主力,会在戚继光去世后遭尽排挤。其中作为主力的蓟镇南兵,更在一次次为国扬威后,反遭明朝官员设计伏杀。这样的明朝,也在末期时落到兵力孱弱,遭到双线吊打的境地。这个时候,不会再有下一个戚继光挺身而出,献出救国的上中下三策了。就算有,这样的明朝,哪怕“上策”也救不了。

  参考资料:顾宏义《天裂: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实录》、范忠义《戚继光评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