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罗拒绝可乐称要喝水!长期喝可乐的危害有多大?多数人都不知情…

天气越来越热了,可以说已经到了酷暑难耐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往往是电扇:

500

或者是空调:

500

这个时候可能会发现,是不是还差了点什么?是的,差的就是它——快乐肥宅水!

500

加了冰的可乐,这仿佛是夏天一大享受!

最近,在欧洲杯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C罗将面前的可乐拿开,并且表示应该喝水。

500

葡萄牙球星C罗将他座位前的可口可乐移开,并示意应该“喝水”

而平时也有很多人认为,可乐是不健康的饮料,应该少喝。

500

其实大家对可乐等饮料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疑惑,比如可乐为啥那么让人“上瘾”?饮料喝多了究竟有没有危害?无糖饮料是不是比平常的含糖饮料更好?自己的健康情况是否适合喝饮料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喝可乐了解饮料!

可乐为什么让人欲罢不能?

可乐属于碳酸饮料(俗称汽水)的一种。市面上普通可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首先是水;其次是糖分,如白砂糖(蔗糖)和果葡糖浆(果糖和葡萄糖组成的混合糖浆);最后是一些食品添加剂,如焦糖色、磷酸、咖啡因、香精和二氧化碳等。

500

普通可乐的含糖量比较高,大约在10.6g/100mL,也就是说一瓶500mL的可乐大约含53g的糖,这相当于12块方糖(约重4.5g)的含糖量,而一根棒棒糖大约重9g,所以,一瓶可乐的含糖量大体上与6根棒棒糖的相当。

可乐的口味主要是由糖分带来,加上磷酸和碳酸的酸味,以及咖啡因带来的微弱苦味,这些共同成就了它独特、怡人的口感。

另外,可乐里的碳酸在进入我们胃部后,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分解,二氧化碳排放出来会把体内的部分热量带出来起到清凉效果。所以,酷暑的夏季,可乐往往让很多人“欲罢不能”。

长期喝可乐有哪些危害?

即便是“欲罢不能”,可乐也是不能当水喝的。

可乐的含糖量比较高,从营养价值上看,它相当于纯能量食物。长期喝可乐,还没有运动或锻炼的习惯,比较容易带来体重超重或肥胖的风险,进而可能会促进一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比如糖尿病等。

500

另外,可乐的pH值比较低,属于高酸性的饮料。而我们牙釉质(牙齿表面那层最坚硬的物质)脱矿的临界pH值大约为5.5。

长期喝可乐容易降低我们口腔中的pH值,造成牙釉质脱矿,长此以往,严重的还可能会影响到牙齿表面的平整,增加食物残渣附着的风险,进而引发龋齿等疾病。

另外,可乐喝太多或长期喝都可能会刺激到胃黏膜,而且分解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会产生腹胀、反酸等症状。

所以,可乐可以适度喝,但不宜长期或大量饮用。

无糖饮料更健康?

无糖可乐等饮料会用甜味剂替代糖来保持口感,如阿巴斯甜和AK糖(安赛蜜)等。

食物的甜度一般会用蔗糖作为评价基准,而甜味剂的甜度大约是蔗糖的几十至上千倍,所以,只需要一点点甜味剂即可产生同样理想的口感。

500

而且,一般同时使用多种甜味剂还能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达到1+1>2的效果。

从营养和安全性上看,用甜味剂替代糖分的无糖饮料几乎不提供营养素,而且是安全的,可以适当喝。

但是,考虑到甜味剂往往能刺激我们大脑产生一些兴奋,比如增强食欲等,喝太多或者长期喝有可能会提高我们对其他食物的摄入,从而造成能量摄入不平衡、过多,在体内积累转化成脂肪等。

500

因此,无糖饮料也要适度饮用。

哪些人不适合喝饮料或喝太多?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过度饮用,适当喝一点饮料并没有风险。

但是,对体重控制有特殊要求的人群,为了避免对能量摄入的潜在影响,不太适合喝饮料。

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也不适合喝饮料,以防止龋齿和过度偏爱甜食,影响到日常饮食、造成营养不均衡。

500

另外,孕产妇和有代谢性疾病等特殊人群也不适合喝饮料,避免潜在的一些风险,如胃部不适、血糖波动等等。

生活中如何健康喝饮料?

首先,饮料的品种非常多,无论是哪一种饮料都不能完全替代白开水,生活中我们应选择白开水作为主要的补水来源。成年人每天要饮水1500-1700mL(即7-8杯)。

其次,饮料中或多或少会添加糖,而添加糖是纯能量食物,也是游离糖,比非游离糖(水果中果糖、牛奶中乳糖等)的危害会大一些。

如未加工的水果中的糖在植物细胞中由细胞壁包裹着,消化起来会缓慢些,直接吃水果就不容易患龋齿,而喝了鲜榨果汁后患龋齿可能性会增加。

所以,热衷喝果汁的需要注意了,水果榨汁后有些营养成分会流失,尤其是膳食纤维会随固体残渣丢弃。从营养价值上看,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500

第三,购买饮料时要学会查看标签,注意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最好选择添加糖少、成分表中糖含量低的饮料。

最后,按照我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我们每天通过添加糖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最好控制在5%以内,相当于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

综上所述

可乐等饮料通常含糖量不低

不是不能喝但要注意适度

不要由于喜爱而喝太多或长期喝

更不能完全当水喝

否则可能会引发肥胖和龋齿等状况

本文专家:章肇敏,食品科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本文审稿: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