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丨承包鱼塘,不为泡妞只为养鸟,这是什么操作?

500

这是城君原创的第1160个城市故事

早上8点,深圳湾畔,

路面的车龙还没摆开,

天空的“早高峰”已到货。

大规模的鸬鹚成群结队涌来,

队伍时而一字形,时而人字形,

用了1分多钟,才通过海港上空。

从上周开始,

候鸟们又过来南方度假了。

它们白天飞到深圳湾吃饭,

晚上回去香港睡觉。

500

与深圳一线之隔的,

就是香港米埔保护区。

你在里面走一趟下来,

能看到、听到300种不同的鸟儿。

想到鸟类保护区,

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红树林,

但奇怪的是米埔外围全是水塘,

步行穿越这片外围区域要20分钟。

这让人不禁产生疑问:

500

500

湿地的小岛停驻着几只黑脸琵鹭。

其实,除了广为人知的红树林,

这些池塘也是重要的湿地。

 

这些池塘,叫做基围塘,

常出现在咸淡水交界。

广东人熟悉的基围虾,

最初就养在这些地方。

自1940年代开始,

渔民在红树林的周边挖河道,

再用挖出来的泥土包围红树林,

形成一块一块的基围。

500500

基围里养大的基围虾。

在秋天,涨潮时打开水闸,

小虾、牡蛎随潮水涌入基围,

然后吃红树的落叶长大。

到冬天,渔民放干基围,

捞出大虾拿去卖,

塘底露出不太值钱的杂鱼小虾。

来自西伯利亚的鸟儿,

喜欢到深圳湾的红树林筑巢,

再到排干水的基围里,

吃上几顿基围虾自助餐。

基围养虾,绿色零污染,

人好、鸟好、自然好。

500

一个正在放干的基围,能同时招待1600只鹭鸟。

可惜好景不长,

80年代港深迎来快速城市化,

新盖的高楼替换原来的渔村。

当时只顾发展经济,

没多少人留意自然保护,

废水垃圾直接往海里倒,

严重污染了深圳湾的海域,

逐渐不适合鱼虾生长。

很多渔民放弃基围养殖,

或者干脆砍掉红树林,

改造成现代的深水鱼塘。

500

80年代的深圳红树林岌岌可危。

500

 

突然“城市化”的浪潮袭来,

把一万公里的旅行节奏全打乱了。

鸟类对栖息地忠诚度极高,

只要认定了那片红树林和基围,

就是那里的死忠粉。

一旦栖息地被完全破坏,

整个种群会消失殆尽。

保护水鸟,

最关键的是保护栖息地。

500

图/Neil Fifer

经济发展起来,

回头一看环境却破坏了,

实在得不偿失。

于是,香港政府联合自然保护组织,

努力给候鸟重建一片安乐窝。

他们挖走基围堵塞的淤泥,

在里面垒起高低不一的小岛,

方便不同腿长的鸟类停歇。

四周还配有水道,

适时调节塘里的水位高低。

每一只路过的鸟儿,

都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500500

米埔自然保护区里,基围占了好大一块。

平衡自然和经济,花钱也不少。

香港政府每年几十万元,

向当地渔民收购没什么经济价值的鱼,

用来喂过冬的鸬鹚。

毕竟,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

500

谢谢你们请客。

近年来,深圳参照米埔的经验,

清淤还湖、回购鱼塘和补植红树林,

在城市海滨建起丰富的生态结构,

每年冬季吸引近200种候鸟来栖息。

500

深圳的观鸟胜地除了深圳湾,

还有海岸线长133公里的大鹏半岛。

去年冬季,大鹏发现了5种新的候鸟,

再一次刷新深圳的候鸟名录。

这里生态保存完好,

被誉为深圳“最后的桃花源”,

连候鸟也用翅膀来给大鹏投票。

500

当你漫步海滩看落日,

耳听鸥鸣,脚踏浪花,

一定打从心底里,

希望留住眼前的美景。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