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从困境中突破,在痛苦中觉醒?

500

1

今天先不写干货。

我有三个问题问大家。

第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过明明对现状不满意,想改变但就是没有动力?

第二个问题:你有没有过尝试作出了改变,但发现没什么变化,然后就慢慢放弃了?

第三个问题:你有没有在第一个、第二个问题之间反复徘徊,然后有一天突然觉得,人生还是不要折腾的好?

这三个问题,不用着急回答,看到文章最后,你会明白更多。

因为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应人生的三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以前,大部分人因为原生家庭的局限,因为自身学识、经验的不足,很难对自身或者世界有什么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一般人都是从青春期、初中开始,才开始用另一种视角去观察自己、自己的父母、自己所处的环境,然后感到不满。

比如觉得自己为什么没有其他人高挑、漂亮,自己的父母为什么没有其他人的父母有钱、有本事,自己为什么会过得这么不开心,感到压抑?

然后人生第一次,从内心生出改变命运的想法和渴望,这就进入了第一个阶段。

在第二个阶段,从高中到大学,有部分人开始尝试觉醒。

他们开始思考人生,开始期望自己也能一呼百应,开始幻想伴侣,也能像小说里那样有白富美、高富帅相伴,他们中的部分人开始努力。

有的在学习上进入死拼的状态,有的尝试各种社团活动/学生会/兼职,觉得这样可能就能实现突破。

然而,绝大部分人都难以在这个阶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紧接着,就像被扫地出门一样,突然就进入了社会。

工作以后,一切按部就班,住房/婚姻/各种压力接踵而来,很多人都来不及喘口气,就浑浑噩噩地到了30岁。

这时候举目一望,发现期望的人生离自己十万八千里,拥有的不满足、想要的又得不到,但与此同时,生活里大部分的东西都妥协了。

房子将就住吧,工作将就干吧,婚将就结吧……

虽然有时候也会从心里突然涌动起一阵不甘,但很快就会在生活琐碎中归于平淡。这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不用怀疑,虽然具体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可能不一样,但大部分人都会像写好的程序一样经历这三个阶段,过程大同小异。

 

如果我只是写鸡汤,那么只需要用优美语句把上面的每个阶段展开说一说,讲几个故事,然后感叹一句:

这就是人生啊!

收尾。

2

只可惜我不是。

所以我多想了想,查了查资料,看到一个曾经同样迷茫的人。

1912年的时候,有个年轻人,也进入了人生第一个阶段。

19岁的毛泽东,从省立第一中学退学了。

这时候的他,虽然对现状不满,但更多的是无从选择的迷茫。

在这之前,毛泽东先是在中学里上了一段时间的课。

没过多久,黄兴连开三枪的广州起义爆发了。

毛泽东激动了,他写了一篇文章,提出要请孙中山当大总统,康有为做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这是他第一次公开表达自己的政见。

但事实上,那时候的他连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之间的主张分歧也弄不太清楚。

很快,辛亥革命爆发了,他又激动了一把,去参加了几个月的革命军。

退伍后,他天天看报纸上的广告,准备报考学校。

一开始报的警察学校,后来看到有一个制造肥皂的学校,不仅不要学费还能有工资,想要学一门手艺的他,改了自己的志愿,决定做一个肥皂制造家。

然后,他一个在政法学校上学的同学,建议他报考政法学校,说这个学校三年毕业后就会变成公务员,连司法考试和国考都免了。

毛泽东再次激动了,他交了一块钱的注册费,准备学政法。

结果在考试之前,又听另一位朋友的建议准备读商业学校,做经济人才。

他把这件事写信告诉了父亲,这让本来就想让儿子经商的父亲非常高兴。

毛泽东去商业学校待了一个月,发现商业学校居然用英语教学,连普通话都没过关的他一怒之下退学了。

这以后,英语成了他的一块心病,直到几十年后他在福建养病时,还随身携带一本《模范英语读本》,天天朗读一段课文。

折腾了一大圈,毛泽东回到了文章开头的起点,他考进了省立第一中学。

 

在这所正规的中学里,他只待了半年就又退学了。

除了没想明白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外,那段时间,他甚至连思想都是混乱的,因为接触各种社会思潮,他的想法成了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乌托邦社会主义等等的奇怪混合体。

甚至于,几年以后,毛泽东还成了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赞同许多无政府主义的主张。

但他毕竟还是没有走入第二、第三阶段的死胡同。

他最终从迷茫中找到了自己的路。

七年后,他在自己创办的《湘江评论》发刊词上,写道:

天下是我们的天下,国家是我们的国家,社会是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1919年7月

斩钉截铁,振聋发聩。

从一个前路模糊、思想混乱的迷茫青年,到目光清晰、信念坚定的革命者,我把这个过程叫做:觉醒。

他是这么做到的?

 

3

觉醒的道路,从来就没有什么一蹴而就。

所谓的顿悟,无一不是经过艰辛的寻找和痛苦的思考后,突然有一天的福至心灵。

就像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佛陀的菩提树下开悟。

孙中山把人分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三类。他认为,先知先觉者创造发明;后知后觉者仿效推行;不知不觉者只是竭力乐成。

而现在的我们,大部分都成了对生活麻木不仁的不知不觉者了。

一方面,现代社会里反智的东西太多,真正能引发思考的内容被淹没在了大量的垃圾信息当中。

另一方面,低成本的娱乐,也就是所谓的奶头乐,可以让你陷入无需思考的舒适区中,少有人愿意主动跳出来。

但不愿意思考不代表不痛苦。

我的公众号里长期有大量留言,知乎也有无数私信,我处理和回复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来信的速度,一段不处理,私信堆成山。

 

500 

而大部分的问题归结起来都是,我如何才能不碌碌无为,如何才能不后悔终生。

但所有人似乎都没有明白一个道理:

他们都在等着世界改变,或者有人来改变他们。

却没有想过,要想改变自己的境遇,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自己。

这就是我在读现当代史时最大的一个觉悟。

为什么同是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博古、王明,都无法带领人民走向胜利,而毛泽东可以?

 

因为他们突破不了自我。

陈独秀连自己的个人习性都改变不了,向警予那时候就经常公开斥责他,因为他喜欢讲“黄段子”。

有一段时间,他竟然和一个女的玩失踪,导致当时的中央居然找不到负责人了,被逼着在报纸上登暗语版的《寻人启事》,这在党史上绝无仅有。

而博古、王明等人则抱残守旧,不管环境是什么样,反正我学的就是这些东西,就是要照搬照套,只有你们来适应我,没有我来适应你们!

但毛泽东不是这样,在改变世界之前,他首先做到的是改变了自己。

4

我查了很多资料,把他这种自我改变的方法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三条。

 

一、大量的阅读和思考

从省立中学退学后,毛泽东寄居在湘乡会馆,每天都去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看了大量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书籍。

但看书只能增长知识,而有“知识”者,未必就有“觉悟”。

要想真正的觉醒,光靠读书是不够的。

多年以后,再倒回来思考这个问题,发现早在中小学时学的一句话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学而不思则罔。

只可惜,那时候还以为自己已经明白这句话了,后来才知道,那时候的明白根本就不是真明白。

除了读书,毛泽东还广泛地通过写文章、和人交流辩论,参加哲学会、新闻学会,旁听大学功课、听大V讲演,去印证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意孤行。

多少年轻人,自以为掌握了一套人生的理论、生存的法则,就开始封闭起来,拿着一套不成熟的理论四处碰壁,却拒绝思考改变。

而毛泽东的思考到了什么程度?

我看到1917年他写给好友萧子升的一篇书信里,在谈到当时签订的“日俄协约”和日本政府对我国的政策时,毛泽东叹道:

“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劲敌!感以纵横万里而屈于三岛,民数号四万万而对此三千万者为之奴……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与毛泽东说的“二十年内必有一战”精确吻合,这是什么样的判断和思考?

令人震惊啊!

 

二、去那些你不曾到过的地方

年轻时的毛泽东去过很多地方。

即使北漂、蜗居的时候,还不忘冬天跑去天津看海。

离开北京后的毛泽东,一路走过大江大山。

他在保定的城墙上走了一圈,在三国里有名的徐州城墙和南京城都绕过一次,登泰山,拜孔庙,开阔心胸。

他自己说,这些事情,在那时候,对于我好像是除了遍游湖南外最大的成就。

当你陷入日常的琐碎生活中碌碌无为时,走出来,到那些不曾去过的地方去,就很可能会激发起自己想要努力改变的斗志。

这就像很多人去了某个地方,就真的做出了某个重大选择一样。

但这种游历,不是去旅游打卡,而是真正去感受自然的壮丽,去体会人文历史的深厚,在陌生的环境中去追问自己的内心。

 

三、要找到初始的动力

心理学里有个巨轮效应,一个特别沉重的大轮子,我们刚开始推的时候十分费力和缓慢,但是,这轮子一旦推动起来,就会自己转起来,此时我们只需要轻轻用力就可以。

自我觉醒后的改变也是这样,在走出第一步的时候总是很难,但只要下定了决心,有了那种坚定的信念和动机,保持下去就容易多了。

关于如何找到这初始的动力,我曾经总结过一些,比如受到一次强有力的刺激、比如得到一次深刻的教训、比如责任心或者情绪爆发……找机会我专门列几条干货,写给大家。

这里重点说一条,那就是强有力的刺激。

1910年,毛泽东年仅17岁,正是三观塑造的时候。

长沙发生饥民暴动,清政府派兵镇压,把被杀的人的头挂在南门上。

当消息传到韶山的时候,很多人都很义愤填膺,但没过几天就忘了。

毛泽东却久久不能平静,他觉得那些参加暴动的人都是善良的老百姓,只是被逼的走投无路才起来造反被杀。

不久后,当地的哥老会和地主发生冲突,逃到山里建了一个根据地,但最后还是被残酷镇压了。

这一连串的事件给他年轻的心灵,留下了永不可磨灭的印象。

几十年后,斯诺在同他聊起往事的时候,虽然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但这段他仍记得清清楚楚,甚至于还清楚记得那个带领人民反抗的哥老会领袖叫庞铁匠,最后也被砍了头。

这些事和他后来所经历的一切相比,小的微乎其微,但他却从来没有忘记,他对斯诺说,这几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的一切举动都有了一个最初始的心,那就是对普通人深切的同情。

七年以后.他把深埋心中的这种简单的同情心,进行了升华。并写下了一篇叫做《心之力》的论文,他总结道:

人类之目的,在实现自我而已。而成人之美/舍身救人/杀身成仁,都是为了实现自我。(关注“栩先生”后,回复“心之力”或“心力”可以看到这篇经典原文)

就在写完论文不久,毛泽东和同学到湘潭昭山游玩,晚上住在昭山寺里,他和同学交谈,提出了更明确的观点:

如果只是为了衣食住这三样就感到满足,那么,人生就太没有价值了。

在说下这句话的同时,那个16岁还浑浑噩噩、不知自己要干什么的毛泽东不见了,一个立下恢弘志向的毛泽东觉醒了。

 

5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觉醒的道路都是知易行难,道理似乎都很简单,但要把每一条都不折不扣地做到,并且领悟于心却殊为不易。

有效的捷径只有一条:

找一个人来对标学习。

心理学里还有一个罗森塔尔效应,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而这种暗示,有时候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这不是简单地去崇拜一个偶像,而是要头脑清晰地去分析这个人的成败得失,并得出最适合自己的结论。

像年轻时候的毛泽东,先后崇拜过曾国藩、康有为、梁启超,接受过孙中山的思想,佩服过陈独秀。

他受这些影响有多大呢?

因为喜欢曾国藩,他曾利用假期两次入曾国藩曾读过书的岳麓书院寄读。

当时岳麓书院的讲堂门口挂着一块牌匾,也是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学士人所推崇的学风。

毛泽东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二十多年后,毛泽东对牌匾上的四个字做了新的解释,并写下来嵌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大门口,直到现在仍刻在中央党校的大门处。

那就是:

实事求是。

这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所在。

 

古人说:见贤思齐。这四个字的重点不是思齐,而是见贤。毛泽东从史书中、从社会中寻找贤者,而现在我们也应该去寻找对标的优秀人士。

我的这个号,永远都是在探索和研究人到底该如何面对和思考这个世界和他人,到底该如何才能成长为更理想的自己。

只不过,我也要找一个对标的对象。

所以我写了很多关于名人的思考。

比如:马 云 少听听马云说的话 多看看阿里做的事》

比如:黄 磊黄磊:想明白这3个问题,才知道如何过上 “向往的生活”

比如:雷 军雷军:我的天赋无数,但你能学到的只有一种

比如:曾国藩曾国藩、梁启超:超级牛人如何沉迷游戏

比如:王阳明若觉人生多困境,愿君读读王阳明

然后我发现,所有的这些人,都没有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那么适合拿来分析和学习。

一个出生在乡野小山村的农家子弟,一个和张国焘之流相比输在了起跑线上的人,一个也曾经找不到出路而感到迷茫的人,最终通过苦苦探寻,找到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并为之奋斗终身,创下了不朽伟业。

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离我们并不远,他的文字史料多不胜数,可以相互印证。

如果你有心,现在到北京毛主席纪念堂,还能瞻仰他的遗容。

我有时候都在想,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偶像可以是范冰冰,是抖音温婉,是斗鱼发姐;现在的自媒体,写到成功人士就是张雨绮暴打老公,就是某网红月收百万。

为什么年轻人的偶像不能是青年毛泽东,为什么没有人去写写年轻时的毛泽东如何在逆境中成长?

《论语》里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我们如果要找一个人来学习,当然就要找那个时代里最优秀的人来学。而当你尝试着用一个平行的视角去看毛泽东,去读他,思考他,了解他青年时期的人生轨迹,他的行为、他的思想。

你将会发现,他的才华和努力撑得起他所取得的事业成功。

至于为什么不写他的后半生,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后半生的毛泽东是政治人物,我们又不搞政治,分析起来有什么用呢。

毕竟,对普通人而言,观点之争,政治之争都是无意义的,只有自己的成长,才是真的。

我们去看他,学习他,只是为了更好地帮助自己成长,不是为了争什么你对我错。

希望大家早日想明白这一点。

所以,今后我仍然还会立足于成长的角度来写毛泽东,同样也会写更多的成长的干货、心理学和思维的方法,去解析优秀人的品格修炼。

因为,当你对境遇不满,想要改变环境的时候,你最应该做的,应该是从优秀的人身上学会该如何改变自己。

—— END ——

我是栩先生,这是我的个人原创微信公众号(ID:superMr_xu)。喜欢我、想第一时间读到我的原创文章,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