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国民顶流」,笑着笑着就哭了

作者|  Scott

来源|  影探

  前些日子好莱坞最热闹的场面,莫过于《老友记重聚特辑》上线。

  16年后“老友”重聚,追忆友情点滴,畅聊国民情景喜剧的台前幕后……

500

  等等,情景喜剧?

  这个名词好像很久没听过了。

  想当年,它曾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国剧之光、下饭经典。

  《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家有儿女》《武林外传》……

  然而其中最“年轻”,时至今日仍被叨念的《武林外传》,已经15岁了。

500

  《武林外传》导演尚敬 

  风靡一时的国民人气顶流,为何沦为时代的眼泪?

  要聊这个,我可就不困了。

  >>>>28年浮沉记

  1991年,王朔正筹拍《编辑部的故事》。

  有人提议,既然《编辑部的故事》室内棚拍,又有喜剧风格,不如按照情景喜剧制式拍摄。

  王朔动过念头,可惜摄制组搞不懂如何操作,只好作罢。

  多年后提及这事,提议这人三分遗憾、七分庆幸。

  遗憾的是国内情景喜剧起步延后;庆幸的是国内首部情景喜剧得以留给自己。

  他就是英达

500

  英达

  英达家世显赫。

  父亲英若诚是中国首位国际影帝,曾担任文化部副部长。

  书香门第自有家学传承,英达从小爱演戏、爱导戏,更爱撺掇朋友演戏。

  其中就包括他的发小,高中同桌姜文

500

  图源:网络

  1984年,北大毕业的英达赴美深造,学习戏剧导演和表演。

  留学期间英达偶然参观美国情景喜剧《考斯比秀》录制,不仅看得懂并且大受震撼。

  从此便决心把“舶来品”情景喜剧带回中国。

500

  《考斯比秀》 

  英达回国时,国内还没有“情景喜剧”这个名词。

  他找来王朔,两人一合计决定把英文“sitcom”拆开直译,有了“情景喜剧”译名。

  1992年,两人商量了几百字大纲就预备筹拍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

  当年王朔跑到东北,陪投资人喝酒滑雪加唠嗑,一通忽悠谈下投资。

  酒桌上临时起意,王朔借着酒劲随口给这部八字还没一撇的剧定下了剧名:

  《我爱我家》

500

  王朔、英达

  至此王朔仁至义尽,事了拂尘去,深藏功与名。

  溜到海南度假间隙,他给英达推荐了更合适的编剧人选,梁左

  彼时梁左已凭《虎口遐想》等春晚相声成名,喜剧风格市井不失内涵,通俗不乏深刻。

  英达如虎添翼,把梁左聘为文学师,为全剧剧本把关。

500

  英达、梁左 

  1993年,英达执导的国内首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登上荧屏。

  展开聊《我爱我家》,那得是一本书的体量,各种八卦秘辛,有机会细说。

  单说那年《我爱我家》如天降紫微星,出道即巅峰,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

  不仅为观众普及了情景喜剧概念,星星之火点燃中国情景喜剧市场。

  更成就了英达“中国情景喜剧之父”的江湖地位,“英式喜剧”开宗立派。

500

  《我爱我家》之后,英达成立影视公司,继续深耕情景喜剧市场。

  先后推出了《中国餐馆》《候车大厅》《闲人马大姐》等佳作经典。

  鼎盛时期,全国近百家电视台6~7时“饭点”同时播放“英式喜剧”,取名“630剧场”

  真·下饭剧鼻祖。

500

  同时,他还在继续培养中国下一代喜剧人才。

  最得意的弟子是吕小品

  小品,听这名就知道是为喜剧而生。

  1994年,还在中戏读书的吕小品被英达“薅”到《我爱我家》剧组,从此便一发不开收拾。

  之后几年,跟随英达连导带演了上千集情景喜剧。

500

  吕小品

  2001年,英达两部作品改写了中国情景喜剧历史。

  一部是英达和吕小品合作导演的家庭情景喜剧《东北一家人》

  借东北喜剧席卷之势破圈,《东北一家人》火遍全国。

  饰演牛小伟的吕小品一夜成名,留下了“屌丝鼻祖”“东北老舅本舅”经典形象。

500

  牛小伟

  另一部则是英达担任总导演的青春偶像情景喜剧《网虫日记》

  相较之下,这剧知名度稍弱,但幕后主创大有玄机。

  本剧导演吕小品和林丛,吕小品不多说,林丛后来拍了《家有儿女》

500

  左2导演林丛 

  剧中主角名叫“宁财神”。

  编剧宁财神玩了一个小心思,把笔名留在剧中,完成了编剧处女秀。

  次年,吕小品带着“新人编剧”宁财神“新人导演”尚敬合作拍摄情景喜剧《都市男女》

  借此机会,尚敬和宁财神结缘相识,一见如故,组成了搭档。

  “英式喜剧”开花散叶,由吕小品把中国情景喜剧的接力棒传到了尚敬手中。

  “尚式喜剧”迎来了全盛时代。

500

  宁财神、尚敬

  尚敬用《炊事班的故事》《都市男女》《健康快车》三部佳作试手。

  2006年,尚敬和宁财神合作打造的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横空出世。

  《武林外传》成就勿须赘言,15年后仍然活在表情包中足以证明影响深远。

500

  几乎同时,英达也推出了一部被低估的抗日题材情景喜剧神作《地下交通站》

  剧中对时代、民族的讽刺铿锵有力,摹写入木三分,堪称国剧又一巅峰。

500

  盛世美颜贾队长

  “尚式喜剧”风头正劲,“英式喜剧”如臻化境。

  中国情景喜剧一脉相承、齐头并进,按理说前路一片大好。

  谁承想,下一部能叫出名字的情景喜剧是2012年的《爱情公寓3》

  再往后,虽仍有如《外来媳妇本地郎》地域情景喜剧,可惜再也看不到国民经典。

  28年快得很,弹指一挥间。

  中国情景喜剧浮沉就此告一段落。


  >>>>敢问路在何方

  聊到这儿,诸位不免和我一样好奇:

  为何十多年前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如诅咒般戛然而止?

  究其原因,不敢妄下定论,和大家探讨几个小想法。

  首先是编剧断代

  情景喜剧对于段子的精度和情节的设计有极高的要求。

  只有段子没有情节那叫脱口秀;只有情节没有段子那叫诗朗诵。

  拍摄《我爱我家》时,编剧梁左每集的酬劳是2000元。

  当时剧组最大咖宋丹丹每集片酬为1000元,年龄最小的关凌只有50元。

  收益足见剧组对编剧的重视。

  梁左英年早逝,后来的编剧偶有成名但大多迅速归于平庸。

  容不下对编剧数以爽计尊重的制片模式,招不来顶级编剧加盟,自然致使编剧断代。

500

  C位梁左

  其次是演员断层

  情景喜剧表演风格介于舞台剧和影视剧之间,对演员演技要求高。

  太过戏剧显得矫揉造作,太过生活又平淡乏味。

  一流的情景喜剧,往往得找实力强劲的素人主演。

  不仅因为“便宜”,关键是素人没有人设包袱,可塑性强、豁得出去。

  当年《武林外传》爆红后,剧组还能面对面和粉丝唠嗑,可见一斑。

  流量为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市场,素人主演难得出头天,也就促使演员断层。

500

  最核心的是时代变了

  正如前面提到的“630剧场”,情景喜剧承载的重要意义是“下饭”。

  关于它的美好回忆,往往具象为电视机前,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画面。

  然而如今电视市场量价齐跌,开机率只有十多年前的三分之一。

  观众的收视不再局限于电视端,开始向手机等移动端媒介倾斜。

500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收视阵地转移,观众对于内容的要求也随之变化。

  相较于主流影视剧,情景喜剧的“短平快”模式似乎更适配移动端。

  可是相较于几分钟就能给人笑打鸣的短视频,情景喜剧又太“慢”。

  情景喜剧并没有消亡,它可能只是没有适应变化。

  深知情景喜剧命不该绝的创作者们这些年仍在求新求变、尝试转型。

  好久不见的“中国情景喜剧之父”英达,闭门造车多年,最近就闹出了点动静。

  5月8日,英达正式入驻快手。

500

  作为英达全网首个社交账户,他在其中回顾了不少经典作品片段:

  前两年爆火的季春生同志演绎《我爱我家》“葛优躺”名场面。

  沈腾、邓超、冯小刚等明星在《东北一家人》的神客串。

500

  同时,英达还透露即将携最新情景喜剧作品《放学以后》回归。

  目前该剧主演阵容尚未选定。

  总的来说,中国情景喜剧浮沉28年,一路走来有过高光有过低谷。

  作为观众不断回味经典,感慨荣光不再同时,

  祈愿有朝一日王者归来,重新找回曾经那些简单纯粹,捧腹隽永的欢笑时光。

  中国情景喜剧,28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点击「影探」阅读原文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