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史笔记事,青春绘章

©镜像娱乐原创

文丨李芊雪

编辑丨于华东

2021年上海第二十四届国际电影节以《1921》启幕,适逢“庆祝建党100周年”,恰如其分。

从筹拍阶段关注《1921》。同为荧幕前观众当中的一份子,对群星闪耀的主旋律献礼影片早已不陌生,加之大量讴歌建党百年的文艺作品鳞次栉比各见高格,有点担心《1921》的表现空间,被迫重叠或者压缩。

500

好在看到影片之后,疑虑已经打消:《1921》不同以往的建党主旋律作品用时间跨度完成史诗叙事,而是选取1921这一年的横截面,在时空的宽度里开拓叙事空间;讲故事的视角变了,李达、王会悟等同样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过突出贡献,但却常处于建党故事支线上的人物也成为了叙事主体之一。

而当镜头定格在望志路106号的时候,追逐角色往前跑了一百年的思绪被拽回来。同样的筚路蓝缕热血激荡,不一样的是青春气质与生活烟火气更浓郁了。

英雄少年的青春激荡

青春书写是每个时代都必不可少的。

每一代的青春故事,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精神气质,它们深入人心的程度总是真实反应一个时代年轻人的价值追求。影片《1921》的“青春书写”,令相隔百年的两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彼此互文。1921年前后,租界林立的上海,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将理想化作救国救民的信念,青春是底色;以当下的眼光回望过去,青春是共鸣。

500

早些年的主旋律电影更多地描绘伟人形象,特别是对于有着全面而丰富的历史记载、对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领袖人物,在宏观层面展现其在历史进程中产生的重大作用时候多,在微观层面关照其个体性格、情感的时候少。

《1921》在浩瀚的传记中寻找人物性格的蛛丝马迹,观众看到的不再是伟人的史传,而是一幕活泼雀跃的青春颂歌。该片紧紧围绕“先辈少年时”做文章,展现出人物的不同侧面,同时证明了表现伟大和崇高不仅能够通过严肃叙事来实现,用更具有“烟火气”的方式打开厚重的党史,别有一番滋味。

毛泽东半个人被挤出铛铛车的车窗,包袱也跟着晃动;喜欢跑步,是不折不扣的运动健将。李达性格直率,却对妻子王会悟格外温厚;常年伏案工作搞坏了肠胃,明明是无辣不欢的湖南伢子,李达家里的饭桌上却看不见一个辣椒渣。这些零散、细碎且充满生活气息的人物塑造,使得先辈们以不同以往的形象出现在大银幕上。

500

人物形象的成功也得益于年轻演员真实到位的诠释。《1921》的演员班底有很多新生代实力派演员加入。年龄和阅历正相关,人的气质也会随着经历增多而不断沉淀,能够焕发出更为醇厚的韵味,在表演方面能够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神态的调节塑造出层次的多样。但少年感则不同,未经雕琢的血气方刚和冲劲,对青春理想一往无前的坚持与笃定,由更加年轻的演员驾驭更为游刃。

采珠于微的红色记忆

精神境界的大气和精神内涵的深度,需要恰当的艺术想象、加工转化才能有效表达。如何将人们或从教科书、历史文献纪录片以及过往影视作品的零星桥段中见过的早期建党历史,这件似曾熟悉又不甚了解的“事理”进行艺术的把握,很考验创作者的艺术功力。

虽然是年轻态的建党故事,《1921》带来的精神震撼力度不减,深具中国传统叙事艺术追求的“同树异枝,同枝异叶,同叶异花,同花异果之妙”。

《1921》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该片把一些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人们耳熟能详的事件放置于故事发生的背景板里,转而去抓取参与建党的热血青年鲜为人知的经历,用零星的、碎片化的细节填补此前大开大合的主旋律作品未曾涉及的地方。

500

“我们的使命将将开始”,“南陈北李”笃定的呼号伴随着火柴燃烧的光芒传遍全中国,原本黑白的画面中旗帜点染鲜艳的红色;《新青年》交付印刷,李达将活字模板中的“百姓”换为“人民”;上海弄堂的天台上,李达、王会悟夫妇望着远方情不自禁哼唱起《国际歌》的旋律。富于诗意的影像语言将历史现实与浪漫的表达融为一体,都说“细微之处见真章”“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影片《1921》四两拨千斤,在这些容易忽略,而一旦触发便能感知到影片澎湃热血的细节里做足了工夫。

另外,该片的细节设计也尤见匠心。大到柏榆巷、石库门、青年杂志社、望志路106号等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标志性地点和建筑,小到铛铛车、褡裢袋、服饰布料,均极为考究,严格按照当时的真实样貌进行还原。为了给镜头运动提供更广的场景空间,剧组对标志性建筑的还原是以群落为单位,而非孤零零的单独建筑,而这一切也为营造意蕴,表现独具特色的艺术意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时俱进的进步史观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主旋律影片,是否有进步史观才见高格。

《1921》前后打磨五年,精心钻研党史,是作为一部表现重大革命历史时期作品的题中应有之意。任何的艺术加工、视角创新都应当建立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否则故事讲得再好,再具创新性,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是进步历史观的基础。

500

在创作策略层面,该片既有对历史史实的敬畏,也不乏遵循艺术规律的再创作,将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伟人,完成了从写神性到写人性的转换。另外,早期党史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熟悉程度并不高,甚至对于早期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伟人们熟悉程度不高:“仅知其名而不闻其事”,《1921》让他们血肉丰满地走进年轻观众的视野。

近段时期庆祝建党百年作品扎堆涌现,讲述建党早期故事的影视剧相对集中,而年轻态、生活化,更为开阔的叙事视野、更多的叙事切入点选择成为这一阶段文艺作品创作的大方向,说明创作者们逐渐意识到,展现历史与艺术加工之间的辩证关系,按照戏剧的创作规律进行创作,也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500

另外,《1921》展现了历史叙事中更加宽广的国际视野。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的,除了来自全国的党员代表之外,还有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且这两人不再是单纯的符号化存在,而是试图从他们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共产国际视域下见证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过程。影片用蒙太奇手法串联起的英国、法国等国家不约而同关注“中国上海”的快切镜头也承担了相似的戏剧功用。

近年来随着年轻观众群体的壮大,受众市场也在悄然酝酿变化,最显著的是年轻受众对主旋律的作品接受程度变高了,这一变化不仅得益于文艺作品本身质量的提升,更与时代社会背景紧密相关。过去的十年时间,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加速腾飞的十年,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比以往更加强烈感受到国家强盛带来的福祉与变化,对于国家、民族的热爱和身份认同空前高涨,处于这样的心境再去了解前人筚路蓝缕的开拓之路,关照自身,珍惜当下,共鸣与感召的力量无形当中得到了加强。

年轻的观众和时代需要《1921》这样的作品,《1921》也需要这个时代以及身处其中的年轻观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