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辩证思维讨论《麒元视角》的观点

      今天晚饭(6月14日)前在B站看了《麒元视角》-7,觉得有必要结合之前看的-5和-6一并谈谈我的理解。如果我没记错,卢麒元也是观网特邀的大佬之一(现在是不是不清楚,反正去年是看到过观网发过很多他写的文章)。直到看《麒元视角》-5之前我未曾接触过卢麒元的书或视频,但我自主思考的一些东西却与卢麒元相近,去年以来与此相关的一些深度讨论及文章在风闻被夹或疑似限流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谈谈自己对卢麒元观点的一些解析,谈谈我所不赞成他观点部分的自主思考,同时向观网用户们宣扬应使用辩证方法论讨论卢麒元的观点,而非断章取义、口号化和二元论地援引卢麒元的话语发泄对社会内生问题的不满。本文不深入探讨时政的热点与难点,请审核君高抬贵手。

       一、关于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列宁和斯大林公开承认过,前苏联模式除了叫做社会主义模式,也是国家资本主义模式。那么这与官僚垄断资本主义有什么关联呢?我的解析是:只要是在工业4.0技术之前的工业科技水平下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就一定需求资本扮演生产活动中商业血液的角色,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自主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由国家控制和引导演变。那么问题来了,国控资本之说是确定了性质,到现实中具体操作层面由谁来代表国家管控资本呢?答案是官僚。于是随着国家资本主义模式相对稳定地发展,国控资本官僚化及至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就成了必然。

       结论1: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出现的本因,是前苏联模式以及中国学前苏联模式运转的必然客观产物,而非某领导人、某些势力或资本本身的主观和主动作为。为何需要强调这点?因为我可以预见的是,很多人在接受卢麒元观点的同时会把具体的人物、职位或企业当做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

       结论2:解决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的问题,根源上不是去解决具体的资本家、官僚、甚至资本本身,而是要立足工业4.0技术水平下的生产力,改革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生产关系。而这个改革要解决的生产关系涉及围绕具体生产的相关要素,诸如供给侧、金融和收益分配等的游戏规则修改甚至洗牌

       二、关于国家机器的深化改革

       作为一个本科专业是计算机,分别在市、乡两级行政机构呆过的人,我对卢麒元提出的通过数字化的广泛运用替代大量官僚化的观点是赞同的,但是我对他未讨论通达观点的路径(或是因为视频被剪)强调预期结果却是不赞同的,我的观点是:

       1.通达改革官僚化预期结果的过程应该是渐进式的。在改革领域,与从空白新建相比“拆除重建”是一个复杂到难以全面规划执行的系统性工程。纵观数百年的世界近代史,西方内部改革大部分都失败了、进而通过对外战争来转移矛盾和减少人口,中国70多年来未通过对外转移主要矛盾来基本实现改革目的表明,中国有自己的经验与方法(从延安整风到全面从严治理和全面深化改革)。因此以其承担着多变量高风险的成本去“打烂重建”(改开前我们有过失败实践),对官僚化进行“控增量去存量”的渐进式改革才是最符合当下国外环境严峻多变形势下的合理路径

       2.数字化的深度运用,是中央公开提出的中国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进入社会主义更高阶段的一个必备要素。从罚阿里的182亿到最近两个月关于房地产税和地方土地转让纳入税收体系等等一系列动作,表明现在的中国有魄力、有能力、有智慧去解决、并且已经在解决卢麒元说的对“三个主权”的僭越。关于对更高阶段的思考,我早于去年5月在风闻写的《阿里腾讯战略殊途同归,真·计划体制可窥雏形》已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层面进行过思考,欢迎广大观友批评指正。

       三、关于学术探讨

       结论1:极其赞成卢麒元说的“不能每个人都想国际关系问题,都想热点问题……调动老百姓内心情绪的这些东西,应该回归主要的问题,核心问题。”因为靠情绪支撑的观点大多会转为唯立场论,对于唯立场论者而言讨论主题的内容与真实并不重要、与自己基于立场的标签化、对错化观点一致才重要

       结论2:学术讨论应该回归实践。我们现在的学术研究、尤其是高校的学术研究往往陷于理论对理论的精深研究,即过度注重单一学科的深度与突破、忽略跨学科综合性的实践。

       结论3:卢麒元的观点结合《税前消息》马逆关于税收的观点一起看,会诱发更多的思考。

       四、小结

       我们现在很多人,在重视青年的同时轻视青年:重于迎合他们的口味去论道或谋利,轻视他们的智商和潜力去自行其是。希望对卢麒元的思想能够有更多理性和务实的讨论,希望中国的社会内生问题能被卢麒元这样的人揭开“见血”,更希望有“居其位践其果”的地方实践成功,最希望的是卢麒元所谓的“个人奋斗与社会奋斗”之说,能够用现实让青年们选择而非理论或情怀让青年们去选择后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