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可往,我亦可往!

1935年秋,随着日寇大军进关,热河、察哈尔、长城各口的失陷。蒋介石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把中华儿女推向了面临当亡国奴的命运边缘。

此时,北京未名湖畔西南角军机处8号变得异常的热闹。

燕京大学的学生代表黄华,北京大学的学生代表俞启威,清华大学的学生代表姚依林........一大批平津地区的学生代表们往来与此,共同商议出《平津十校为抗日救国争自由宣言》。

宣言于1935年11月1日向全国发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中华民族抗日救我的热潮。

而军机处8号,则成为了酝酿这场地下政治运动的军机处。

那位令学生们汇聚拜访的军机处主人,则是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英国《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的记者,埃德加·斯诺。

在学生们的感召下,斯诺不仅帮助学生们联系上了远在南方的宋庆龄,还把学生们的消息第一时间翻译成英文,发给了美共领导下的新闻社。在12月9日当天,斯诺更是带领着大批国外记者上街,走在抗议队伍的最前列。

可以说,学生们如果没有取得斯诺的支持,一二九运动很难取得如此之成功。

500

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斯诺冲破层层阻挠,访问了陕甘宁边区,亲眼看到了“红旗下的中国”。

返回北平之后,斯诺不仅热情的向北大、清华、燕大的青年学生介绍陕北见闻,让国统区的知识青年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还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与海湾出版,让中外进步人士都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真正形象。

我们正面形象的广泛传播,不仅令延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圣地,汇聚了无数拥有崇高理想的仁人志士。

还使得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美国在解放战争期间选择了中立,制止住了蒋介石政府的疯狂军事行动,给我们争取到了一波反推高地的天赐良机。

500

1970年10月1日,斯诺被邀请站上了天安门的城楼,站在毛主席的旁边,检阅一年一度的国庆游行,成为史无前例的第一个获此荣誉的美国人。

毛泽东与美国人斯诺亲密无间的大幅照片被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上,十个月后,尼克松的特使基辛格从巴基斯坦转道秘密访华,开启了中美的破冰之旅。

邀请斯诺不仅是对美国的疯狂暗示,更是向全国人民释放中美从敌对走向携手的重磅信息。

500

回顾历史之后,我们再回归现实。

近日,日本外务省在网站上公布了一份其下属的“国际交流基金会”业务评估报告,针对他国在舆论以及媒体界较有影响力的个人推出了一项赴日参观考察项目。

截至2016年,一共有144人被邀请,其中包含73位个人以及71位团体成员,多名微博“大V”上榜,部分人一个月补助金达到两万,甚至还有不少人为日本专门写了相关的著作。

500

500

抛开情绪来看这个问题,“蒋方舟”们不过是另一个角度的斯诺,访问日本不过是另一个角度的访问延安,《东京一年》们不过是另一个角度的西行漫记。

就像斯诺在美国经常被骂为“美奸”那样,拿了日本钱的作家们被骂“汉奸”,也是必然会出现的。

不过,作为政事堂的读者,可以把问题思考的更深一步。

日本的这项“汉奸”计划开始于2008年,而这一年是中日关系的飞跃之年,中国不仅对日本实现“一年两访”,还受日方邀请邀参加了“八国集团峰会”。

从安倍晋三到福田康夫再到鸠山由纪夫,那几年上台的日本首相几乎都是“狂热的亲华派”。

而且,2008年的奥运更是将两国关系迅速推暖,中日将08年定为“中日青少年交流之年”,每年各派3000多名学生互访,推动两国人民全面参与的“大交流”浪潮,促进中日两国的“国民感情”更加贴近。

所以,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也就不会那么斥责那些交流中日文化的大V们,也不会对这项“卧底”计划那么抵触。

如果不是疫情搞没了去年的奥运,拜登击败特朗普上台,如今的中日关系很可能会达到千禧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数不尽的中日文化交流急需落笔与传播。

而更重要的是,拜登上台以来,就不断的培育我们周边各国的反华舆论力量,通过极端实力挑拨中国与友邦之间的关系,从中欧投资协定到RCEP,最终的议会批准都在面临挑战。

政府是政府,议会是议会,青年民众是青年民众,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铁板一块,一二九运动就是通过青年民众和议会,强行逆转了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这是我们要做的,也是我们要担心的。

如今若是诉诸于极端的民粹主义,对于文化沟通领域上来就扣帽子,搞一棒子打死,打破好不容易建立的中国与邻国之间的文化往来,引发更为激烈的对抗,把人都推到了对立面之上,让我们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丧失了特朗普四年给我们带来的战略机遇。

对于“汉奸”们,骂是需要的,避免软骨的文人沦为日本人的走狗。

但作为一个爱国者,此刻应该做的,是比小日本做的更多更好。

就像北大清华燕京的代表邀请美国人斯诺参加学生运动,宋庆龄邀请美国人斯诺来延安考察,毛泽东邀请美国人斯诺上天安门,我们应该学习我们的前辈们,让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盟涌现更多的新时代“斯诺”。

这正如几天前中央集体学习时说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这才是我大汉之气度!

寇可往,我亦可往!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