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与躺平

内卷与躺平是近来很热的话题。内卷指过度竞争导致再努力也流于无用功。躺平则是从内卷发展来的,与其奋斗而作无用功,不如消极回避生活的挑战,还捎带一点精神胜利法,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不消费、维持最低生存标准,拒绝成为他人赚钱的机器和被剥削的奴隶。

无疑,内卷代表绝望,躺平则是颓废。

必须说,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焦虑,差别只是有没有时间焦虑。年轻人一方面走出家庭庇护,另一方面挑起成家立业的担子,很难不感到焦虑。40年前,改革刚刚开始,守住铁饭碗vs下海赚大钱就是最大的焦虑。但世界变化太快,铁饭碗正在被砸碎,不管想不想,已经身在海中,只有拼力游向彼岸,即使焦虑也不能停下划水,否则就沉下去了。

现在有一个说法:“我们父母的那个年代虽然有他们的限制,但也有那个年代特有的机遇,因为一切都刚刚开始,都是新的,都可以去试试,如果你敢想敢做是很有可能成功的。”这是事后诸葛亮,更加高大上的说法是幸存者偏差。

那个年代的限制和下海的风险是现在很难想象的。最大的风险在于:没有试错,跨出这一步后就没有回头路,不成功便成仁。机遇在没有发掘出来之前,与悬崖峭壁无异,跳下去的是海水,还是深渊,谁也不知道,第一个跳的人是冒极大风险的。那也是缺乏试错本钱的时代,亏了大钱后回家啃老根本不是选项,没人养得起啃老族。不能光看到成功而无视他们面临的风险,更不能无视失败的。在改革中下海淹死的并不少,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成功的故事都是一样,失败的故事各有各的辛酸”。

内卷的最大表现就是“累”,觉得自己的努力看不到效果,看不到前途。一方面不断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如果不努力、不竞争就会落后、淘汰、出局……但努力了也依然在同一个水平上,像一个陀螺,被不断鞭打,但总是原地打转转。实际上未必是原地打转,只是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发大财而已。

改革开放以来,每一个人都在疯狂努力,这是中国经济和生活水平飞速上升的关键。根据麦肯锡公司《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10年以前,92%的中国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年收入在14万元人民币以下,如今已有50%的中国家庭跻身较富裕家庭行列,可支配年收入达14万至30万元人民币。换句话说,内卷实际上主观感觉原地踏步,实际上还是在进步的,只是没有感受到与同辈拉开差距。

同样的努力不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这是因为别人也在努力,更因为努力不等于照抄成功道路。不能总是在量变上寻求进步,必须差异化。在同一片土豆地里,第一个下地的人随手就可以挖到大个的;第二个人就要辛苦一点,但还是能挖到;第三个再努力,也挖不出多少了;第八个不管怎么努力,可能会空手而归。这不是第一个人投机取巧,因为他走进这片地的时候,是带着风险的,这片地里可能什么土豆也没有,地下可能有地雷,这些都是可能的。

在同一片土豆地已经被刨很多遍时,再在这里努力就是无用功了。内卷不是机会减少,而是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同样的机会圈里深挖。所谓当年敢想敢干就能成功,正是因为当年突出了原有的机会圈;当年突出而形成的新机会圈现在就是主流圈了,现在还想在这里成功,就对标当年沉湎于铁饭碗了。

每一代人都需要打造自己的机会圈,才能获得跳跃性的发展,否则内卷是必然的。大城市、大公司、公认行业、名校,这正是原有机会圈,是蓝筹股,注定不容易取得突破性发展,注定要面临内卷的风险。父辈当年靠贩水果、干装修、跑运输赚到第一桶金,现在的年轻一代可能就要靠新质在线服务、机器人、IoT应用了。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要从差异化里找机会,而不是永远拼消耗。成功意味着超出平凡,意味着差异化,而且不只是量变,最大的差异化来自质变。

当内卷成为流行概念的时候,躺平成为流行行为就不意外了。这是对内卷的消极反抗。

感觉不平,奋起反抗,这是正常的。但反抗要有意义,反抗的目的是改变不平。

躺平是需要本钱的。低消费生活方式也是要消费的,最起码房租、食品和其他基本消费要有来源。如果谁年轻轻就赚足了可以余生躺平的本钱,那么恭喜你,躺平是你的权力。但如果躺平需要啃老,那就令人不齿了。《躺平即是正义》的作者说,每天两顿饭,早上是面条加鸡蛋,晚上是米饭加菜蛋,周末可能外出吃鸡排饭,每月花销控制在200元以内,似乎不够点。权且相信ta,但加上房租、水电网和交通,每月200元只能是啃老。实际上,饭钱可能都是啃老的。

另一个问题是:躺平以后干什么,不能天天瞪着天花板发呆。据《躺平即是正义》的作者说,“两年多没有工作了,都在玩”。每月200元出门旅游肯定是不可能的,就是在本地,除非每天在小区门口数树叶,出门玩也是需要花钱的。在家玩游戏不仅需要基本的电脑或者手机配备,还需要网费。游戏还需要相对频繁的机型更新,否则新游戏就没法玩了。这些都是花费。

在西方年轻人里,也有FIRE风潮,FIRE指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或者说财务独立、早早退休。这和躺平有点相像:在生活上俭居缩食,赚足了钱就早早退休,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仔细问问,如果你现在就有足够的钱,你想做什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到世界上到处走走看看,但说到底,这只是“正因为没有,所以想得到”。这种天然的好奇心与交遍天下名嫒、吃遍天下名菜之类的愿望没有本质不同。但是问道走遍天下名胜后,还想干什么,就傻眼了,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想做的事,只是不想做眼前在做的事。很多人的梦想就是赚大钱,但赚了大钱后干什么,并不清楚,因为人生并无确切的目标,也并无真正的兴趣。

FIRE是个悖论。早早实现财务独立是可能的,有不少成功人士做到了这一点。但前提是:

1、 对自己从事的行业具有超人禀赋

2、 热爱自己从事的行业

第一点显而易见,但第二点常被人忽略。工作狂与美食狂、游戏狂没有本质不同,只是工作正好是癖好。FIRE人士必定足够喜欢自己从事的事情,从事业的成就中获得愉悦。人不可能擅长自己无动于衷甚至憎恶的事务的。如果不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急切摆脱眼前在做的事,最多也只能达到平均成就。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财务独立后,赚钱不再是工作的主要动力。然而,工作本身恰是愉悦的源泉,为什么要早早退休呢?越是大拿,越是晚退休,一方面是机构不放他们退休,另一方面也是他们不舍得离开心爱的工作。反过来,如果仇视眼前工作而成就平庸,如何可能FIRE呢?

我问过不少FIRE派人士,没有一个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当然,降低财务独立标准,只求最低生活水准,FIRE不是没有可能。在现实中,也确实有人实现FIRE,但常常是自己做点投资的,这本身就是一门工作;还常常在退休之后做一点咨询,这不光是工作,也说明还是喜欢工作的,只是不喜欢单位里的人事和会议。但人都是希望活得精彩的,而不只是等死。躺平派最大的抱怨就是:眼前的工作一直干下去的话,一眼可以看到余生。但在最低生活水准的躺平情况下,至少物质生活方面是可以确保一眼看到余生的:清贫和饥寒。

这未必与精彩人生相抵触,佛系躺平是存在的。佛系躺平可以是清心寡欲,也可以是物质贫寒,精神丰富的。无欲则刚,无欲也才能独立思考、独立情感、独立人生。这是清醒人生的选择,消极颓废了一点,但无可非议。就怕佛系躺平族和很多丁克族一样,中途反悔。丁克夫妻中年求子(或女)的话,或许有希望,或许终身遗憾,谁也说不好,男丁中年换妻或者找年轻小三这种糗事就不说了。佛系躺平反悔后要支楞,也难说是否总是有机会。

调整性躺平也是可以的。人生无常,遇到挫折,前路不明,休息一下,调整一下,重新寻找方向,也是可以的。这是向下一步支楞的过渡。这个其实不能算躺平。

报复性躺平则是眼下的时髦躺平之一,“躺平了就割不到我的韭菜了”,所以躺平以拒绝成为他人赚钱的机器和被剥削的奴隶,或者是对不友好工作环境和不支持工作的上司的抗争。这实际上是把日子过错了。人是为自己活的,不是为别人活的。中国教育缺乏的是如何对自己负责,教的都是对父母负责,对老师负责,对领导负责,唯独没有对自己负责。报复性躺平与其说是对社会的报复,不如说是在威胁社会“快来捞我”,唯独社会不会来捞你,只有自己才能捞自己。

更加成问题的是巨婴性躺平。巨婴以自我为中心,沉浸于自己的权力和期望,无视自己的义务和环境的制约,一旦事情不符合自己的心愿,就走向过激的非理性抗争。在4-2-1家庭里千娇百宠出来的一代更容易产生巨婴。按照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弱小是要被抛弃的,对于主动把自己弄弱小的,该怎么办呢?那就只有送佛上西天了。

调整型躺平是过渡的,佛系躺平是理性选择,报复性躺平和巨婴性躺平显然是缺乏饥饿感才可能的。他们能此生一直躺平下去吗?能就好,不能还得想一下以后怎么办。《躺平即是正义》的作者说,ta每年还是要工作一两个月的。不知道ta做什么工作,能够确保每年都找到一两个月的工作。谁都知道,好一点的工作不是想找就能找到的,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找到的,除非想好了躺平后直接超生,总是要想一下“以后”的问题的。到时候社会未必会来“捞你”。

躺平以后再支楞,需要双倍的努力,带来的常常是三倍的遗憾,因为失去的时间不再回来。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该事业成型的时候在漂,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再回过头来补10年前该做的事情,目的是明确了,动力也有了,但辛苦是双倍的,回报则是推迟的。

谁都想按时上下班,不要太累,能有时间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这里有两个问题:

1、 择业要谨慎,不要因为“钱多”或者“有面子”而跟风,应该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

2、 即使精准择业,职业未必是自己喜欢做的事的全部,但喜欢做的事就不累,这样才有心思、有时间做职业之外自己喜欢做的其他事

这里家庭压力和教育是有较大因素的,但个人作用更大,毕竟成人只有自己才是对人生最终负责的。内卷来自于缺乏成就感。如果在做自己喜欢的职业,在职业之外还有更多喜欢的兴趣,还有时间焦虑内卷的问题吗?还想躺平吗?喜欢是精进的起点,喜欢的职业哪怕是蓝筹股,也是能有声有色的;不喜欢的职业哪怕坐进靠窗大办公室,也是充满内卷焦虑和盼望躺平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