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特快:濒海战斗舰,技术突破还是弱鸡渣渣?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亚洲特快》,我是在观察者网陪您聊外军的席亚洲。

本期咱们说个大家喜闻乐见的故事,美国海军的濒海战斗舰,那么关于它呢,就和最后生还者2游戏一样,评价非常撕裂,媒体大喊第九艺术的奇迹,而很多玩家则嗤之以鼻。

我们看上周美国海军学院新闻网,时隔两天发表两条新闻,一条的内容是说,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指挥官表示,自己手里到2022年就会有8艘濒海战斗舰这种战舰航速快,性能好,可以“控制”南海。而另一条新闻则是美国海军向国会提出申请,取消目前尚未开工的最后四艘滨海战斗舰订单,因为这玩意不适应美国海军未来的需求。

哎这……

这就好像你要知道一个东西到底咋样吧——你还是需要深入了解它。

濒海战斗舰也是如此。

首先我们还是要讲,濒海战斗舰确实是一种在技术上极具创新意义的战舰,但同时,它也是美国海军20年来海军建设方向性错误的典型代表。就和F-35战斗机,“斯特瑞克”旅、M777超轻型榴弹炮、V-22鱼鹰运输机这些东西一样,应该要放在一起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技术上不仅没有失败,反而可以说是在某个特定方向上极具可参考性的尝试,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技术突破——然而当这一切技术上的成功和美国21世纪以来的军事和国家政策结合起来的时候,笑话就开始了。

讨论这些东西我们首先要放弃美国媒体习惯性的那种“美式舆论监督”的调调,什么有多少技术缺陷啊,拖延多少年啊,花了纳税人多少钱啊,这些都是美国人自己要关心的问题,其实和我们没啥关系嘛,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些武器装备的研制初衷、执行过程和最后结果,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哪里值得警惕,同时也可以看它有什么技术值得我们借鉴,乃至成为我们下一代技术发展的领路人。(插一段冻僵的德国兵被插在雪地里当路标的图)

那么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说说濒海战斗舰,其实该舰的研制初衷是什么呢?

是对付“区域拒止\反介入”战略——不过这是在2004年之前的事情,当时美国海军所设想的进行“区域拒止\反介入”作战的对手,是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扼守多条国际关键海域的国家,这个国家并没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美国一艘航母上携带的第三代战斗机可能就比它全军加一起还多。而这个国家进行“区域拒止/反介入”作战的目标,要么是为了在陆上或跨海攻击美国的“盟友和伙伴”的时候拖延美国海军的干涉;要么是在碰到类似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所面临的情况,也就是美国正在积极向其周围调集军队,此时该国将尝试通过海上封锁手段阻止或拖延美国的集结行动,同时进行陆上行动消灭或者重创美国部署到其周围的快速反应部队。

而在这一行动中,这个国家所能运用的力量,主要是水雷、常规动力潜艇、以及各种小型快速船艇,这些小艇上所携带的武器也不会很高级,顶多是一些亚音速反舰导弹,更可能的则是只有107毫米火箭炮,威胁最大的反而是在快艇上直接携带个几百公斤的炸药一头撞向美国军舰。

那么为了应对这种威胁,美军就需要在敌方的濒海地区建立起海上控制权,而传统上这是“佩里”级护卫舰的任务——但是佩里级的主要设定是在与苏军的大规模战争中充当一个“小号万能舰”,不管是掩护护航队过大西洋,在大西洋上搜索苏联潜艇,都不会有庞大的航母编队伴随左右,需要护卫舰自己去完成防空、反潜、反舰的作战任务。但是呢,现在真的让它去执行这种基本不需要使用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的任务吧,反而不是很适应,实际上这时候它舰上最有效的武器就只剩下了一门76毫米速射舰炮。而且,该舰的尺寸也大了点,一个不小心还容易被敌方依托近岸岛礁隐蔽的小导弹艇给打个措手不及。

那么要这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美国海军于是就提出了一个“濒海作战”的概念,要求新型战舰具备“网络化、灵活、隐身”的几个特点,它要能够突破并最终摧毁敌方近岸地区的反介入体系,建立美军的控制权。

那么既然要对付的对手状态已经确认了,接下来就是怎样利用工程设计来解决问题了。

首先,敌方的作战力量其实很弱,或者说会被美国绝对优势的航母作战编队打击摧毁到残破不堪的状态,残存的兵力主要是航母舰载机难以有效打击的小型船只、潜艇,以及水雷,那么LCS的主要武器就是针对这三样,不用准备对付更大的目标,就这三样就能满足要求了。

第二,濒海作战的作战形式很复杂,要涉及很多方面,有很多任务是用舰艇本身难以完成的,所以要求这种新型舰艇必须拥有搭载直升机的能力,并且能够配合无人机、无人艇、水下航行器作战。

顺便还要能够运送特种部队进行海上渗透作战——别小看这个任务,按照美军自己当时的文件说,当时美军经常要使用护卫舰、驱逐舰乃至巡洋舰和两期攻击舰,或者核潜艇来执行这些任务,包括放飞搭载特种部队的直升机或者小型船艇——这其实挺危险的,需要让这些大型舰艇靠近敌方岸边,容易被人家偷袭,更糟糕的是万一搁浅什么的就更尴尬了。

所以LCS设计上就加了一条,必须足够轻巧灵便,并且能够靠近敌方海岸行动,搭载和投送特种部队。而投送特种部队的手段方面,它可以携带直升机和机动小艇,配合上本身的隐身性能和机动性能都足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投送任务。

最后,生存力的保障方面靠什么,靠两样,一个是隐身,一个是机动性,只要我隐形,速度够快,还能进行各种眼花缭乱的机动擦弹,那傻乎乎的反舰导弹就打不着我,就不用考虑什么防空了。

那这些设计到底行不行呢?

你还真别说,从目前LCS的表现来说,美国工程师的本事还是可以的,不管是独立还是自由,在我们上述三点问题上都做的相当完美。

武器方面,两者都是装一座57毫米速射舰炮,虽然口径降低了,但是这种炮在近距离内的实际效果不亚于意大利人的76毫米炮,甚至在对岸炮轰的时候都具有相当不俗的效果,对岸边的工事也有一定效果。

该舰原设计时考虑的主要武器是XM501“网火”导弹,这种通用导弹射程可达到40公里,能够通过网络获得各种传感器平台发来的敌方目标位置并自主飞向目标进行搜索攻击——想的很好,但是在2010年左右这个时间点上,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还不足以支持如此的功能,因为网络延迟,通信不稳定等等因素……反正最后这玩意是没成功。当然了大家也都知道,后来另一个大国推出了“网火”的精神续作,CM-501……不知道洛克希德公司看到了有没有吐血三升哈。

但这个东西取消了以后呢,LCS的对岸火力支援和海上反小艇任务的能力一下子缩水不少,最后重新招标,把这个东西作为“反水面战模块”的一部分分包出去,最后弄出了一套垂直发射“地狱火”导弹系统,才算是把这“坑”给填上。

不过当然了,“地狱火”的射程和威力都远不能和当年的“网火”相提并论,其用途也就只能是反反小艇了,不过由于采用了主动毫米波雷达制导技术,理论上可以把舰上携带的几十发导弹同时全部发射出去,一发导弹一个目标,对于那些企图近身攻击的小艇还是具有毁灭性的杀伤效果的。

那么除此之外,当年的美军还雄心勃勃的计划,给LCS研制三种“模块”,除了上面提到的反水面战模块,还要开发“反潜”模块和“反水雷”模块,而且这些模块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拆装,从而让一艘LCS能够在24小时内改变主要任务,再加上高达45节的航速——它甚至可以在海上战役当中临时返回基地改变用途然后再继续回来作战。

当然了,后面研制过程中,反潜模块和反水雷模块都成了重灾区,毕竟要在这样一艘设计特殊的小型舰艇上装备那么多高度精密的专业设备,还要让这些专业设备能够随时拆装并能保证安全稳定精确的工作,即使是对于拥有天顶星技术的美国人也很难。

不过单说它对于这两方面任务的考虑其实是很周全的。反潜,由于濒海战斗舰强调近海作战,所以它的反潜模块考虑的是对付浅水活动的潜艇,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拖曳式声呐显得比较累赘,干脆不带,只靠高性能的舰壳声呐,再加上机库里可以带两架反潜直升机和346毫米反潜鱼雷,加上它吓死人的机动能力、航速,对付潜艇的时候可以让潜艇上携带的鱼雷导弹几乎不可能命中自己,不管是靠直升机去欺负人还是干脆自己冲上去短兵相接,都能做到我能攻击你,你还不上手的效果。

反水雷方面,首先该舰的舰体是铝合金制造,所以就不会触发磁性水雷,这一点和专业扫雷舰艇可以做到同样水平。同时它上面可以搭载水下航行器和高精度猎雷声呐,再加上直升机,综合来说就是能达到现役最先进扫雷舰艇的能力而且还带个隐身功能,可以安全执行扫雷任务。

如果说火力和作战系统虽然很先进,很灵活,但是确实不够强大,那么航速和机动性是LCS最惊人的设计,独立级装有4台LM2500燃气轮机,而“自由”级则使用两台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MT30燃气轮机,换句话来说,只是把一艘大型驱逐舰或者巡洋舰的动力安装到一艘护卫舰大小的船体上所达到的效果,堪称是力大飞砖的典型。

应该说濒海战斗舰的性能确实出色,不仅是功率大,它还使用了喷水式推进器,转向不用舵,而是直接用喷水推进器来控制,那堪称海军界的“矢量推力“技术,因此转向极为灵活。据国内相关行业的专家认为,现有的大型反舰导弹很可能打不中进行机动躲避的LCS;更不要谈LCS的看家本事还有个隐形,它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可以控制到相当低的水平,在情况复杂的濒海环境内很容易跟丢。

这个和某型被西方叫做“病毒”的导弹艇倒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这种导弹艇毕竟本身尺寸就小,雷达特征干脆就隐没在海浪杂波里面,连看都看不到了,那是比LCS还厉害的存在。那也正是看到了隐身和高机动性带来的好处,日本新一代护卫舰30FFM型在设计上也精心的进行了设计,已经能达到类似LCS的水平了。

而且LCS还考虑到了美国海军缺少舰员的问题,因此在自动化程度上下了很大功夫,这么一艘两三千吨的战舰,最低只要70人就可以执行作战任务,平时舰上有100人左右,其中20多人是为了方便轮班休息才上去的。

这也就难怪美国海军的舰队司令会自夸这种船在和平时期的海上耀武扬威行动中能够给它“拥有”南海“的感觉了,现在LCS在南海区域活动非常嚣张,经常贴近我国岛礁航行,进行情报搜集工作,顺便也耀武扬威一把。

不过呢……LCS在技术上越成功,在另一个层面上就越失败……

我们上面说到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对手很弱小,没有像样的海空军力量来保卫自己濒海区域的前提之下。如果对手非常强大,让美国海军的主力舰艇无法控制住近海的制海权,那LCS就很尴尬了。

而美军所碰到的恰恰就是这种情况,他们的一个主要假想敌的“区域举止\反介入”系统居然不是靠潜艇、小艇,而是用上了反舰弹道导弹和隐身战斗机——这就头疼了,而更头疼的是这个对手的实力也很快超出了“区域举止\反介入”的程度,已经逼的美国海军必须重新为“决战大洋”做准备了。

虽然理论上LCS拥有强大的机动性和隐身能力仍然可以保证一定的生存力,但是如果在没有友军制海、制空权掩护的情况下单独杀过去,那对手不论如何都能把LCS给消灭掉,毕竟LCS自身的自卫火力都是针对弱小敌人设计的,真碰上硬茬子,那就是被人家随便打自己还不上手,高机动和隐身性能也无非是让对手打起来费劲点儿而已。

这就有点尴尬了,而且由于LCS追求高航速,采用了三体船或穿浪型船体设计,因此船体内容积远比常规舰艇小,而庞大的动力系统又占据了大部分舰内空间,武器装备什么都只能往甲板以上的上层建筑里面堆。再加上它本身吨位也小,所以美国海军之前考虑过直接给LCS加装适合深海大洋正规战所需的武器装备和电子系统,变成一种正经护卫舰,但却尴尬的发现几乎没地方装这些大家伙,最后费了半天都劲,发现加一套NSM反舰导弹,再加一套拖曳式声呐,就已经到极限了。

当然美军也考虑过让LCS去承担一些新任务,比如说利用它宽阔的甲板,带无人侦察机——但是在现代正规作战中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飞行速度慢,航程留空时间有限,在现代深海大洋上相隔几百上千公里的舰队决战中这玩意也发挥不了太大作用。

所以这个想法也没能成功。

虽然濒海战斗舰最后价格控制在4亿美元,虽然远超当年论证的时候报的1.5亿美元水平吧,但在美国海军当中也算是比较便宜的。只是,你要用一套巡洋舰的动力系统,却只有如此鸡肋的作战能力,那无论如何海军都会觉得很难接受。

所以几经考虑,最后美军还是决定以更大,更贵,更适合正规海上作战任务的“星座”级护卫舰取代LCS的地位。原定的采购60艘LCS的目标也没有全部完成就被中途叫停了。

但是LCS已经已经下了38艘的订单……而且每次一说要减少建造数量,造船厂所在州的参议院就会马上跳出来大喊你们海军这是要阴谋破坏我们美国造船工业!……你说头疼不头疼?

不过呢,这次第七舰队司令也不是在瞎吹,因为LCS拥有上面我们说的诸多优点,在和平时期到人家家门口执行“自由航行"任务的时候反而非常有优势——毕竟对面很难跟踪监视,就算想要挂起D字旗来撞,也没有能追上或者拦住LCS的舰艇,这事儿还真有点不好办。但总会有办法,至少,你濒海战斗舰再快,能比我飞机快吗?

所以呢,咱们对LCS这东西吧,既要看到它工程技术上的先进性和设计思路上的特立独行,也要看到它在新时期鸡肋的尴尬地位,这两者是并行存在,且不互相矛盾的。

好了,这就是本期亚洲特快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三连支持,咱们下次再见啦!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