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都不想生,还让生三孩?

在七普数据公布一个月之后,三孩政策也在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正式落地了。

因为之前七普数据已经发出了严重的人口危机警报,所以放开生育计划政策是在意料之中的。但几乎没有多少人想到,最后会是放开三孩,而不是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

也就是说,以前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前几年放开了二孩,允许一对夫妻生两个孩子,而现在这个限额又增加了一个,成了三个。这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放弃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政策仍然还在,只是增加了限额。

就像有人在这个政策出台之后所说的那样,放开二胎就没有达到预期的人口增长目标,还放开三胎,能有什么用呢?连二胎都不肯生,你指望他去生三胎?所以实际上就变成了希望已经生了二胎的人继续为国家做贡献,再生一个。

除了确认允许一对夫妻可以生三个孩子之外,和这次三孩政策一起落地的还有所谓的配套政策,包括教育、养老、女性就业等方面都有所提及。但只要看了这些配套政策就会发现,基本上都是无法落实的,只是空头支票而已,并没有解决多少实质性问题的政策。

比如说要推动教育资源公平,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可以缓解父母压力的办法,也很有针对性。但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这是做不到的,也不可能落地。

500

所以,唯一剩下有意义的实际上就是延迟退休了。在七普数据公布之后,我就曾经说过,要解决人口危机的问题,无非是两个办法,一是取消计划生育政策,开放生育,二是延迟退休。但最终会选择延迟退休。这次也基本上确认了这一点,放开三孩,实际上是为延迟退休打掩护。

配套政策方面,真正有可能落地的实际上只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在房地产政策,第二是税收政策方面的见面,减轻育龄人口的经济压力。

房地产政策方面,已经有不少专家在胡说了,比如说在国家供应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方面给予优惠和减免,这都是毫无实际操作性的臆想。真正有效的刺激政策是,在目前的限购政策条件下,能够放宽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限制。

比如说上海现在要求首套房三成首付,实际操作中是三点五成以上,只要买过房,无论有无贷款,是再买一套还是改善住房条件,都一律视为二套,必须七成首付。就这一条,就已经把大多数育龄人口挡在了生二胎的门外,更不用说三胎了。

对相当多育龄家庭来说,生不起的理由很多,但核心的无非是,第一,生了没人带,第二,生了家里住不下,第三,再生孩子女性就业会受影响,家庭收入会减少,而且不利于女性权利保护。

500

一个孩子还可以凑合,两个孩子之后对家庭居住条件的要求就比较高了,因为这意味着房子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孩子玩乐,如果主流仍然是一家三口住两室户、一室户,生二胎就卡住了。因为这个房子里没有空间给新生的孩子了,这还不算新生的孩子需要老人帮忙带,老人也必须有地方住。

现行的房地产限购政策一刀切,导致了许多问题,实际上也限制了有条件、有能力生二胎的家庭的生育意愿。因为这几乎一定意味着家庭居住条件的进一步拥挤和恶化,生活水平的下降,加上现在社会生存压力大,自然会人为的遏制家庭生育意愿。

那么,如果国家真的认为人口危机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必须要解决,是否有可能在限购政策方面有所松动呢,对改善型需求的门槛稍微降低一些呢?比如有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限购门槛是否可以降低到五成首付或者以下?

还有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工资税,完全没有起到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这一点众所周知,毋庸赘言。如果国家真的希望提高生育率,那么是否可以像累进税率一样,在生育和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减免方面也采取类似的累进政策呢?

现在一个孩子一个月只能减免一千元,分摊到父母两个人头上,就是一个人五百,两个孩子两千,父母每人减免一千,那么是否有可能两个孩子减免三千元,父母每人减免一千五,如果生育第三个孩子,则进一步提高和增加减免数额。

500

另一个也许算是开脑洞、未必有可行性的政策是,上海北京现在的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中,二胎和三胎是否可以加分,如果能加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和提高育龄家庭的生育意愿。

也就是说,只有这种能够切实帮助育龄家庭减轻负担和解决实际困难的配套政策更加明确,才能真正打减轻育龄家庭的后顾之忧,提高生育意愿。而这些政策实际上可操作性也是比较高的,影响面相对而言也没有那么大,如果能做到,才能表现出国家在这方面基本的诚意。

如果这些政策都做不到,那么要让已经生了二胎的家庭再生第三胎,就等于政策性的杀熟了,也不会有多少实际效果。

此外,也不要过分寄希望于农村家庭能再多生一个。按照七普数据来看,农村人口正在急剧减少,八零后、90后、00后的农村家庭的生育意愿也并不强,加上优生优育的观念已经非常普及,所以也不会有太多的农村家庭生第三个孩子,也就没有希望帮助解决目前的人口老龄化危机。

总之,如果国家真的希望解决人口老龄化危机带来的问题,那么更有诚意的解决办法并不是延迟退休或者是这种三心二意的放开三孩政策,而是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来减轻他们的压力,减少后顾之忧,才有可能提高生育意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