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爱恨不由我

500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叁里河

作者:Lexi

前两天,#全国约 3 成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 一话题上了微博热门。得出该结论的这份针对 115 余万在校学生的体质报告指出,截至 2020 年,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30% 不及格)明显低于小学生(6.5% 不及格)。全国学生在视力、体重等方面的单项不及格率也在不断上涨。

 

评论区有网友质疑报告的准确性,认为“有 3 成大学生体质健康及格还差不多”。

 

网友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想法,与近几年层出不穷的青少年健康问题的报道离不开关系。

 

早几年,我们讨论初入职场就腰疼头疼脖子疼的年轻人,感叹那些个病不都是老年病么。现在,中学生都腰间盘突出了。

 

体质不强,何谈栋梁。

 

年轻一代的身体素质问题成了举国忧心的大事。

 

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多个体育工作相关倡议和意见。两会上也不乏体育教育类提案:

500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体育运动和体育老师都处于我国教育体系鄙视链的底端。在唯分数为上的学校里,体育课几乎成为自习课的代名词,可以随时被其他文化课占用。

 

体育老师则是学校最边缘的存在,网络上嘲笑别人某个学科不专业,最常用的句式是:“体育老师教的”。之前还屡屡有体育老师当班主任遭到家长激烈反对的新闻,以至于去年引来教育部出面发声,强行为体育和体育老师正名。

 

500

 

在清华大学体育部成立百年大会的研讨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曾透露一个数据: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整体超编 100 多万,但体育教师缺编 30 多万。有的学校,一个语文老师编制可以配 3 个语文老师,而 3 个体育老师编制都不一定配得了一个体育老师。

 

所以网络上常说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其实说反了,我国有大量中小学生的体育课可能是语文老师教的。

 

央视《新闻1+1》对话白岩松时,王登峰直言: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并不要求教会孩子专项运动技能,甚至连健康知识和基本运动技能都没有明确要求。

 

孩子们的体育教育,到了必须要拯救的时候了。

 

从去年开始,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密集发出了多个文件:

 

500

500

500

500

500

其中最重要、见效最快的就是“中考体育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语数外同分值水平”的政策。中考指挥棒一动,鸡血家长们马上动了起来。

 

500

500

重视体育运动不应该是一个很难被接受的建议。因为它的好处太多太多,对青少年来讲更是尤为的重要。

比如针对本文开头提到的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近视和肥胖问题,运动就可以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甚至直接将问题解决。

 

丁香医生公众号曾发过一篇关于青少年近视的科普文章,文章中写道:

 

很多人以为近视的发生要么是遗传的,要么只与不良用眼习惯有关。事实上,孩子能够遗传的是「容易近视的体质」,而不是「近视」本身。除了少见的先天性近视疾病(婴儿近视),大部分孩子之所以会近视都是后天导致的。

 

而即便是用眼习惯良好的孩子,研究发现,如果他们极少进行户外运动,照样可能近视。户外运动少跟用眼习惯差对孩子视力的影响可以说不分伯仲。

 

儿童时期户外强光下活动时间的增加,可以明显降低患近视的风险,并能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的发展。

 

对家长来说,运动还是能够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变量。

 

众多研究表明,爱运动的孩子,脑部海马体区域更大,学得更快记得更牢。同时运动后人体会分泌很多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比如多巴胺、正肾上腺素等,能帮助神经细胞增殖,有效提升人的精神状态。

 

国外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就是让孩子在静坐后,与在跑步机上以中等速度完成 20 分钟锻炼后,分别接受小测试。结果是,跑完步后孩子在拼写和算术上的回答都更加准确,阅读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

 

专注力不足的孩子,经过 20 分钟的锻炼后,其表现也有了明显改善。

 

对课业压力较大的高年级的孩子来说,让他做运动就等于让他在释放压力的同时又在提高学习能力。University of Illinois 的研究人员就曾做过有关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做有氧运动的学生的脑灰质要比同龄人薄,而人的大脑细胞最外层越薄,推理与思维能力就越强。所以爱运动的孩子在数学方面更易有良好表现。

 

纽约大学神经科学中心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系教授 Wendy A. Suzuki 的主要研究兴趣就是大脑的可塑性。她曾将运动对大脑的塑造总结为三点:

 

单一次的运动就会对大脑产生影响,立刻提升身体的多方面表现,虽然这种提升只能持续两个小时左右。

 

长期的运动会彻底改变大脑结构,对人的影响不再是短暂的提升,而是持久的效应。

 

长期的运动还会对大脑产生保护作用。比如说运动让人拥有更加强壮的海马体和前额叶皮质,这对预防老年痴呆、阿兹海默症等疾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英国和澳洲的多位科学家也有相似结论:人与人在运动方面拉开的差距,年龄越大,所带来的影响就越明显,而且这种影响会伴随人的一生。打小就爱运动的孩子,学习、记忆、认知等能力都优于不运动或开始运动较晚的人。

 

所以,在全民运动文化已形成的欧美国家,体育课绝对不是能被随便抢占的小科目,体育教育更是非常强调多样性和持续性。

 

以美国学校为例,校内的运动项目往往异常丰富,几乎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一切兴趣爱好。而且授课方式也相对成熟,就个人健身体育、职业竞技体育,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内容可以教授。到了中学阶段,已形成运动习惯的青少年可以经选拔进入校队,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高强度训练,并参加比赛。

 

美国人听说孩子进校队了往往都很开心,这不仅代表孩子是个身体倍棒的好青年,而且他在学校的社交、人缘也不用愁了。

 

更重要的是,想读名校,运动绝对是个加分项。

 

统计显示,欧美名校录取的新生中,80% 的学生都有丰富的体育运动经验。壁球、击剑,赛艇等小众运动更被视为中产进藤校的捷径。在平均录取率仅 5% 的哈佛,一个有教练担保的体育生的申请成功率可以高达 88%。

 

当然,由于“运动”的特殊地位,还延伸出另一种结果。大西洋月刊的作者 Derek Thompson 曾在《The Cult of Rich-Kid Sports》一文中提到,顶尖公司的招聘官在筛选简历时可以通过求职者高中和大学时玩的运动项目,判断出很多他的个人信息。

 

“毕竟一个来自底特律公立学校的人是不会玩壁球的。”

 

面试时问求职者爱好的运动,就等于高情商版的——“你的家庭条件如何?”

 

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味道。

 

在我们这边,冷落多年的体育运动突然受到重视,则延伸出不同的味道。

 

比如开始有这样的新闻出现:

500

500

还有这样的:

500

500

多年欠课,无法一夜之间补上。想让孩子们的体育课达到教育部定下的目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稳步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THE END -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