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画也不是生来就喜欢写意的

【本文来自《中国传统画能看一生,不断把玩,为啥西方艺术品给我感觉大多是工艺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嗯,有一个有趣的事实。我们的国画也不是生来就喜欢写意,内涵的。

在宋朝,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了一个顶峰,出现了一个足够大的以绘画为生的画匠团体。这些人以此为业,自然的去专研技巧,天然的就偏向写实风格。(一个例子,历代的皇帝像到了宋朝才有足够人脸辨识度)

这种趋势并不被儒生所喜,琴棋书画,君子四艺,怎么能让工匠之流发言呢?但要比绘画技艺,那就是把自家的爱好去比人家的职业。

所以写意强过写实,神似强过形似的等等调性就出炉了,并从此决定了我们的绘画发展,进一步影响了审美表达。

现在看,儒生们当初搞这一出其实和现在的艺术圈搞什么一般人看不懂的先锋艺术,现代艺术差不多,就是一些人觉得自己更高端,觉得艺术形似得自己定。

我猜千年前的小市民看大儒的那种大片留白的独钓寒江雪 就和现在人看涂鸦一样的毕加索画是一个感想。

全部专栏